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今年来,祁门县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建立乡村“三长”领责、履责、尽责的社会矛盾排查调解体系,做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组,难事不出村,矛盾不积累、不激化、不上交”,全县平安幸福村建设成效凸显。
户长领责,变机械打探信息为真实反映社情民意。全县以户为单位,每户推选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知法懂法的居民作为户长,实行“一户一人一档”的管理制度和动态管理办法,户长与每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签订信息服务共享责任书,负责收集家庭生产经营、邻里纠纷、安全隐患等信息,对社情民意和苗头性问题建立对口联系制度,第一时间向组长通气到村里备案,使信息工作走在纠纷发生前,做到早发现、早汇报、早解决。
组长履责,变生硬调解为灵活综合服务。各村组长兼任本片区的方针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社情动态信息员、平安建设助理员的作用。坚持每二天一排查汇总制度,对获得的信息不再是简单地矛盾上交,而是进行分析,从维护群众的利益出发,提出解决的办法。同时加强法治宣传,接受群众法律咨询,并负有帮助困难群众、帮教重点人员的义务,通过真诚服务赢得群众信任。
“村长”尽责,变小事拖大为定期回访。各村将“抓早、抓快、抓小、抓好”融入到基层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一户一表,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每周召开一次由村主任主持,乡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村工作队、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参加的研判会议,对各组掌握的矛盾进行梳理汇总、研判评估,列出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问题,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已完成调解的矛盾纠纷保持关注,定期回访纠纷当事人,了解调处效果及双方当事人的思想状况,是否对调处结果兑现承诺,是否达到双方满意,防止矛盾纠纷反弹。
今年乡村实施“三长制”以来,祁门县排查矛盾纠纷530起,化解522起,调处成功率达98%。实现了百姓事“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2035年南京半日通达国内省会城市
市公路局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全力以赴打好抗冰保畅攻坚战
北京路社区召开“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工作部署会
“咱村的推销员”
水口街道姚村文化广场开展篮球公益训练营
祁门县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
北安落靠责任完善措施加大投入
新华社报道武汉治理“新衙门作风” 上半年329人被问责
我市基层医疗机构升级建设稳步推进
宁波平均每月净增市场主体7700户
明儿起空气中都是盛夏的味道 那是30℃的信号
百余名老人天元乐享饺子宴
暖心!惠东志愿者暴雨中用橡皮艇救助被困人员
全国名画家惠州文化交流座谈会近日召开 打造一流文化
市领导带队调研饶平县部分企业
市统计局积极开展“庆七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党日活动
网上逃犯到派出所要求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 结果被当场识破
市政协机关全体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
惠州五星志愿者将优先纳入公租房保障范围
无照装修公司坑人工商端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