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一工程”巡礼之推进篇
本报记者 金晓明 刘勇 李海龙 王甲卓 林建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个好的政策,一张好的蓝图,只有坚定发展目标、上下勠力同心、汇聚磅礴力量、踏实苦干实干,才能变成美好现实,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如今,遍布朝阳大地的“五个一工程”,用鲜活生动的实践充分证明,市委提出的“五个一”发展思路,完全符合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完全符合朝阳实际。“五个一工程”不仅让朝阳找准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方向和路径,也成为朝阳对外开放的主平台、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的主力军、干部解放思想的主阵地、培养选拔干部的主战场。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在全市推进“五个一”的伟大实践中,全市上下思想解放、步调一致,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工作韧劲,汇聚起推动朝阳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以坚实项目成果推进朝阳振兴发展,以必胜的信心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以项目为中心和重心
众志成城推进“五个一工程”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是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推动振兴发展的行动指南。
在加快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中,全市坚决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三个推进”,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突破辽西北和县域经济三年计划,牢牢抓住项目这个中心和重心, 全力推进朝阳振兴发展。
开弓没有回头箭。市委多次强调,“五个一工程”是培育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关键举措,是朝阳经济转型崛起的龙头,是朝阳当前乃至“十三五”发展的重点任务,各地必须全力抓好“五个一工程”建设,这是朝阳扩大对外开放、破解发展困局的最大动作。目前,“五个一”平台集聚了全市80%以上项目和75%的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成为朝阳振兴的龙头和发动机,成为集聚项目、集聚产业的主阵地。
一勤天下无难事,行百里者半九十。为把市委规划的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全市上下思想一致、步调一致,集中精力,攻坚克难,时下虽然进入寒冬,但在以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为重点的“五个一”建设现场,依然建设得热火朝天、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喜人景象。据了解,去年是3年来“五个一工程”建设变化最大、亮点最多的一年,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坚定不移抓基础设施、抓投入、抓要素保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想办法、出新招、敢担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五个一”平台,如今,“五个一”平台已经呈现出勃勃生机,朝阳振兴驶入发展快车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推进工业开发区的伟大实践中,全市各地、各部门在开发区建设的关键节点,注重因地制宜、强化创新意识,让“五个一”平台创新活力迸发,让火热建设场面更显大气磅礴。
——北票经济开发区在产城融合、多区合一方面,大胆创新,如今宏大规划正在开发区得到生动体现。修通的滨河西路和冠宝大道,实现了产城深度融合。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体现了集聚效应,实现了资源整合、要素集聚、集约发展、互相促进,也实现了联动发展、相互促动,更改变了各自为战的局面,真正体现了大手笔、大气魄。新规划的3平方公里扶贫工业产业园区,将全部建设高标准厂房,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北票市用开发区建设中形成的“北票速度”,领跑全市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建设。
——建平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气势、格局大。把农产品加工园区、新市镇调整到富山街道,以县城为核心,围绕城区布局产业,形成了产业拉动城市、城市保障产业发展的大格局,实现真正的产城融合,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使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到90平方公里。投资30亿元启动建设的40公里开发区大道,实现“五个一”平台与主城区连成一片。当年建成60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围绕家居和新型建材两大主导产业启动建设两个10平方公里的产业园,让建平经济开发区呈现出产业汇聚、活力四射的喜人局面。
——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工作思路清晰,产业上规模、创新增活力。柳城开发区与东北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研究院,研发新产品,(下转第二版)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大发展活力、科技活力。尤其是东北大学矿冶研究院项目,建设速度快、模式新、见效快,开创了矿冶科研与矿产品加工产业结合的新模式,成为园区、企业与大学合作的新典范。
——喀左经济开发区从被动招商到主动选商,成功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4个外资项目,实现外资企业零的突破。规划建设标房80万平方米,开工55万平方米,其中辽宁小平企业自建标房30万平方米,并与政府一起开展招商,这是全市标房建设和招商模式的一大创新。高新技术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以飞马集团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实现规模扩张、产销两旺。
