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薇、廖敏、谢晓兵
在吉水县乌江镇,昔日的家庭困难户,摇身一变为扶贫专业户,被当地人们津津乐道。她就是被称为“鹅司令”的邓丽娜。
邓丽娜今年36岁,2015年回到家乡养鹅之前,一直在浙江务工,还做点小生意。因为经营不善,钱没有赚到,反而欠下一身债。怎么办?彼时,扶贫政策的春风吹到了邓丽娜的家乡,也吹到了她的心头上,邓丽娜萌发了回乡发展的念头。
“我在浙江时认识一些养鹅的人,养鹅成本比较低。”到外地走访学习后,邓丽娜决定养鹅。通过朋友牵线,邓丽娜与吉水一家鹅业公司合作,由公司低价提供种苗并包回收,不用愁销路。说干就干,2015年3月,邓丽娜从亲友处筹措资金,在远离村居的山场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鹅棚,购进了第一批2000羽鹅苗。
别看邓丽娜是个“80”后,牧鹅、清理粪便、收拾工具等等,做起这些活儿来可不比农人差。为了照看好鹅,她在鹅棚旁盖了间小屋,养了几条狗,索性过起了与鹅与狗为伴的田园生活。75天后,第一批白鹅陆续售出,按照当时市场行情,每只鹅赚到了近20元,邓丽娜尝到了甜头。
凭着吃苦耐劳,以及经验的积累,邓丽娜最多时养了上万只鹅。2016年,在当地政府引导下,邓丽娜牵头成立了吉诺家庭养殖专业合作社。债务还清了,家庭经济状况日渐好转,邓丽娜开始琢磨着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随着养鹅基地规模的扩大,光靠邓丽娜自家几个人忙不过来。46岁的朱世文是余江村的贫困户,平常靠卖菜补贴家用。邓丽娜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主动邀请他闲暇时到基地务工。在务工人员的选择上,邓丽娜优先安排贫困户。如今,村里的12户贫困户都轮着在邓丽娜的基地务工,工钱约80元一天,每人每月有1000余元稳定收入。除了投劳外,有几户贫困户还以每户5000元产业发展帮扶金入股基地,按比例分红。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鹅司令”邓丽娜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奋斗,一定会收获美好生活与幸福。
赏民俗 买糖人 迎新年
中国最高法:第一季度全国法院新收案件保持增长态势
佛山市司法鉴定协会成立
胡桂珠率评议组到赛湖农场开展评议政府四项工作调研座谈会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慈善总会成立大会
“鹅司令”养成记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在太原调研
宁乡《炭河千古情》持续火热上演 成为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的力作
我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男子鞋底藏毒品 被刑拘
我市公布各县市区一周空气综合质量指数排名
“悦读荆州·文明有我”全民阅读主题活动启动
67家中外媒体聚焦山西代表团
石排镇文物安全工作接受市督查
江东控股集团基层党支部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丽水市应急救灾中心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蒋辅义:攻坚克难 改革创新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宜章玉溪镇:积极劝导营造文明祭扫新风尚
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威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