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洪凝”的由来


  众所周知,日照市五莲县政府驻地在洪凝街道(原洪凝镇)。
  “洪凝”二字组合,真叫人不好理解。大凡地名,各有由来。笔者从外地来到日照工作已有多年了,因为对地名学抱有兴趣,脑海里经常萦绕着一个问题:“洪凝”名字是怎么得来的?
  去过五莲县城好多次了,感觉这座小城真的很美丽、很可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从南向北蜿蜒流过县城西部的洪凝河。这条被视为五莲县母亲河的水流,数百年来一直这么流淌着,使得素有“山城”之称的县城,更增添了几分动感和妩媚。
  前些日子笔者阅览康熙十一年《日照县志》,发现洪凝地方在书中被称作“洪宁乡”或“洪宁店”,这说明“洪凝”其时是叫“洪宁”的。按理说,“宁”是个常见字,比较大众化,而“凝”则相对生僻一些,地名弃“宁”取“凝”,不合常理,其中定有因由。这不由令笔者想起自己在《齐鲁晚报》上曾发表过的《日照涛雒镇,缘何取“雒”字》,文章探考得出:涛雒镇在明末为避明光宗朱常洛的名讳,而将原名“涛洛”改为“涛雒”——— “洪宁”改为“洪凝”,会不会也是因为避讳皇帝名字所致?带着上述疑问和猜测,笔者前往日照市图书馆查阅相关史书和典籍,在《山东省五莲县地名志》一书中,还真找到了答案———上面的猜测没错!书中对“洪凝”地名由来是这样记载的:
  明初,曹、解两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沿沟立村,唐、郑两姓相继迁入。因村处洪凝河两源相汇处,汛期常闹水灾,以避洪求安意,取名洪宁沟,简称洪宁。明嘉靖《青州府志》载“洪宁沟”。因忌清道光皇帝旻宁讳,改为今名。俗称洪凝子。古为日照县四镇(洪宁、安东、梁乡、碑廓)之一。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君王或尊亲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其中,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中国有许多好端端的地名,被改得本意全无,文化蕴涵随之丧失,造成名字来由难以琢磨和辨识,更是令后人困惑不已。
  无论是“涛洛”改称“涛雒”,还是“洪宁”改称“洪凝”,都不能不说是历史的遗憾。(张所昆)

巴东检察院向县政协通报2017年工作
云南首个“物流共享生态云”平台上线运行
加强业务培训助力脱贫攻坚
经开区6大项目集中开工
省调研组调研我市重点脱贫县脱贫攻坚工作
地名“洪凝”的由来
皖浙毗邻县市区建设平安边界论坛暨第12次联席会议在绩溪县召开
关于对江西省2017年度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和2017年度贫困县已通电20户以上自然村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部分自然村进行替换的公示
[衡东县] 县供销合作社召开2018年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
东莞全面动员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怀仁县被命名为“中国绿豆之乡”称号
垃圾分类要“罚”更要“导”
金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业务装备经费-装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被装购置]的在线询价合同公告
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揭晓
四川蔬菜送港澳30小时左右上餐桌
280名网球小将在扬挥拍 扬州运动员力争夺取金牌
中国石油莱芜公司评选“健康达人”、“瘦身达人”
@受助对象,你们过得好吗?梅州日报民生部回访启动
【鞍山老好吃】非著名小吃“江湖新派烤肉”
元方主持召开交通建设攻坚大会战指挥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