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先烈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再踏征程


国内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继承和发扬杨殷烈士革命精神
12月12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杨殷烈士革命精神座谈会在市委党校香山堂举行,来自国内的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先烈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再踏征程的重大意义。
重温先烈历史传承精神财富
●李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原副主任、巡视员、研究员
李蓉认为,杨殷对于中共六大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于这段历史,社会需要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李蓉说,1928年召开的中共六大,被普遍认为是正确估计形势,认识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使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复兴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制定的六大路线以及中共十大政纲,都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础。杨殷当时作为中共六大大会主席团成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对中共六大召开作出了大量贡献。遗憾的是,由于杨殷牺牲较早,社会对这位党的早期领导人精神仍有待深挖。
对于中山举行继承和发扬杨殷烈士革命精神的座谈会,李蓉认为这是很好的一种缅怀形式。她说,要学习杨殷,就要学习和发扬他追求真理、救国救民、与时俱进、不懈奋斗的精神;要学习他服从党和人民需要,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意志;学习他面对困难挫折,不屈不挠,为党和人民事业勇于献身的情怀。
两个“七年”成就英雄模范
●华强: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2009年,杨殷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在华强看来,这位英雄模范的成就,与两个“七年”分不开。
第一个七年是 1911 年到1918年,杨殷在这七年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经历了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运动。这七年让杨殷看清了局势,清醒认识到了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的重要性。
第二个七年出现在1922年到1929年,这七年间杨殷从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成长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担任中央军事部部长,对后来的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都作出了非凡贡献。杨殷在展示了个人军事才能的同时,也真正实现了不忘初心的诺言,将宝贵生命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这个七年成就了他人生的高峰,让他成为了一个高尚的人,成为了一名当之无愧的英雄模范。
重视历史传承弘扬革命精神
●黄振位:广东省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广东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
黄振位认为,我们今天纪念革命先烈杨殷,学习杨殷的革命精神,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要举措,也是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
黄振位专门提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斯基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写的名著,里面有一句名言令他终生难忘:“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类服务。”杨殷在停止生存时,用他所参与开创的革命事业和革命精神依然为人类服务。杨殷追求真理、忧国忧民的精神,勇立潮头、敢于担当的精神,坚定信念、用于献身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并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广州起义的组织发动者之一——杨殷烈士诞辰125周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也是践行十九大的一个重要举措。建设文化中山今后还要坚定不移地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大力弘扬杨殷的革命精神。”
提高党内宣传纪念革命先烈
●李吉奎: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杨殷经历了从同盟会员到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且后又进入过中共高层,在李吉奎看来,有过这样经历的人屈指可数,应提高对杨殷党内重要性的宣传推广。
