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谊社区“老漂族”俱乐部开展活动。 (陈朝霞摄)
记者陈朝霞
通讯员丁梦莹沈晨舒
“在东北,大年三十晚要守夜,一夜不关灯,全家一起看电视、搓麻将。到了半夜12时,则要煮水饺、放鞭炮。正月初一早上,还得吃水饺。到了宁波后,我们过年还延续这个风俗。”近日,在海曙区望春街道信谊社区,一场“漂爸漂妈相聚欢”活动正在举行,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漂爸漂妈”了解了宁波的春节习俗,还分享了各自不同的过年风俗,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大家的心连在了一起。
这是信谊社区“老漂族”社会组织成立两年来,举行的12场活动中的一场。据统计,信谊社区2176户家庭,常住人口有7000多人,流动人口2580人左右,包括很多因各种原因从全国各地迁来的“老漂族”,其中60岁以上的有100多人,主要来自河南、山东、陕西、四川、江苏、黑龙江等地。“‘老漂族’社团成员从当初的5人逐渐增加到现在的20多人,他们不仅在社区找到了‘组织’,更感受到温暖,日益融入第二故乡宁波。”社区党委书记戴自甫说。
“我就只有一个孩子,他到哪我和老伴就跟到哪。”今年70岁的卞春林来自江苏,10多年前和老伴从老家迁到宁波,和儿子一家定居在信谊社区。说起刚到宁波时的场景,他记忆犹新。“刚来时人生地不熟,上菜场买菜,到超市购物,语言不通,就像到了外国。”卞春林说,加上生活习惯差异大,当时心里非常失落。“幸亏社区里有很多老年社团,比如佐邻佑舍志愿者服务队、白兰鸽文体队、信谊社区老年协会等,非常接地气,自己主动参与其中,结交了很多朋友,走出了自我封闭的世界,心情自然开朗了,生活充满乐趣。”
2016年3月,针对“漂爸漂妈”“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信谊社区专门成立了“老漂族”俱乐部,常态性地开展活动,从外出旅游到品尝宁波美食,从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到携手从事社区公益事业,每一次活动都深受“漂爸漂妈”的欢迎。
“除了自娱自乐,社区还设计了接地气的节目,比如学说宁波话、学做宁波菜等,让我受益匪浅。”来自东北的林阿姨说,刚来的时候吃不惯海鲜,现在不仅觉得很好吃,还会自己挑蟹、做蟹糊、风鳗鲞,特别爱吃宁波的咸蟹和年糕等特产,变身宁波人了。
53岁的曾水英从老家江西来到宁波,去年开始参加“老漂族”活动。“至今参加了合唱、跳舞、学宁波话、学宁波菜、做公益等活动,不亦乐乎。”她开心地表示,社区的“老漂族”俱乐部给像她一样的“老漂族”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在她不仅适应了在宁波的生活,而且有了很多朋友,生活很充实,完美融入宁波“第二故乡”。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老漂族’不仅融入了社区、融入了宁波,还积极参与社区的献温暖等活动,为社区各项建设出谋划策,用爱和奉献回馈着社区和城市。”戴自甫说。
阳春三月百花开 万紫千红游人醉
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以自然纯净的山水风光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常德市中院院长深入执行一线办理案件
安居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立调研西眉河河长制工作
未领取ETC卡或安装ETC设备的豫C牌照车辆3月25日起将不能免费通行绕城高速
信谊社区:“老漂族”融入第二故乡宁波
苏仙区食药安委部署第二季度重点工作
中小学开展校园安全检查
王守卫到市政协精准扶贫联系点宣讲十九大精神
中共大埔县委召开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
渭南市应急平台一期建设项目中标公示
鹤湖学校举行“十年磨一剑”小学英语学科竞赛活动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 马誉峰出席
荆州首届“戏曲表演(汉剧)政府订单班”开班了
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黄埔区税务局正式挂牌
衡阳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2018]网挂01号
沾化区:我区组织收看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推进电视会议
省能源处来禾核查能源统计数据质量
济南市17家企业入选全省首批瞪羚企业
《济南市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发展行动计划》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