——凌源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阀门、新型复合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开展全产业链招商,紧盯浙江和天津两个重点区域,一抓到底,成功引进28户台州阀门企业、引进5户天津阀门企业、引进秦皇岛方圆玻璃为龙头的5户全产业链新型复合材料企业。规划建设标房140万平方米,开工71万平方米,建成4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4家。
——朝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最突出特点,就是实现一批老企业成功对外合资合作,成功退城进园,重机异地新建、重型整体搬迁项目进展顺利,即将投产,成效明显。在北京招商会上,与北京铜牛集团签约15万平方米服装加工项目,将建设6层标房,新增3000人就业,进一步壮大服装扶贫工厂规模。
——朝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与前两年比,有了较大变化。盘活原河东无绳电话厂区,引进镇江天洋集团年产2.5万台新能源汽车项目。注重科技创新引领,围绕主导产业,新组建金属新材料和航空航天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争创省级人才综合改革示范区。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全市7个工业经济开发区取得突飞猛进的同时,全市各地在其他园(景)区建设方面,也积极发力,取得可喜成绩。
——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走在全省最前列,已经成为项目集聚效果最好、基础设施最完善、承载能力最强的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园区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就是对园区发展的充分肯定。
——旅游景区稳步推进,江西日上集团投资3.6亿元的北票大黑山景区投入运营,并晋升国家4a级景区,是全市旅游景区中合资合作最早、建设速度最快、建设质量最高、推进效果最好,对全市旅游景区建设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最强的项目。龙城区鸟化石公园与华录集团成功合作,建设投资力度大,已经初显效果。凌源热水汤和喀左浴龙谷景区合作项目也取得积极进展。
——服务业集聚区正在生成,凌源工业、农业、小商品三个物流园项目定位准确,建设效果好。喀左围绕紫砂产业发展电商,建成前店后厂一条街集聚区。
——新市镇建设强力推进,北票、建平、朝阳县新市镇建设紧密集合产城融合,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调整后新确定的凌源市万元店镇、建平县富山街道也加快推进,呈现后来居上态势。
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五个一”平台实现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县(市)区的攻坚克难,也离不开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
——在要素保障方面,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局、朝阳供电公司、朝阳银行等金融机构等市直部门,全力支持“五个一”园景区建设,鼎力支持和完善“五个一”平台的基础设施功能,为加快产业集群和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招商引资方面,市工信委、农委、旅发委、商务局、住建委等“五个一”综合管理部门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很好地发挥了引领作用。他们不仅协调有力,指导有方,还积极跑出去招商。工信委还主动承担“多规合一”改革的规划、指导、统筹、推进职责。市经合局、国资委、环保局等部门也积极为“五个一”园景区引项目。
——在向上争取资金方面,市直有关部门积极为“五个一”园景区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其中,发改委5.8亿、科技局1.68亿、农委1.3亿、水务局1.1亿、财政局8000万、工信委5000万。环保、住建、商务等部门也做出积极努力。值得一提的是,发改委向上争取31个项目,比去年多19个,总额比去年增加4.2亿,增长76%;科技局今年申报项目数和争取资金额度均列全省第一。
抢抓千载难逢历史性机遇
实现京津冀和南方地区产业招商重大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这对朝阳来讲,尤为重要,现在, 全市把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和重心,抢抓京津冀和南方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大抓项目、狠抓项目,用项目、用增量推动朝阳发展,切实形成了“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新局面。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前,朝阳已成为京津冀产业向外转移的关注地区,正在建设的京沈高铁,拉近了朝阳与京津冀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距离,为朝阳更加充分地发挥四大文化资源优势、土地空间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广泛吸引外部资金,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特别是京津冀和南方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千载难逢,稍纵即逝,各地、各部门牢牢抓住这一有利契机,积极举办大型招商会、派驻专职招商人员驻点京津冀和南方地区,成功引进一批世界500强、行业100强和国内外知名大企业。
实践告诉我们,朝阳要发展,必须靠开放、靠项目、靠增量。对外开放是解决朝阳问题的关键所在,要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就必须紧紧盯住京津冀和南方地区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只有把实体经济、民营经济抓上去,“五个一工程”建设作用才能凸显,各园区产业集群才能做大做强、活力迸发。