在李吉奎看来,杨殷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他在青年时代就参加了同盟会反清,冒着杀头风险从事革命,是难能可贵的。后期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事业奔走,以至被叛徒出卖入狱被害,整个过程当中,杨殷践行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诺言,体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李吉奎认为,中山要纪念杨殷这位革命先烈,应注重其教育当代的意义。在系统梳理杨殷真实史料、加强宣传的同时,还应思考如何把先烈们开创的事业进行下去,不辜负他们的初心,才是对先烈最好的纪念。
工作中存瑕疵但其功大于过
●邵雍: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广州起义是杨殷革命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邵雍专门研究了广州起义前后的杨殷。在邵雍看来,广州起义中杨殷虽有过,但功大于过。
邵雍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广州起义期间,杨殷做了多方面准备工作,这当中有记载的就有情报工作、地下交通、印发党刊、发动工运、联络农军、试制炸弹、营救干部、策划起义等,这些都为广州起义的发动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其中,杨殷在广州起义前后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人民肃清反革命委员,主要事项是建立革命秩序,严厉镇压反革命。不过在此期间,广州起义期间的肃反镇反数量并不大,据有关资料显示,起义前后死者100多人,更有扣押的200人,因起义失败来不及处理,都趁机逃脱了。
肃反是件人命关天的大事,不可不慎重。邵雍认为,尽管肃反工作中存在瑕疵,却不能掩盖杨殷在广州起义的巨大贡献,在广州起义中杨殷是功大于过的。
提炼杨殷精神提供精神动力
●张金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研究员
在座谈会上,张金超认为,要研究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首要是精准提炼“杨殷精神”。
张金超发现,在此前举办的各类学术会议上,“杨殷精神”的概念始终是笼统的。有专家曾提出,在杨殷身上展现出来追求真理、无私奉献、密切联系群众、勇于开拓的精神值得现代人学习的论调,在张金超看来是远远不够的,仍需要仔细推敲斟酌。
张金超表示,“杨殷精神”至少应该与时下的 “核心价值观 ”、“新广东人精神 ”、“新时期中山人精神”相观照,同时结合杨殷生平史略,召开专题学术会议,组织专家对之进行论证,以做到精确概括,也可为当下中山市的各项建设事业提供精神动力。
张品成说,《热血殷红》是前年应中山市委宣传部的邀请写的一本关于杨殷的传记。刚接到任务时,他感到写人物传记尤其是地方人物传记有点难,因为自己是写小说的,当时没有完全接受,提出先看看资料。
看完杨殷的资料后,张品成非常吃惊,他认为杨殷这个人的品德、人格魅力会感动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张品成长期研究红军,过去在很多红军学校、军工厂都会看到彭杨兵工厂、彭杨学校等相关命名。一度以为彭杨是一个地名,自从研究杨殷后,才知道彭杨是彭湃和杨殷两个人物的姓名合体。
他认为,国人对杨殷不太了解,自己有必要写出来。全书约18万字,张品成已写了一年,调研了很多地方。这次的杨殷座谈会是一个开始,期待以后中山好好宣传这些文化历史人物,引起全国人民的关注。
宣传杨殷事迹引发全国关注
●张品成:《热血殷红》作者、国家一级作家
先辈行为思想后人继承发扬
●崔淑敏:杨殷后人(外重孙女)
崔淑敏回忆了外太公杨殷对家里的影响,时至今日,杨殷的许多行为与思想,仍是家人共同遵守的规范。
崔淑敏回忆道,她还未上小学时,就常听奶奶讲杨殷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并将房屋田地及黄金首饰变卖全部献给党的故事。自己长大后,通过一些文献、参考资料了解到更多杨殷的事迹,包括他是广州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时常深入工人队伍,与他们交友谈心,从根本上唤醒了他们的革命觉悟,参与到起义行动中去。广州起义失败后,他受到党内批评及处分,但他并没有不满情绪,更没有因此失去对革命的信心。
杨殷的事迹至今影响着整个家族,让家族中的每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都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崔淑敏说,2000年,她刚上大学时,就向学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3年,正式成为预备党员,一直以来她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
先辈献出生命值得尊敬学习
●萧润君: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原馆长
在文博事业和故居纪念馆工作多年的萧润君,见证了杨殷故居的发展历程,熟知杨殷故居建设的细节。萧润君认为,没有杨殷精神在其后人身上的世代相传,也就难有今天保存的如此完好的杨殷故居供世人瞻仰。
萧润君说,杨殷故居位于中山市翠亨村,建于清代咸丰年间,是杨殷烈士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同时又是典型的岭南建筑。1989年6月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8月,杨殷烈士的亲属将该故居委托孙中山纪念馆管理,随后不久正式对外开放。后来为了更好地让杨殷故居得到保护,杨殷烈士女儿杨爱兰女士分文不取就将杨殷故居捐献给了中山市政府,甚至拒收了中山市政府依法补偿给她的房产。
萧润君说,他至今记得当时一位杨殷后人说的一句话:“先辈连生命都能献出去,我们后辈也就不会在乎一点房产了。”萧润君认为,这句话正好印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杨殷精神在其后人中世代相传,值得所有人尊敬和学习。
倾家荡产革命值得推崇学习
