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震后十年 灾区发展日新月异

整整十年,又到了“5.12”。2008年的5月12日,那场地动山摇的灾难,让无数家庭破碎。国殇之日,举国同悲!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我市陈仓区也成为重灾区之一,土房倒塌、余震不断,学校停课、企业停产,交通、通信瘫痪……那场痛,让人刻骨铭心!
地震发生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亲赴陈仓区受灾区察看灾情,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给所有人最亲切的关怀和问候。
与此同时,我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众志成城兑现着重建美好家园的诺言。党员志愿者、救灾突击队……灾区就是这些人的工作地;捐送物资、危房改造……抗震救灾迅速展开。
十年过去了,如今的陈仓区面貌焕然一新,灾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在“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之际,记者再次来到这个当年的地震重灾区,追溯灾后十年的发展。
震伤 刻骨铭心的记忆
有些日子,会让人记一辈子;有些事情,会让人刻骨铭心。201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陈仓区虢镇东大街的老实人超市,所有的工作人员和顾客站在原地、低头默哀三分钟。这期间,有人已止不住轻声抽泣。
(5月12日,老实人超市虢镇店组织员工为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同胞默哀。)
十年过去了,伤痛依然让人难以忘怀。这家超市的老员工,已经是行政部副部长的朱君妮眼睛潮红,她十年前就在超市经历了那场劫难。老实人超市处于虢镇街道当年地震最严重的一段路上,那时朱君妮还是生鲜区的一名员工,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正在忙碌工作的朱君妮,突然感觉一阵眩晕,接着就是货架左右摇摆,上面摆放的物品纷纷掉落在地。
(十年后正在营业中的老实人超市虢镇店)
“地震啦!”不知谁喊了一声后,顾客们开始慌乱奔走。虽然自己也非常恐慌,但敬业的朱君妮等员工还是首先疏散顾客。等到超市没有遗留人员时,他们才跑出大门。这时,朱君妮想起自己上三年级的孩子,又跑到学校,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后,这才把心放下。
该区受灾最严重的是贾村镇马塚村,村民吕正义提起那次地震仍心有余悸。
当时他正在院子,突然一阵地动山摇,家里的土坯房全部倒塌,粮食、衣物等所有东西都被埋在地下,吕正义颤抖着双腿,绝望地看着眼前这一切。“啥也没有了,我当时就放声大哭。”吕正义说,好在家人没有事,生活可以重新开始,只有亲历过灾难,才觉得活着真好。陈仓区当年有41万群众在地震中受灾,直接经济损失9亿多元。墙面上的瓷砖噼噼啪啪往下掉,住宅楼摇摇晃晃有了裂缝,土坯房更是在地震中轰然倒塌……
(陈仓区贾村镇马塚村刘都来家震损的老房子)
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牵挂着这里的受灾群众。
(陈仓区贾村镇马塚村刘都来家震损的老房子)
当年5月21日,习近平专程前往地震灾区察看灾情,慰问干部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在陈仓区虢镇城区西大街和北大街交会处,看到一栋栋严重受损的大楼,习近平强调,对这些危楼要继续实行封闭管理,严防出现因塌楼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并尽早启动灾后重建。习近平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和伤员救治工作,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条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一个受灾群众心上。
重建 抚平伤口的良药
重建家园,成为抚平伤口的良药。习近平强调,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群策群力、共克时艰,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震情发生后,陈仓区第一时间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和抗震救灾应急预案,以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为切入点,以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为抓手,以学校、医院等社会事业恢复重建为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共计重建项目达1011个,总投资34.74亿元。
(陈仓区贾村镇马塚村 白金狗、李金莲夫妇在新房前合影)
“家一瞬间就没了!”回忆起十年前的地震,陈仓区贾村镇马塚村村民王小堂感觉天都要塌了。他说,自己当时正在浇地,感觉地面晃了几下,远远看见村子冒起了“土烟”,隐约听见有人喊“地震了”,跑回家后发现四间土坯房已成废墟。王小堂一下子就慌了,粮食、衣物……全部家当被埋在了地下,女儿还要上学,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就在王小堂一筹莫展之际,镇村党员干部组成的“救灾突击队”来了,他们拿着铁锨、镢头,从废墟中抢救财产。
当时,马塚村是受灾严重的村庄之一,全村70多户的土坯房倒塌,部分房屋震裂,村里停水断电,直接经济损失达686万元。村党支部书记王保证回忆,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救灾帐篷、食品、衣物等很快送到村里,受灾的村民吃住不愁,每人每月还有300元的生活费。倒塌的房屋,或在原址重建,或搬迁新建,全村96户重建房屋均在当年年底前建成,受灾群众在新房里过了个新年。
(陈仓区贾村镇马塚村 刘都来和老伴、孙子在新房前合影)
