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青春魅力号角演奏特色教育赞歌——记“2018家门口的好学校”之石棉县七一中学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自主合作
学校开展游园活动
“岔路口哦,岔路口哦,跟到走哦,跟到走哦……”3日,走进大渡河畔石棉县城的七一中学,一曲《川江号子》从写有“十韵少年宫”的教学楼内传出。合唱声此起彼伏、荡气回肠,为这所由“特殊党费”修建的学校增添了一丝韵味,传递着希望与信心。
这是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为即将到来的“校园歌手大赛”进行着准备。
开展类型丰富的文体活动、推行自主管理模式、实行“小组自主合作”课堂……依托七一中学教育资源,打造独属于七一中学的特色教育,这所石棉县最年轻的初级中学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迈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2014年至2017年,该校连续四年中考位列雅安市第一,连续四年获得雅安市教学质量一等奖;2012年被评为雅安市防震减灾示范学校;2014年被评为雅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2015年获得雅安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男子第二名、女子第一名;2016年被评为雅安市共产党员示范单位;建校以来先后被评为石棉县文明单位、石棉县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教育育人先进单位等,并在县级各类比赛中先后获得中学生篮球比赛男子第一名、女子第二名;中学生七人制足球比赛男子第一名等。众多荣誉背后,是该校以“真”为核心价值理念,坚持特色发展的结果。
调整课堂主导角色
打造“真趣”课堂教学
穿梭于七一中学的校园内,标准化的足球场、布置合理的篮球场、新建的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以及充满书香味的教室等,无不显示着这所学校的新面貌。这是一所年轻的学校,从其教学设施可见一斑。
围绕学生这一主体,七一中学自2011年建校后,便始终坚持着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轻负高效”的教学策略,一切以锻炼学生自主能力为重点,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这一转变包含“植入”方式提高教师水平和“小组自主合作”打造“真趣”课堂。
“在与成都七中建立了远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后,在校学生可直接接收成都七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是所说的‘录播课’。”七一中学校长李明说,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逐渐出现了问题:学生刚开始兴趣很浓厚,到后期却出现了普遍性厌倦,并且由于与成都七中学生的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锻炼。
针对这一情况,学校便将成都七中资源与本校实际结合,转变培养对象,采取“植入”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每天听成都七中的“录播课”,取其精华后再教给学生。
在此模式下,七一中学的师生普遍成长得特别快。
同样,为了促进七一中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该校在2015年以一个班为实验班,开始试建高效课堂,也就是“小组自主合作”课堂模式,一改以往老师主导课堂的常规。
在多次考试和分析中发现,实验班成绩均高于其他班级,并且学生行为习惯非常良好,于是,该模式开始面向全校推广。
“我是自主学习小组的语文组长,这个身份就像‘班长’一样,要及时总结小组成员学习情况,督促成员学习。”实验班的吕桂花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
这个“浓缩的班级”有着明确的分工,小组长、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等,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自觉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共同协作。而老师只是起到抛出课堂问题、解决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可见,“还教于学”在七一中学并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真正实现课堂自主化才是不断发展的目标。
全面推行自主管理
实现学生自我发展
每周五放学,七一中学的学子们身着蓝白相间的校服,走在回家路上,成为了街道上一道美丽风景线。
在离校门口不远的3路公交车车站,七一学子会自觉地排成一列队伍等待,他们的行为受到了市民们的赞扬。而这其实有赖于七一中学实行“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全封闭教育管理模式。
全校12个班,625名在校学生,自主安排晚自习内容、自主开展学校活动等,培养其独立管理和思考的能力。
“以前老师管学生不仅工作量大,效果还不太明显,让学生自我管理,可以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挥群体激励和榜样激励的力量。”李明拿出今年校园歌手大赛节目表说,“就像开展此次活动一样,从节目的选定到班级自行练习都是学生自己商定的。”
把活动交给学生来管理,通常会收到不一样的惊喜。
怎么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执行规定,约束自己呢?七一中学有妙招。
七一中学在每一届初一新生入学时,便各自召开班会,制定各个班级独具特色的奖惩机制,例如以操行分为杠杆,上课讲话扣分、积极参与比赛等加分的形式。
这样一来,学生为了不违反自己制定的规定,通常会自觉遵守,养成良好习惯。
同时,为了营造拼搏向上的氛围,七一中学还制定了与惩罚机制相对应的奖励机制。如设立“雨燕奖学金”,每月评定和奖励一次优秀学生、优秀贫困生、优秀特长生,通过这些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彰显了“自信、精进、笃志、卓越”的学风。
七一中学在不断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构建自主管理机制,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和快乐。
融入丰富文娱活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十韵少年宫”是七一中学建校第二年创办的,用于展示学生的特长兴趣,进一步丰富全寄宿制学校学生的课余生活。
依托这个平台,搭建了国学讲堂、书法、话剧等学校社团平台29个,充分发挥了中青年教师和学生的艺术特长。
行走在教学楼里,一幅幅用毛笔写就的班规、班训等点缀其间,学生们将自己做的手工物品用以装饰楼道,让学校看起来充满了艺术氛围。
在初三(4)班里,王炳耀在认真学习。由于功课繁忙,他已经辞去了学校“魔方社团”社长的职务,这对他来说非常不舍。
“曾经喜欢玩魔方不喜欢学习,上初中后被班主任老师发现,告诉我可以组建一个社团,吸引更多跟我一样的魔方爱好者来开展活动。”王炳耀说,发挥自己的特长,还能在台上一展自己风采,这让他非常期待。
此后,在王炳耀的带领下,“魔方社团”的团员们在2017年庆祝元旦的活动中,用魔方拼出了“2017元旦快乐”几个字,这一下让王炳耀在学校里出了名。
“大家都在关注我,我的学习也不能落下呀,所以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在此激励下,王炳耀一改以往不爱学习的态度,变得认真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十韵少年宫’的‘十’是多的意思,社团的组建是让学生在发挥才能的同时能缓解学习压力。”李明说,每周周四下午的一节课时间,全校师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社团开展活动,这是每位师生最期待的事情,也诠释了学校的校训,践行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山区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
七一中学在以“真”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指引下,将“求真理、学真知、做真人”作为校训,不断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发出自己的光芒。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吴丹

开封第一河务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鑫鼎社区|蓝天保卫战 绿色满“柏临”(图)
辉县市:以“转移带动”方式深化就业扶贫
团市委开展七夕系列活动
抢抓有利时机 推进农业救灾复产
吹响青春魅力号角演奏特色教育赞歌——记“2018家门口的好学校”之石棉县七一中学
平沙镇养殖户用上“物联网”手机管理鱼塘
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南通崇川区成立“青辅团”志愿队伍
省党管武装考核小组调研景德镇市人防工作
供水总公司管道安装维修处顶风冒雪忙抢修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鱼山街道张翟村入选济宁市第三批文化产业特色村
浙江日报头版刊文丨舟山推进工程“竣工测验合一”
防城港市获得扩大学前教育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
青岛发布“国际化+”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国际海洋名城
连云港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节目汇演举行
83岁老兵赵同秋回忆济南军管会经历 70年前13岁的他与济南一起获新生
省委省政府环保督察“回头看” 运城组对我市突出环境问题 进行集体约谈
安乡县总工会到对口援建学校开展帮扶工作
鄂州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会召开
屯溪144人参与国家人体生物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