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从兰州师范毕业后走上从教的道路,如今,“小老师”已成长为城关区教育界的一位“名师”。“如果这算一份成绩的话,我觉得这份成绩首先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因为有了奋斗的过程,当机遇来临时,机遇也才会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城关区静宁路小学教师于晓彦如是说。
最早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真切体会,来自于一次见习,在兰州师范上三年级的她去静宁路小学见习,一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对她敬礼说:“老师好!”,就是这样一个特别普通的瞬间一句平常的话,让她怦然心动,老师这份职业的庄严感油然而生。师范毕业后,她被安排在柏道路小学工作,一呆就是14年,后来又调入静宁路小学,这一干又是12年。
“在那个年代要想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绝非易事。”于晓彦说。从1992年到1998年的6年时间里,她感觉自己一直处于摸索阶段。带班遇到问题时,会手足无措,但她从来不敢有一丝懈怠,发现问题马上就调整。终于,1997年她的努力有了回报。“那年香港回归祖国,而我也在全区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对我来说,1997年真是个好年份。”
至此,于晓彦的教学风格引起了城关区教研室老师的注意,她也成了一名教育系统的“种子选手”。教研室的老师开始有意介入她的教学,指导她的业务,甚至还会给她安排各种比赛任务。有一篇课文题目是《黄继光》,整篇课文不足700字。但是,她前前后后一共“上”了十几遍,最终“这节课”在全省的比赛中拿下一等奖。“‘磨课’的过程其实也很痛苦,一节课要反复上十几遍,每天奔波于各个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发现问题,寻找不足,再调整,再润色……直至满意,这是一种真正的磨砺。”回想起那段经历,于晓彦感慨万分。当时,教研室的老师告诉她,磨课的过程就是要内化,要融合,把所有能讲给学生的内容高效地传授给他们。那时,她也正是一直坚守着这个理念。
此后的工作中,于晓彦仍保持着刻苦钻研的精神,但她的中专学历让成就感渐淡。她立刻报考了自学考试,每晚10点多孩子睡后她便进入自学时间,最厉害的一年她一次过了10门课,6年时间里一共学了32门课,到2004年就全部“啃”了下来。那时候,每天的工作,还有深造学习,让她精疲力竭。但每天回家她都要先陪伴孩子,尤其是晚上9点的“故事时间”是雷打不动的。
于晓彦告诉记者,被评为城关区名师对她来说是件幸运又幸福的事。通过课题研究她不仅带出了自己的团队,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工作。一路走来是,她不仅收获了事业的成功,同时,也在享受家庭的温暖。她有一个温馨的家庭,有一位非常爱她的老公。于晓彦说:“在我的‘芳华’遇到了孩子们,也遇到了我的爱人,我觉得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总是充满了快乐。”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亚斐
我市完成2017年度全市资本市场政策兑现工作
市港澳办与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联合课题组赴香港调研
中国共产党苏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
荆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陈仓区:震后十年 灾区发展日新月异
于晓彦:在教学中成长并快乐着
望牛墩:望牛墩镇深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
当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恩平市圣堂中心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美宝集团与我县达成合作意向
太原市森林公安分局开展民警大轮训
住青省人大代表昨赴济 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走近海口90后医护:成长路虽艰辛 但爱与责任不可辜负
“荆马”即将开跑!荆州城区32条公交线路有调整
邯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郝桐现场督导重点项目建设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考生请“老司机”代考科目二被停考一年
黄海北部8月31日至9月7日将执行军事任务禁止驶入
石家庄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学勤到我县督导调研包联工作
国庆节 文化盛开的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