如今的马塚村,家家户户都是砖瓦房,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村子干净整洁、环境优美。那个时候,人人都是救灾英雄,个个都是突击战士。党员来了、子弟兵来了、医护人员来了、公务员来了、企业职工来了、私营业主来了、社会各界自发组织的救援队伍来了……这里边,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意气风发的青年,有稚嫩可爱的小学生……
(陈仓区贾村镇马塚村 魏亚莉在整理新房子)
“5·12”地震,让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王博瞬间长大。2008年5月12日,11岁的王博是陈仓区拓石镇中心小学学生,地震发生后他一次次返回教室,帮老师把学前班的孩子一个个抱了出来;学校的一段围墙震出了裂缝,需要拆除重建,王博和同学们顶着烈日,帮老师、工人们干活,提水、搬砖、清理废墟,没喊过一声累……
在陈仓区,灾后重建也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据了解,随着32个市政项目建设,城区主要干道的拓宽改造及区职教中心、中医医院、图书馆、文化馆、陈仓高中等一批城内项目的外迁重建,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发展 涅槃重生展现新面貌
“5·12”汶川地震,陈仓区共有7人遇难、245人受伤,受损建筑物888栋、160.75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9.73亿元。
灾害发生后,全区把灾后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突出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产业重建、新农村建设等工作重点,精心编制了灾后重建规划,使绝大部分灾后重建项目进入中央和省级规划盘子。
(震后损坏的原宝鸡啤酒厂厂房)
青岛啤酒汉斯宝鸡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宝鸡啤酒厂。早在十年前,企业还在虢镇和平路,是一个有50年历史的老厂。地震发生后,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成品库、宿舍等房屋的墙壁上都出现了裂缝,而且一些设备也被损坏。
(现在的青岛啤酒汉斯宝鸡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车间)
“面对灾情,我们积极应对,在政府支持和我们自身努力下,企业一步一步做大做强。”该企业人力行政部副部长兼办公室主任王新刚说,当时企业效益不好,厂子负担很重,遇到地震后更是雪上加霜。多亏政府出台政策,让企业资产重组,并将企业搬迁到发展前景更好、规模更大的科技工业园,成了现在区上的“纳税大户”。
(现在的青岛啤酒汉斯宝鸡有限公司外景)
灾难无法忘记,应对更是努力。陈仓区职教中心发生地震时校址还在东大街。灾情发生后,按照灾后重建规划,政府为学校划拨了新的校址,而这些从地震中走过来的学校老师,更是把安全教育当作重点来抓。
(陈仓区职教中心震后教学楼情景)
(陈仓区职教中心震后办公楼情景)
“现在学校每个月都会举行安全应急演练,地震逃生、火灾逃生等都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该校总务主任吴利周说,只有经历过才懂得珍惜,教书育人更要把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教给学生。
(重建后现在漂亮的陈仓区职教中心)
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已经在该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体现。据了解,2017年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225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94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562元和11532元。如今,陈仓区的公园、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市民安居乐业。
用十年时间见证着变迁。如今,幸福的陈仓区人满怀对生活的希望,动情地说:“向主席汇报,这十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宝鸡日报)

城固留守儿童参观红色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我市完成2017年度全市资本市场政策兑现工作
市港澳办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联合课题组赴香港调研
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陈仓区:震后十年 灾区发展日新月异
于晓彦:在教学中成长并快乐着
望牛墩:望牛墩镇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当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恩平市圣堂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奋进新时代 芦山举行2018迎新春文艺演出
太原市森林公安分局开展民警大轮训
住青省人大代表昨赴济 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走近海口90后医护:成长路虽艰辛 但爱与责任不可辜负
“荆马”即将开跑!荆州城区32条公交线路有调整
邯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郝桐现场督导重点项目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考生请“老司机”代考科目二被停考一年
黄海北部8月31日至9月7日将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石家庄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学勤到我县督导调研包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