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的“座霸”视频,前两天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刷屏。主人公孙某随后被曝出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又掀起了二次传播的热度,给近期的社会新闻舆论场,带来了又一全民参与话题。
同样在交通工具上,主人公同样是高学历,8月24日的另一条新闻也颇耐人寻味:“因不肯系安全带,广州一大学生把长途客运司机推翻在地。”据称,被打司机年纪稍大,倒在过道上,爬不起来。等车上乘客报警,打人大学生才赶紧道歉,主要原因还是考虑到要是被带到派出所,“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却要留下污点”。
社会新闻用书面语陈述,往往会遗漏那些微妙而重要的信息。通过视频,人们能从中感受到更多。能看到“座霸”博士的微表情与小动作——“我就是理”的嚣张,“我在戏耍你”的快感;也能感受到打人大学生用肢体动作传递出来的情绪——“为什么我要服从规则”的不满,和“一定要给你点教训”的戾气。知道主人公教育层次的人再看这些视频,可能会别有一种惊讶。
仅以两个个案为基础,就形成对一些高学历人群的某种判断,当然是不合理的。但看过这样的新闻,人们产生“受过高等教育怎么反而这样”的追问,却是自然的。去年此时,“名校女博士因误机大闹机场”的新闻也曾沸沸扬扬,其实乘客在机场违规甚至闹事的情况屡见不鲜,大多够不上新闻;36岁的已婚在职女性,身上的社会角色可能会超过一打,舆论聚焦于违反规则的事实和其身上的“女博士”标签,隐含的社会话语信息非常丰富,“受过高等教育怎么反而这样”的类似追问不断在传播中呈现。
高铁、机场、长途汽车,因为涉及到人身安全,往往也是公共场合中规则最为刚性的地方。但恰恰是这种既有充分法理情理基础,又意在维护公共利益的规则,触怒了几位高学历的人。高等教育如何普及规则意识、如何讲述群己关系,其所产生的实际引导,是智识越高的人越要模范遵守规则还是智识越高的人越有凌驾于规则之上的能力,甚至,凌驾规则的能力反而证明了高阶层和高智识?答案从这几个新闻中或能可窥一斑。
在对社会文明度的推进上,也存在一种头雁效应。即,精英阶层和高智识人群既能极大影响人们对现状的判定,又能实际起到对整个社会的示范和提拉作用。更具体地说,对社会文明现状的反映,越是博士、越是高学历,反映得越真切。“座霸”博士、闹机场博士、因不肯系安全带就使用暴力的大学生,只代表他们自己,但他们身上的标签,却能影响社会预期。也因为这种影响,我们有必要从个案中导出可能存在的真问题,来进行教育和社会生态的矫正。
见端知本,这些,恐怕并不算过度反省。
(作者:刘白,系媒体评论员)
迈皋桥街道晓庄社区联合东南眼科医院开展眼科义诊活动
2018国际钢铁轧制新技术高端论坛在我市召开
湖南8部门联合发文强化自然景区工程建设管理
高考语数外考试“落幕”
晒问题 转作风 促整改
高学历与低规则感
责任保险防灾减损创新助力社会治理
福鼎交警开展夜查统一行动
雅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天全县委书记戴华强调研指导城厢镇黄铜西城片区旅游打造工作
息烽县国地税“五联合”夯实“1+4+6”减税宣传
锂电池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多地有较强降雨 易发地质灾害
怀远县司法局总支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抓好三大工程 为打造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城市贡献力量
新安镇六举措推进人口计生依法行政
加入五祥慈善基金会 老人变得很神秘
2020和2045是数字经济的关键节点
2018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硕果累累
市商务执法支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岳阳今年继续实施 4大教育公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