在具体招商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蹇彪带头走出去抓招商,仅今年就到京津冀和南方地区招商7次,推动重点项目400多个。各地也派出精兵强将,实施专业招商、科学招商、以商招商,特别是县区“一把手”“走出去”,亲自盯、亲自谈、亲自解决问题,不断扩大招商成果。在围绕重点产业抓招商同时,各地不断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满足项目落地开工需求。如今,标准化厂房已经成为朝阳产业集群建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突破口,成为全省项目建设的亮点。
——抓住重点,盯住关键。目前,各地已经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北票重点培育汽摩配、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凌源重点培育汽车及零部件、阀门、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朝阳县重点培育汽车零部件、电梯产业集群。建平重点培育家居、保温材料产业集群。喀左县重点培育装备制造、陶瓷(紫陶)深加工产业集群。双塔区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包装印刷产业集群。龙城区重点培育包装新材料、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蹄疾而步稳”。市委反复强调,抓好“五个一”平台建设,关键在于抓住重点、盯住关键,重点突破、打开局面。为此,市委、市政府和各县(市)区、园(景)区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作为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牢牢把握住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标房建设、融资、体制机制、营商环境等关键问题,不断研究招法加以突破解决,快速推进了园景区建设。特别是围绕京津冀和南方地区产业转移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围绕各自产业集群,注重引入大项目、好项目,带动更多配套项目入驻,形成完整产业链,实现产业招商项目重大突破。在投产企业中,北票华兴万达、龙城伍兴歧黑猫炭黑等企业,产能数十倍提高,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球行业之最,走出一条域内企业通过园区平台实现合资合作的新路子。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当前,各地招商思路已经非常清晰,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已经非常明确,各县区紧紧围绕自己的产业定位,抓住重点产业项目,抓住招商引资重点区域,一抓到底、紧盯不放,在各自产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的基础上,集中抓、重点抓,着力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力争形成自己的核心项目、龙头企业,力争早日建成实力雄厚的产业集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五个一”是朝阳最大的改革工程,也是最大的思想解放工程。在园区建设中,广大干部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在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创新、争取上级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五个一”平台很好地提升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五个一”平台已经成为解放思想的主阵地,锻炼、选拔干部的主战场。全市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严格按照“四靠”“四让”要求,把忠诚、实干、担当、廉洁、口碑好的人选出来、用起来。3年来,园区先后配备124人次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提拔、重用或交流园景区干部52人次。
——一张蓝图干到底,众人划桨开大船。朝阳要发展,关键要有好项目、好企业,否则就是一句空话。为狠抓项目建设,市委明确提出,无论项目投资体量有多大、税收有多高,只要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坚决不要。各地、各部门坚持用绿色发展理念和市场化融资手段推进“五个一工程”建设,把主要精力放在项目上,把各种资源投到项目上,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特别是市委书记蹇彪等主要市领导和各县区党政一把手、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盯紧园区、盯紧项目,强化调度、强化督查、强力推进,推动各地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市委决定把2018年继续作为项目年,这为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当前,“五个一工程”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发展重点。一切工作都在围绕“五个一”开展,一切要素都向“五个一”集聚,一切改革创新都在围绕“五个一”进行。全市上下一心一意、一个方向、一个步调狠抓“五个一”平台建设。各级干部的工作招法越来越多,招商方式越来越灵活,一批投资大、牵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陆续入驻“五个一”园(景)区。为抢抓京津冀和南方地区产业转移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各地、各部门牢固树立机遇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围绕重点产业,主攻京津冀和南方重点地区,采取上门招商、定点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等各种途径,坚持大小企业一起引,大小项目一起抓,不断推进生产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各地初步形成的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每个县区、每个园区的重点产业旗帜更加特色鲜明。
狠抓体制机制创新
用一流营商环境汇聚振兴发展磅礴力量
朝阳发展滞后,归根结底是体制机制问题,是营商环境建设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解决这些问题,让朝阳充满动力和活力。
目前,全市通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市营商环境日益向好,诚信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明显转变,一切利好因素正在感动投资者、吸引投资者。
