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炭河千古情》持续火热上演 成为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的力作


  星辰在线2月23日讯 据长沙晚报报道 (记者 胡兆红 实习生 雷娟)65岁的宁乡市横市镇合金村居民黄和平,很满意今年春节一大家子过了一个“文化年”:游提质改造后的回龙山、到镇上ktv唱卡拉ok、游南轩文化园、去炭河古城看《炭河千古情》……“想不到家门口这么多好玩的,今年过年算是尝了新鲜。”
以往春节的安排,无非是走亲访友、打牌吃饭,早就听闻自家方圆十多公里的地方,去年新修了南轩文化园、炭河古城等经典文化项目,黄和平提出今年过年要少宅在家里、多到外面走走看看,得到一家子积极响应。尤其是提出看《炭河千古情》,更是让大家充满热情。“村子里好多老人都去看过,说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演出。”黄和平说。
正月初二下午,黄和平一家10多口人,开着3辆小车,前往炭河古城。驱车4公里,就看到了去年12月31日通车的益娄高速公路横市互通,再驱车数公里,进入了炭河古城景区。天气晴好,车辆如织,景区内人头攒动,售票大厅内排起长龙,西周风情街更是摩肩接踵,新春大庙会安排的《威风锣鼓》《市井杂技》《空中戏羊猴》《宁乡花鼓戏》等新节目,与传统节目《穿越快闪秀》《武王招婿》《编钟乐舞》轮番上演,引来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围观。
炭河古城是中国最大的西周文化主题公园,作为国内唯一以西周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歌舞秀,《炭河千古情》自去年7月首演以来,持续火爆。让当地人充分感受到获得感的是,宁乡市民凭有效身份证明可免费观看一次,引来众多本地人尝鲜。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台科技感十足的演出,得到众多婆婆老老的追捧,“很多人看过一次不过瘾,村子里不少老人自掏腰包,又去看过几次。”黄和平介绍。
演出的火爆同样在当天得到证明,正在检票口的宁乡炭河古城公司副总经理杨艳兰告诉记者,《炭河千古情》原本计划在大年三十、初一、初二每天上演1场,但因人气爆棚,临时决定将每天的演出增加到3场。进入剧场,座无虚席。《炭河千古情》以西周为时代背景,以国之重器“四羊方尊”的传奇故事为主线,演出分为《在河之洲》《炭河绝恋》《妲己艳舞》《牧野之战》《爱在宁乡》等幕,再现了武王伐纣的历史,呈现了一段为爱牺牲的动人故事。上万套舞台机械上天入地,在水陆空三维空间营造出360度全景效果,300位演员倾情演绎,高达10米、宽达30米的水坝瞬间炸裂,3000吨大洪水倾泻而下,水舞台瞬间一片汪洋,滚滚巨浪直扑观众脚下,营造出史诗般的水战场景……古老文明与现代高科技绚丽碰撞,宁乡数千年的璀璨历史一一呈现,让现场不时爆发出掌声,不少观众激动落泪。
走出剧场后,黄和平一家人还在久久讨论这场演出。“很多人说这是一部提升宁乡文化自信的作品,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土地有这么悠久美好的历史,这样的演出,的确让人自豪。”黄和平女婿易意军说。
记者手记
这是《炭河千古情》产生的效应:自去年7月初上演,截至当年11月23日,4个多月演出400场,接待游客140万人次,门票总收入近4900万元,带动当地居民就业人数2000余人。这部剧为何这样成功?千古情系列总导演黄巧灵或许道出了根本:内容是文化旅游项目生存的根基,每一台演出都是当地的文化灵魂,每一个景区都是展示城市文化的窗口。
这启示我们,文化自信离不开地域文化的发掘,有了文化自信,才会真正地爱祖国、爱家乡。炭河古城以及《炭河千古情》的横空出世,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就如黄和平所说,“以前总觉得自己住的地方是乡下旮旯窝,现在觉得自己家乡很好,很幸福。”

佛山市司法鉴定协会成立
胡桂珠率评议组到赛湖农场开展评议政府四项工作调研座谈会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慈善总会成立大会
“鹅司令”养成记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在太原调研
宁乡《炭河千古情》持续火热上演 成为提升地方文化自信的力作
我市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
男子鞋底藏毒品 被刑拘
小山村奏响致富“三部曲”:砖厂→菇房→食品厂
一样的中秋 别样的团圆
67家中外媒体聚焦山西代表团
石排镇文物安全工作接受市督查
江东控股集团基层党支部联合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
丽水市应急救灾中心项目初步设计获批
蒋辅义:攻坚克难 改革创新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宜章玉溪镇:积极劝导营造文明祭扫新风尚
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威海力量
瑞安汀田中心幼儿园近半幼儿已被其他幼儿园接收
严朝君主持召开七届市委常委会第87次(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