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采访团聚焦九江:与绿色同行 与生态共赢

九江新闻网讯(记者 谈思宏)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站在瑞昌市码头镇梁公堤,放眼望去,江面浩阔、百舸争流,岸线滩涂一排排白杨绿叶披拂,生机勃勃,成为江畔的一道最美绿色屏障。8月5日,“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顺流而下,来到江西首站九江瑞昌码头镇。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10家中央媒体和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主流媒体的150余名记者兵分两组全媒体聚焦九江长江大保护、码头整治、岸线复绿和中石化九江分公司智慧工厂、绿色工厂建设等情况。记者们亲临港口码头和企业,聚焦“生态长江”。
瑞昌码头镇:最美长江岸线“浮出水面”
“我是码头镇朱湖村人,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原来的梁公堤那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散乱的码头都拆除了,堤坝上的垃圾都清理干净了,你看现在这里江碧草青,绿树成荫,成了我们村民晚间散步休闲的好地方。”朱湖村村民朱巨宝感叹道。
瑞昌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曾几何时瑞昌市码头建设存在“小、散、乱”现象,并曾存在非法码头抢建行为。为此,瑞昌市成立了沿江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从多家执法主体部门抽调专人组建长江综合保护机构,建立24小时日常巡查机制,开展非法码头专项整治行动。对手续不全的码头采取断航、断电、断路以及清除货物存量的“三断一清”措施予以关停。经过一年多的有力管控,彻底切断了非法码头经营行为。  
“瑞昌市坚持‘三清一绿’标准,对沿江16家非法码头和10家非法砂场进行了拆除清理,即水上所有设施设备全部清除、岸上拆除的物质材料及附属建筑物全部清理、货场物料全部清空,拆后的码头全部复绿。共拆除各类码头24座27个泊位。自此,瑞昌港区告别了非法码头的历史。”该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绿色同行,与生态共赢。为巩固岸线整治成果,瑞昌市秉承“人文体系、景观体系、游憩体系”的设计理念,全面启动长江瑞昌段生态修复工程。此项工程西起江州船厂,东至老鼠尾,总投资约2亿元,规划总长19.5公里,覆盖面积约291公顷。着力打造一道集“生态保护、景观体验、休闲运动、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沿长江景观带,以最美姿态显现于江畔。目前,景观带共栽种树木4.4万余棵,撒种草籽2000余公斤,新增复绿面积2000亩。一段最美的长江岸线,已在长江入赣门户“浮出水面”。
江上夏日风景异。登上游艇,荡漾在碧波的长江上,记者们被长江的美景深深吸引。新华社记者刘宗荣说:“我是带着问题来的,如长江的非法采砂、码头乱象等,这一路上看过来,发现九江对长江岸线的整治和保护比我想象中的要好,你看这里触目即绿,移步即景,说明九江对长江大保护工作确实抓得非常实,还长江岸线清洁,这是政府和企业合力而为取得的成绩,体现了九江生态优先、共抓大保护的决心。虽然看到有些问题存在,但我相信在长江大保护和岸线治理的路上,还需要不断努力,九江将会变得更美好。”
九江石化:工业文明和自然环境相融相促
“听说九江石化就在长江边上,这对长江水质得有多大的影响啊!”人民日报记者何鼎鼎在参观完九江石化打造的“后花园”污水处理厂的水务观察池后,心里就释然了。只见这里鱼翔浅底,绿树环绕,人造瀑布从小假山潺潺流下。“没想到九江石化对污水处理的标准这么高,经过处理的污水排到这个观察池里,还能养鱼,真是太棒了!”
记者们在九江石化展示厅里听取讲解后,直奔九江石化“后花园”污水处理厂水务观察池,“这个观察池里我们养了很多锦鲤,今天天热,鱼都躲起来了,平时我们可看到鱼儿在里面欢快畅游。”九江石化的一负责人告诉记者。锦鲤原来是九江石化污水处理场最直接的生物观察员。“除了利用先进仪器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之外,我们充分利用鱼类等动植物对水质、大气等质量要求高,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特性,在观察池内养鱼种荷花,发挥它们的环境监测作用。排到这里的水质已达三类,可排到长江。”
在九江石化质量管理中心,“高端先进的现代化检验设备,180多名检测人员24小时随时提供最具专业性的分析数据,为优质、清洁的油品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强有力保障。”九江石化工作人员说,这体现的是中国石化向社会兑现“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专业性态度。
当了解到九江石化会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后,中国日报记者裴培说:“石化企业敢于向公众开放,让公众来参观,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环保工作,这充分说明了这企业有自信和底气。”
九江石化一负责人告诉记者,九江石化坚持“环保优先、全员参与”的行动准则,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构建“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综合治理”的全天候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采用先进环保工艺,强化污水分级控制,注重从源头加强风险管制,对污染物产生、处理、排放全过程实现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控制监管。近5年来,公司累计投资16亿元高标准实施了催化裂化烟气治理等近30个环保隐患治理与提标改造项目,围绕制约环保的瓶颈,先后开展了38项专题技改攻关,扎实推进“碧水蓝天”环保专项行动及“绿色企业行动”计划,以信息化提升环保监测水平,提升治理能力,全面推进vocs综合治理,打造无泄漏、无异味厂区。公司借助智能工厂建设,自主开发“环保地图”,实现了废水、废气、废渣、噪声全方位、全过程、可视化管理,有效管控污染物排放,企业的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公司外排废水及废气总量减排均获得生态环境部认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指标实现稳定达标排放,远优于国家标准,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九江是我父亲的第二故乡,他当年下放在九江,我是第一次来,也是想代表父亲来看一下九江的变化。今天一路走来,我看到九江是个美丽的城市,与我想象中不一样。我看到的长江水清了,岸线美了,天也蓝了,远眺波涛滚滚的江面,呼吸着清新空气,让我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以后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九江!”四川卫视记者葛熹说道。

景德镇: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缅怀见义勇为英模
市科技局宣讲科技创新政策
北京启动今冬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专项督察
高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暖心 周纪龙:为262名残疾人的幸福领路
“大江奔流”采访团聚焦九江:与绿色同行 与生态共赢
互联网+创新助力南通盐业转型升级
中韩陆海联运实现双向货物流通
衡水二中:撑起教育的天空
我市2018年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利剑出鞘”
利州区严控农业投入品从源头保障舌尖安全
新能源汽车:启动上牌监管,能否驶得更稳?
和你徒步看草原
炎炎夏日起纠纷 人民调解促和谐
涕泪横流未必是感冒立秋后易发花粉过敏
“悦动达人”齐聚环东海域 特房绿色生活节系列活动拉开序幕
岳西召开乡村振兴暨首位产业发展恳谈会推介大健康大数据大旅游三大首位产业
苏州高新区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暨“传承工匠精神?新工群英创新争优年”启动仪式
市政协副主席柴永强一行视察调研秀洲区镇村教育发展情况
力争2020年建成全省统一的审计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