昨日,记者从禅城召开的乡村振兴现场会上获悉,禅城将出台《禅城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及禅城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八大工程行动方案,为乡村振兴擘画新蓝图。
“八大工程”分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工程、乡村规划建设提升工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程、“数字农村”建设工程、乡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乡风文明建设工程、“三治”融合农村社会治理工程。
禅城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中央、省、市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结合禅城作为中心城区等实际情况实施“八大工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聚焦组织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治理振兴等六大振兴,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全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力争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在禅城取得丰硕成果。
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工程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明确农村必须以党组织为核心,领导自治组织、经济组织,严格落实农村党组织在人事安排、重要事项决定、领导保障、管理监督和经济领导等“五项核心权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驾驭能力,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强化党对农村基层的统一领导,完善“先党后村”的议事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坚持先党内后党外和先班子后代表的原则,所有涉及党务、政务和服务的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大力提高“一肩挑率”和“交叉任职率”。
●持续推动村(社区)基层党组织优化升格。大力推动在村民小组建立党支部,力争2018年10月前,全区所有符合成立党组织条件的村民小组党支部单独组建率达到100%。
●改革现有的村“两委”干部薪酬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村“两委”干部选聘分开制度,把党和政府认可的、符合条件的村“两委”干部聘任到农村公共服务中心。
●设立村(社区)党群共建专项资金,以区为主体,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设立党群共建专项资金。
●定期选派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挂任一定职务实践锻炼。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本地企业家、社会贤达、港澳台海外乡亲等新乡贤参与和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2
乡村规划建设提升工程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加强统筹规划,把握建设重点,选取试点、打造亮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区美丽宜居乡村规划建设上新水平,努力提升乡村美丽指数,打响佛山美丽乡村品牌。
●制定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对应的《禅城区乡村振兴计划》(2018-2027年),明确“三年见成效、五年大提升、十年根本改变农村面貌”的目标。
●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村庄保洁全覆盖,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村庄保洁覆盖面达100%。
●创建绿色村庄,实施乡村绿化行动,确保村庄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2018年,50%以上的行政村要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通过省的认定;2019年,70%以上的行政村要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通过省的认定;2020年,85%以上的行政村要达到绿色村庄基本要求,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提升乡村品质,持续推进古村落保护活化,以点带面打造一批融“宜居乡村示范、公共服务完善、环境生态优美、岭南文化传承、乡村休闲旅游”五位一体、各具特色的古村落。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巩固提升村(居)文体设施“五个有”,推动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等。
3
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的体制机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融合发展,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纵深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制度改革,2018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8年底,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2021年,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经济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集体经济治理体系。
●重点解决好农村股权转让、赠与、继承、抵押、担保的社会化规范流转问题,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选举权、被选举权的继承过渡问题。2019年上半年前,制定出台股权继承流转的指导性文件。
●探索推进中心城区“村改居”工作,以祖庙、石湾为先行试点区域,坚持“成熟一个推一个”的原则,积极、稳妥、谨慎推进试点探索工作,2020年前,争取完成首批2个“村改居”改革试点。
●加快促进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
●提高对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奖补比例,区财政奖补比例由原来的15%提高到25%。
4
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程
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区综合提升,稳步推进连片整合开发、一体化规范化管理,为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释放空间,加快推进高耗能、低产出的村级工业园区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产业园区转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面启动全区村级工业园及零散用地的综合提升工作,建设高品质产业园区载体,增强对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吸引力。
●到2020年,全区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提升的体制机制、配套政策基本完善;结合城市治理和中心城区城市形态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对重点门户地区、环境和安全问题突出的村级工业园区进行综合提升。