——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朝阳“五个一”发展实践证明,体制机制是动力,体制机制直接决定项目的落地速度、建设速度,通过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实行“四个一”封闭运行和独立审批,精简审批事项及前置要件,审批时限缩短了80%以上。一系列试点工作表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带来了审批效率明显提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赢得了入园企业一致好评,已经成为朝阳招商引资一张靓丽名片,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
狠抓“放管服”改革,对照先进地区经验,找准问题、解决问题,该放的权力放到底,能压缩的审批时限压到最短,切实增强企业的获得感;狠抓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放宽准入门槛,加大力度推动“小升规”“个转企”“大做强”,激活民间投资潜力,推动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狠抓营商环境建设,强力整治政府不讲诚信、办事推诿扯皮乱收费等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中梗阻”问题,严肃查处、通报曝光。
——大力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以7个开发区为重点,深入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力争年底前建立形成“一个战略、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个流程审批、一套机制”的工作模式。大力推进“大部门制”“扁平化”等机制创新,加快建立“管委会+公司”运营机制。进一步优化机构和薪酬分配,充分释放园区发展活力和动力。
——大力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坚决落实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活;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重点在推动凌钢集团、朝阳银行与浙江新湖集团合作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向国有企业放权,让企业放手发展,重点抓好市城发、水务、文旅和国恒、农垦公司运营,加快提高65家县区国有公司融资开发建设能力
——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牢固树立先生活、后生产、有效保民生的理念,充分保障工资收入、养老金发放等重点民生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改革完善县乡财政体制,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增强乡镇自我发展、自我保障能力。
——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大力整合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切实减轻财政负担、改变忙闲不均状况, 进一步压减市直事业单位数量。
——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当前,人才留不住、引不进来,是制约朝阳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一实际,全市积极用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全力解决这一问题。加大力度、舍得投入,提高政策的含金量、操作性,打出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组合拳”;狠抓招才引智,各地立足发展实际和产业定位,在引进项目的同时,大力引进基础研究、产业发展、资本运作的领军人才,引进懂经营、善管理的经济管理人才,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强化考核,把引进多少人才、引进多少创新创业团队,作为评价各县区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
蓝图已经绘就,振兴正当其时。“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面对“五个一”平台展现出的光明前景,全市上下要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话作为鞭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用“五个一”平台汇聚起的磅礴力量,推进朝阳振兴发展,让宏伟蓝图早日变成美好现实,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市政府经贸代表团赴温州佛山泉州开展经贸交流活动并分别与三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龙文团区委举办“青年大学习”主题团日活动
龙海程溪:积极推进河道生态整治工作
两河镇|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图)
“云雀”靠近今天开始高温要缓一缓
汇聚磅礴力量 推进振兴发展
常英敏副市长巡查汤河治理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
零陵区纪委、区教育局深入学校开展违规征订教辅资料等专项整治工作
江城区:石头岗百岁老人安度晚年
2018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在溧阳曹山开战
半个月内5场全国全省会议连续在温召开
海棠区2018年资金投入向民生“倾斜”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来我市调研指导工作时要求
市民之家国土资源窗口服务“再提速”
港闸区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 打造民族团结和谐示范区
市旅游局:方城县召开状元川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
市规划局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热心助力高考
-- 市规划局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热心助力高考
市政府举办集体学法专题培训会
新婚3个月后丈夫失联 十堰新娘寻夫6年未果诉讼离婚
省人社厅厅长肖菊华到咸丰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