●莫岳云: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统战理论政策
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莫岳云认为,杨殷出身富豪,却倾家荡产参加革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心中装的不是个人名利和地位、荣辱和得失,装的是普罗大众的利益,始终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是我们纪念杨殷和学习杨殷革命精神的意义所在。
纪念杨殷烈士缅怀革命精神
●官丽珍: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调研员、研究员
官丽珍表示,杨殷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在纪念烈士的同时,更应缅怀其革命精神。
在官丽珍看来,杨殷是坚定党的信仰、牢记党的使命的先行者,直至他生命的最终时刻,他始终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找到中国的出路。杨殷还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依靠工农大众去开展工作。1923年,他在铁路系统推广组织“十人团”,为开展工运打下了基础,他还经常往返广州、香港两地,利用社会关系做通工会和工人工作,为后来大罢工提供了条件。在后来发动武装起义时,杨殷又是军事工作的带头人,他主动卖田资助起义,曾率领敢死队攻下敌人重要据点。
官丽珍认为,杨殷身上的这些精神,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当今时代的楷模,值得每一个人去缅怀和学习。
设杨殷纪念馆集中展示史料
●郭昉凌: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办公室主任
郭昉凌说自己是杨殷迷,从事党史工作以来,第一个令她感动的人物就是杨殷。杨殷是目前中山地区最高的中共领导人,在工作中,郭昉凌常接触到杨殷后人,很早就以杨殷为题材,立项写了《杨殷传》。
今年以来,中山市领导越来越重视杨殷烈士,并把杨殷故居常态性开放。12月11日,杨殷展览首次走进广州起义纪念馆,有部分珍贵史料如杨殷烈士开拓情报保卫工作的传奇经历是首次披露。
郭昉凌建议,中山应设立杨殷纪念馆,把杨殷的资料集中展示,是一个值得努力的事情。
上海中山联手加强互动交流
●徐明:上海中国四大纪念馆馆长
徐明主要阐述了杨殷与上海交集的三个时间点,他认为这三个点某种意义上代表着杨殷在上海的革命轨迹。
1925年1月,杨殷作为广东代表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共四大;1928年中共六大结束后,他到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1929年8月份,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并被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徐明认为,这三个时间点恰恰印证了上海、广东革命根据地的联系。可见上海和中山两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徐明建议通过杨殷烈士精神传承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上海和中山两地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加强孙中山先生、杨殷烈士的研究等。
与中山同努力推动杨殷研究
●李振武: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孙中山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李振武讲述了杨殷对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贡献。他指出,杨殷在领导广州石井兵工厂工人罢工、发展广东地区的工会组织、领导铁路工人斗争、声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工人罢工等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的工人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殷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的领袖之一,这个定位非常精准。李振武认为,随着相关资料的发现及新的研究方法的推出,对杨殷的研究会有很多新成果出现,广东省社科院作为一个专职研究广东历史的机构,有责任有义务在杨殷的研究中发挥作用,希望以后能与中山市相关部门共同合作,推动杨殷的研究进一步发展。

2018石鼓片工作座谈会召开 共谋发展大计
浒墅关大码头开建 还原运河畔苏州北大门昔日风采
德胜小学有一个学生、家长都喜爱的“陈妈妈”
患病养路工30年走坏100双鞋十大“感动渝北人物”个个正能量
游戏障碍诊断进临床有待时日
传承先烈革命精神不忘初心再踏征程
温职院作品问鼎德国最高设计奖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环境保护工作
白天走村入户夜晚暗访 泰顺纪委“白+黑”护航防汛减灾
台湾中华青企协来鸡考察
操作不当三轮车掉田里路遇民警来帮忙暖人心
河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基层巡演团”走进扶沟县
3岁走失被拐!男子24年后与亲生父母重逢
中暑也能出人命?远离中暑,你得学会这么做!
二O一七年度脱贫成效海南省交叉考核组对我市进行考核
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四次常委会议
我市全面部署海洋督察整改工作
曹妃甸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启用
市城乡规划局开展“唱国歌、宣誓词、讲党课、拾初心、履使命”活动喜迎建党97周年
永定区供电公司:筑牢“防火网” 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