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丘镇福安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
2016年以来,全市移民搬迁工作紧紧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总体要求,坚决执行中、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和移民搬迁的各项工作部署,以“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为主线,抓重点,攻难点,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的决战年、后续脱贫的关键年、作风建设的攻坚年。我市移民搬迁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就业是核心,产业是根本”的总体要求,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全面实现“先业后搬、以业促搬、以岗定搬、订单搬迁,人、地、房、业精准对接”,促进搬迁群众能够稳定脱贫。
共谋一个思路 坚定打好移民搬迁攻坚战的信心
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从“打赢”到“打好”,一字之差,集中体现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市结合移民搬迁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全市移民搬迁“1234”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习总书记指出的“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这一总体要求;突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两个重点;统筹推进移民搬迁和增收脱贫工作,全面推行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的“三精”工作方法;建立目标管理、政策配套、督查考核、作风建设四项制度体系,形成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到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2018年2031户6120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同步推进避灾生态搬迁,年内完成1300户4753人避灾生态搬迁任务。
强化四个认识 着力解决移民搬迁各类困难和问题
一是对工作任务重叠的认识。今年移民搬迁工作任务繁重,一方面,要确保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6月底前全面竣工并达到入住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引导群众搬迁入住,帮助群众实现就业创业,推进后续管理,做好旧宅基地腾退等工作。因此,今年移民搬迁工作既有建的任务、搬的任务、拆的任务,还有稳定和脱贫的任务,各项工作在时间和布局上相互交叉,程序上相互重叠,工作量成倍增加。
二是对突出问题叠加的认识。移民搬迁工作在建、搬、拆以及就业、脱贫等方面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因此,在建的方面,要解决工期、质量、手续等方面的矛盾,既要严守建设规律,确保安全,又要确保工期;在搬的方面,既要尊重群众意愿,还要严守红线,严控底线;在拆的方面,既要保护好群众的既得利益,还要争取群众的支持,帮助他们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从具体操作来讲,既要抓项目建设和配套的“硬件”,还要抓住群众工作这个“软件”。
三是对供需矛盾凸显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指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移民搬迁工作来说,这种社会主要矛盾依然突出,在搬迁住房建设中,国家对住房面积有着明确的规定,而群众因为生产生活需要,对住房面积和配套设施的期望值要高于这一标准。在就业产业方面,就业方式与群众的实际需要也有明显的不对称现象,一方面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无人问津,一方面群众在家无业可就。同时,群众对实施移民搬迁后的社会保障、增收致富等期望值较高。对于这种矛盾,都需要在工作中研究和化解,制定出实实在在的措施,不断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
四是对各项改革深化的认识。目前,全国性的机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每一项改革举措都有可能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具有先导性的影响。国家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融合,需要认真思考研究。乡村振兴的目的是实现“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与移民搬迁的目标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来讲,易地扶贫搬迁应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平台和窗口。另外,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三变改革、三权分置等都与易地扶贫搬迁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政策设计,这就必然要结合实际,分析研究,将国家的政策落实好、执行好。
攻坚七项任务 全力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抓进度,保安全。今年是项目建设决战年,项目建设如期完工是保障搬迁群众能够及时入住新房的第一道屏障。我市按照全省统一安排,紧盯“竣工率、配套率、入住率”,明确目标责任,逐区县分解下达年度工程建设及安置任务书,夯实工作责任。严格对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严格落实“五方责任主体”质量终身责任制,逐区县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安全。严格按照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要求,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抓配套,保运转。我市按照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规划,积极协调落实项目、统筹安排资金,逐安置点做好配套项目的实施。在推进安置房建设的同时,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安置房建成后配套设施到位,满足入住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
抓入住,保稳定。今年,我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物业补贴、实物奖励等措施,引导和组织搬迁群众尽快到安置地生活就业,不断提高实际入住率。保障搬迁群众在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各项权益,依法依规保护搬迁群众迁出地宅基地、承包权、林权等基本权益,跟进产业就业等脱贫措施,解除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抓管理,强规范。在我市纵深推进“三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升“三精管理”水平。严格落实“五不准”“四统一”,确保分散安置对象享受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稳定脱贫的根本保障。加强搬迁后续管理,加快健全配齐安置社区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完善功能和机制,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社会保障政策与社会政策衔接工作。
抓协调、促就业。我市夯实四方责任,落实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扶持措施。认真落实“两清单一平台一会议”制度,确保搬迁对象就业有岗位,生活有保障,增收有渠道。充分利用东西部合作及招商引资等有利时机,在集中安置点积极引进和实施一批“社区工厂”和“脱贫车间”项目,推进搬迁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不断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深入推广先进事迹,移旧风易旧俗,引导搬迁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现光荣脱贫。
抓创新,求突破。我市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与振兴乡村战略紧密衔接,在集中连片贫困区域选择试点村,开展整村整组搬迁工作。扎实开展旧宅基地腾退面积调查,结合实际,充分运用政策激励约束导向,细化出台拆旧腾退具体补助政策和实施办法,切实抓好旧宅基地腾退工作。用足用好国土资源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全力推进深度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统筹推进避灾生态搬迁。结合工作实际,抓好工作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工作,形成有铜川特色的移民搬迁工作机制。
抓作风、争先进。我市进一步夯实“举全系统之力狠抓移民搬迁、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活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继续推行督查考核,建立月通报、季排名制度,开展好督查考核工作。认真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大调研行动,围绕移民搬迁重点工作及突出问题开展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不断强化移民搬迁政策业务知识学习,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继续办好移民搬迁热线电话、移民搬迁网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为群众释疑解惑。充分利用各级新闻媒体,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在全社会营造支持移民搬迁的浓厚氛围。(本报记者 原玉红 通讯员 宋强)
通道:积极组织登山活动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山东财政精准发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爱眼护眼 从小做起
岳阳楼区召开迎接省级环境保护督查工作部署会
防城港市代表团酝酿选举候选人 审议各项决议草案
让移民搬迁托起群众的致富梦
省第五环保督查组一行来我县对“50件信访交办件”整改情况现场督查
张家界市政协考察组来我市考察
滁州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明光召开
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整治大型货车行车秩序出重拳 取得阶段性成果
关于建行晋中分行未年检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的公告
三亚丰富旅游产品将推6条乡村旅精品线路
这一年,松滋市人大和“两院”交出精彩答卷
精准帮扶求实效 访贫问苦暖民心
我市减少近1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百万奖金徐州重奖标准制定者
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筑牢银行发展基石
20公里珠江后航道将打造海珠创新湾,重要景点“串珠成链”
绿色产业艺术展 走进园博园(三)
便利!宝鸡市民不用去物业也能交电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