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以乡村人才引领柑橘产业振兴

  临海市是中国无核蜜橘之乡,全市柑橘栽培面积达20万亩,常年产量30万吨,年产值超12亿元。近年来,临海市坚持“围绕产业抓人才,抓好人才促产业”理念,以柑橘产业为依托,大力实施人才兴农战略,把人才聚在产业链,让群众富在产业链,实现人才与柑橘产业同频共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一、立足产业补短板,“三类人才”招引回乡。围绕柑橘产业发展定位,着力引进能够推动产业提升、带动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补齐产业链上人才缺失短板。一是“橘专家”聚集在生产链上。与中国柑橘研究所、浙江省柑橘研究所三方协同合作成立柑橘协创中心,建立柑橘产业专家库,吸纳研究员、高级农艺师以及中柑所硕士等各类专家112人入库,专门从事柑橘种植研究,从源头提升柑橘品质。积极开展“乡贤帮村”活动,每年定期举办橘商大会,开展柑橘产业高峰论坛,近3年吸引65名在外“橘专家”返乡种橘。二是“橘二代”活跃在销售链上。实施“橘凤还巢”行动,发挥亲缘、人缘、地缘优势,唤回310名善经营、懂技术的“橘二代”返乡创业,联合成立电商协会,从事柑橘电商销售。目前线上年销售额突破7亿元,占柑橘行业总销售额的60%以上。三是“三产人才”吸附在延伸产业链上。充分发挥柑橘产业的辐射效应,成立农村资金互助社,配备一批营销能力强、能够“迈开腿、敲开门、张开嘴”的职业化的客户经理人才;建立“四通一达”物流基地,吸纳一批流通管理能力强、善于沟通交流、有良好客服精神的现代物流人才;延伸产业链条,招引一批精通柑橘深加工、柑橘包装等配套行业领域人才。目前,已吸引涉橘第三产业人才560人。
二、聚焦需求抓关键,“三类模式”精准育才。坚持需求导向,分级分类开展精准化培训,建立以1万名熟练橘农、1000名技术骨干、100名领军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金字塔”,打造橘乡振兴主力军。一是送教下乡。将柑橘产业实用型人才纳入全市大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省级农民培训中心,积极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以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田间学堂等形式,加强橘农实用技能培训。2017年,共开展“送课下乡”活动15次,举办柑橘种植技术提升讲座8场,培训橘农1.1万多人次。二是精训实训。充分利用民办培训机构师资丰富、灵活多样的优势,在全市招标确定8家规模型培训机构,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对技能型人才开展专业化培训,2017年培训技术骨干1500人次。依托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立柑橘产业发展实训平台,由农林、农办等部门副高以上职称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开放问诊,全面提升橘农培植技术。三是校地合作。坚持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分批组织新型职业橘农、农民大学生等赴浙江农民大学、台州农民学院进行脱产培训,邀请省农业厅、省农科院专家以及省农广校、省农技推广中心等培训机构来我市开展专题授课、专题培训,培养柑橘产业领军人才、拔尖人才170多名。
三、正向激励促长效,“三种体验”留人留心。聚焦柑橘人才发展需要,全面优化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工作环境,帮助解决各类实际困难,以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留人留心。一是典型推广激发荣誉感。组织开展“橘状元”“橘大王”评选,举办青年橘农创业大赛,每年对柑橘技能专家、种植能手以及龙头企业、优秀专业合作社等进行表彰,推荐优秀柑橘产业人才参选“两代表一委员”、到行业协会担任职务,全面激发荣誉感。目前,共有31名技能人才当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3人获得浙江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二是待遇从优强化获得感。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专项发展基金,为柑橘产业“双创”人才量身定做“一揽子”政策,对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科技研发应用等进行全项目补助。对返乡投身柑橘产业的高校毕业生,创业的规费全部减免,就业的每年给予1500元补贴,从事柑橘电商销售的进行专项补助;对招商引资落实的柑橘加工等农业企业,享受工业企业同等待遇,帮助落实土地流转。三是“妈妈式”服务提升幸福感。开展农村“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妈妈式”服务,对各类人才兴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现代农业项目等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免费提供标准文本,建立“绿色通道”限时办理审批事项。积极与市农商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对接,推出“人才金卡”,根据人才专业技术职称,给予提高授信额度、降息让利等优惠,助推农村人才干事创业。自该项目实施以来,共发放信贷850户(笔),金额达9000多万元,其中农村资金互助社金额达4930万元。
四、示范引领求共赢,“三个加法”兴业富民。一是先试+推广,奏响致富“新乐章”。鼓励领军型人才在柑橘品种选育、经验探索总结、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进行先行先试,采取“适合本地种(养)的品种再推广、可行可靠的经验再传授、市场欢迎的产品再扩面”模式引导橘农快速跟进,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少担风险,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据统计,人才带头引进推广柑橘新技术、新品种52个,推广适用技术11项。目前,全市累计拥有柑橘全国驰名商标1件,浙江省著名商标9件,品牌效应带动柑橘售价上浮80%以上。二是示范+效仿,定好致富“风向标”。开展以“人才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为内容的“双带”工程,成立“柑橘名师工作室”,建立柑桔信息化示范基地、柑桔标准园、“优质柑桔生产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等8000多亩,带动橘农共同提质增效。如该市涌泉镇“巾帼创业者”翁文萍,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成立好再来果蔬专业合作社电商平台,通过推广线上展示、线下采摘体验互动的o2o营销模式,2017年带动周边6个村橘农实现销售120多万元,同比增长18.2%。三是输血+造血,打通致富“快车道”。组织人才与橘农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给予技术支持和产业发展引导,先后帮助解决技术扶持、产品销售、经营管理等问题470多个。同时,积极引导橘农转变发展理念,深挖自身优势,在柑橘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中寻找突破口,快速实现脱贫致富。如该市橘农陈华外出“取经”受到启发,将柑橘与临海古城文化进行创意结合,设计出“桔哥临登古长城”卡通形象,创收160余万元。

你身边社区体育文化公园谁来建?好久建?建啥样?记者打探到了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检查
柘城县环保局健全“三个体系”确保全县辐射环境安全
从济南西站坐机场大巴 想赶上午航班,难!
@所有跑友们,2018荆马首批自助选号通道已开启!
临海市以乡村人才引领柑橘产业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林丹输球 羽超联赛青岛“爆冷”不敌浙江
仪陇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
浔东小学组织教师观看校园安全警示专题片
上大学要避开这些“坑”
刘赐贵在省委组织部干部职工大会上表示坚决拥护和服从中央决定推动海南党建和组织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快大数据与服务民生的融合
林俊民:电商成就我的创业梦想
上半年西安接待游客 预计达1.14亿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1145亿元 同比增长56%
第二届国际青年创新大会人工智能论坛在坂田举行
兴宁产妇大出血“引爆”全城爱心,市民自发排队献血救命
家家开上小轿车 40年圆了百姓汽车梦
多彩活动迎“八一”军民共叙鱼水情
宿迁强势推进各项环保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