●到2020年,完成27个村级工业园示范性综合提升改造任务,完成约3000亩改造面积,示范引领全区村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
●探索建立“一镇一园”的园区一体化管理新体制,由镇(街)统筹村级工业园的招商引资等工作。
5
“数字农村”建设工程
以问题为导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禅城区“数字农村”,全面加强对农村基层治理、政务服务、平安乡村、民生热点等方面的整体谋划和统筹协调,打造农村基层治理新模式,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推广应用禅城区村居“一门通”,实现村居“一门通”与云平台的对接,不断扩大村居“一门通”的覆盖面和拓展应用服务范围,达到社会双向防控、共同治理的效果,使村居“一门通”在强化基层治理、基层党建、法治和德治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建设农村集体经济数字云图。通过数字云图全面实施农村新签合同电子化管理,实现集体资产信息可视化,统计分析、智能预警和数据更新现代化等功能,构建全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运行框架,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管理交易平台,把集体经济组织股东成员、股权管理、股权流通和股份分红等必须全部纳入平台进行公开规范、实时、统一的在线管理,有效地解决全区各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数据比较凌乱分散、不利于管理的问题。
●建设禅城办事“零跑腿”app,探索突破申请材料“零提交”,村民通过“零跑腿”app办事,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享受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6
乡村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以环境治理及环境修复为抓手,加强农村水、气、土等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开展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和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绿色发展。
●到2020年,全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达75%,环境功能区地表水消除劣ⅴ类,基本消除城乡黑臭水体。
●打好碧水攻坚战,重塑岭南水乡风韵。系统推进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力争2019年佛山水道横滘断面达到省的考核要求,到2020年全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全面推进污水管网建设,2019年底前,努力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全覆盖。
●打好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vocs整治,2020年底前,完成省控、市控重点企业“一企一策”综合整治。2018年底前,推行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标准化、规范化,全面落实“6个100%”措施等。
●深入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力争到2020年,全区54个村(居)至少各建成1个公园(包括新建和改造提升),形成均衡分布的村居公园系统,实现村居公园全覆盖。
●强化湿地保护和湿地恢复,到2020年,落实市安排的各区湿地公园建设任务,形成较为完善的湿地公园体系。
7
乡风文明建设工程
进一步推动“创文”向基层延伸,深化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促进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和广大村民文明素质稳步提升,切实为禅城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精神引领、坚实的道德支撑、丰厚的文化滋养。
●2018年美丽文明村居建设20个示范村居全面达到全省示范村居水平,2020年底前,全区所有行政村100%参与文明村创建,文明村镇覆盖率达到98%以上。
●深化村居学习型党组织建设,2020年所有行政村均建立村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并建立完善规范化的学习制度,建成统一规范的农村“新时代传习所”。
●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氛围,到2020年,四个镇(街)至少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
●从2018年起,所有镇(街)和行政村建立起规范化的好人榜(善行义举榜),鼓励有条件的镇(街)村(居)建设各具特色的好人馆、乡贤馆。
●加强镇(街)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到2020年,所有村(居)综合文化中心达到“4+x”基本配置水平。
●大力推动“路、车、水、线、市场、公厕、出租屋”七大类整治,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到2020年全市实现农村文明公厕创建全覆盖。
8
“三治
”融合农村社会治理工程
力争用三年的时间,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建统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实行事权清单管理,理清农村基层各类组织的权责关系,抓好“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三资”管理等制度,实现集体资产台账信息、村组两级交易事项、手续不全资产交易、集体经济收支事项“四个全面上平台”,确保农村自治在规范化框架中有序运行。
●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组两级议事会、村民参理事会、家乡建设委员会、村民监事会等,建立健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机制,出台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意见,到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社区协商新局面。
●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四级同创”,2018年底前,95%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省法治创建标准,2020年底前,全部村(社区)达到省法治创建标准。
●开展平安村居建设,力争到2020年,90%以上行政村达到平安村居标准。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汉坤 通讯员禅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佛山新闻网无关。其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网友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菁牛汇”企业家俱乐部举办“内创业革命-走进同望”主题活动
首届三亚国际音乐节明年3月唱响最美弦律
高银山召开旅发大会承办工作调度会
市档案局组织重温入党誓词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省政府考核组来常考核食品安全工作
禅城将出台乡村振兴“1+8”系列政策文件
载歌载舞迎新春
银川市气象台2018年02月28日13时30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会同:端午包粽子教师也疯狂
2018年6月6日宁德市区部分药品价比多家信息
台风暴雨来了 开福区那些温暖人心的忙碌身影
鄂城区司法系统去年成功调解纠纷2129起
一纸一笔乐绘人生
到2020年株洲市将建成交通物流发展新体系
聚焦重点 系统施策发力
阆中市财政局 开展脱贫攻坚第二轮全覆盖培训
漓江游船淘汰率4成!五星级游船即将投入使用
烟台市质监部门开展应急演练等“安全生产月”活动
我市社会各界祭扫盐城烈士陵园
乐平市礼林镇整治“十小”企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