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创新模式 精准施策 发展扶贫产业助脱贫

  百色新闻网西林3月22日讯(通讯员陈光敏 韦素雪)在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西林县将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按照“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先易后难、分期分批”原则,依托山区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创新模式,精准施策,不断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使全县扶贫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并初具规模,覆盖全县70%以上的贫困户及100%的贫困村。
  创新实施“4510”工程,实现户村稳定增收。群众要脱贫,产业是根本。2017年初,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该县决定实施产业扶贫“4510”工程。所谓“4”是指打造4个十万亩产业,即十万亩水果、十万亩茶叶、十万亩油茶、十万亩以铁皮石斛为主的林下经济;“5”指的是鼓励和支持贫困户通过自主发展、入股经营等方式,力争每户有5亩以上种植类产业。“10”是指以乡(镇)调控分开建设为主,规划建设集体经济园,确保每个村集体拥有种植类产业10亩以上。2017年底,4个十万亩目标已完成种植水果17.4万亩、茶叶11.83万亩、油茶9.2万亩,以铁皮石斛为主的林下经济7.77万亩。贫困户户均5亩以上目标已完成1577户6362人。同时,西林县实行产业扶持补助政策,出台《西林县扶贫产业奖励补助试行办法》,扶持贫困户产业奖补资金共计2335.81万元,户均补助9000~10000元,用于种植、养殖产业或发展其它产业,通过产业扶持实现脱贫。村集体种植10亩以上目标,已统筹整合资金购买410亩果园分给全县41个贫困村,实现每个贫困村村集体拥有10亩以上的特色产业园。
  创新推行“1110”工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实施异地置业、委托经营、自主经营、联合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解决贫困户和村集体经济增收难的问题。实施“1110”工程(即每个贫困村拥有1间门面、入股1个专业市场,种植10亩水果)。集中力量精准扶持,因地制宜拔穷根,以点带面,切实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贫困村的自我发展能力,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加快脱贫步伐。截至2017年底,全县共投入2350万元发展贫困村村集体经济,通过自主发展和实施“1110”工程,全县41个贫困村村集体收入都达2万元以上。2017年11月20日-21日,百色市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西林县召开,西林经验成为全市示范。
  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增强群众致富本领。该县强化科技带动作用,注重发展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建立一批科技服务型专家队伍,采取专家培训、现场培训、集中培训、“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农户合作组织+贫困户”、“种养大户+贫困户”等培训模式,充分发挥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致富能手的优势,发挥其传技术、引路子、帮资金、先富带后富的作用,“手把手”指导贫困户脱贫致富。2017年,全县聘请了40名专业技术员,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全县41个贫困村开展各类科技培训60期,共培训贫困群众4325人次。为推动全县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助推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撑。
  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产业规模发展。扶贫产业的基础是基地,基地建设离不开农户,为使分散的农户建成有组织、有规模的经济组织,该县按照“龙头兴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富农户”的扶贫发展思路和“政府搭建产业平台、提供保障服务,企业投资兴建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扶贫开发新机制,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帮村带户,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目前,全县共有龙头企业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75个,家庭农场26个,种养大户252户,带动3607户贫困户18035人发展产业。同时,通过组建村民合作组织,提高村级事务管理。目前已完成全县94个村民合作社组建工作。 
  推行多种经营模式,发展产业助推脱贫。一是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助推产业增值增效。成功申报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施电商“一村一店”模式,创建“村邮乐购”服务点31个、“乐村淘”村级体验店88家,农产品线上销售总额达5000万元,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亮点。二是实施旅游扶贫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贫困村旅游项目开发,不断优化贫困村旅游发展环境。2017年,全县共接待游客71.90万人次,同比增长12.55%,旅游总消费6.74亿元,同比增长20.34%。其中旅游扶贫村总数2个,接待游客4.3万人次。三是做好深圳罗湖区结对帮扶工作,提升产业扶贫社会帮扶成效。广东梅州市绿佳源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在西林县开发食用菌项目。引进广东从化蜂业、广西农林蜜蜂研究所到西林发展蜜蜂养殖,成立山蜂专业合作社。目前已向129户贫困户发放蜂箱,共计1230个,总价值73.8万元。与泰源果业签订3000万元的水果包装及冷链项目。争取到罗湖区大力宣传推介县里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促成了深圳市中央大厨房、深圳市绿膳谷农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广西空店科技公司等公司和西林县的8家专业大户直接签约。四是大力开展易安户后续产业扶贫。该县投入2600万元实施西林县驮娘江新区易地扶贫搬迁配套物流中心项目,为贫困村和深度贫困户发展兜底产业。切实解决搬迁易安户的就业和生计问题,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

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专题交流会在沪举行
召开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培训会
懂百姓心 解百姓忧 ——镇赉县镇赉镇架其村驻村第一书记董达
万安全面解决垃圾问题
蓝山:种药材 搞旅游 江源村依托产业奔富路
西林:创新模式 精准施策 发展扶贫产业助脱贫
冯秀芳:我永远是东蒿村的亲闺女
盘石头水库弓家庄移民村原址生态修复效果显著
汇聚商会爱心帮扶传递温情
本报“突出特色创新思维”项目荣获优秀奖
鹤壁市举办3.24结核病宣传日活动
筑梦新区赴中关村中成会高新之家考察调研
市食药监局局长时刻深入帮扶村开展扶贫调研
广西将在西乡塘区打造“土地整治+”样板工程
市水利局:方城县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
双峰县委宣传部组织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向28名新兵颁发入伍通知书
能说会道能歌能唱才艺多 他们代表了前海形象风采
武陵区北正街恒大华府小学:戏曲进校园 童心沐经典
微山岛全力整治旅游乱象 提升景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