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戏《陈仲子》由著名编剧王仁杰创作,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主任曾静萍担任导演,并饰演主要角色。
泉州网10月21日讯 (记者陈智勇 通讯员元味 文/图)昨晚,梨园戏《陈仲子》在泉州梨园古典剧院演出,该剧是泉州市第33届戏剧会演重要剧目之一。
据悉,梨园戏《陈仲子》由著名编剧王仁杰创作,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主任曾静萍担任导演,并饰演主要角色。
梨园戏《陈仲子》剧照
“近段时间来我满脑子都是陈仲子。”演出前夕,陈仲子的饰演者、平日寡言内敛的林苍晓老师如是说,近段时间来,他几乎每天都开着排练的录音录像,让自己浸入人物的世界。
这个让泉州梨园戏生角“头牌”如此折磨的陈仲子究竟何许人也?历史上陈仲子实有其人,按通常说法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隐士。剧中,陈仲子不愿与俗世合流而辟兄别母,只因其认为吃住都是得自兄长的俸禄,而俸禄是取自民脂民膏;他把自己在大旱天里好不容易汲满的一坛水全部分给相邻并绝食三日,只因是自己“捷足先登,抢先一步”,而他认为“人世间争名夺利,全在那捷足先登”;他拒绝了楚国拜相的请求,只因认为自己隐居一隅,“实指望埋名晦迹,不意竟成了沽名钓誉之捷径”;他归家探母误食他人奉承当大官的兄长的肥鹅,不惜呕清肠胃,只因认为“受馈不义,食之伤廉”。陈仲子与孟子为同时代人,孟子称他为齐之巨擘。
王仁杰自述本剧是“关于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他在《读旧稿〈陈仲子〉(七绝四首)》里有这么一句:“叹息相逢皆乱世,依然身后悖时宜。”著名戏剧界人士王评章曾这样评价:“陈仲子作为一种精神范式,表达着的是精神理想而不是实践理想。它的意义不在于自身的普遍、完整实现,而在于永远彰显人类、历史、时代的非完整性。种族必须有这种超越精神的智慧和牵引,才能自我挽救、自我提升。”
责任编辑:
B353路公交自建乘客微信群 不让一名学生掉车
涟源市开展2018年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
全市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点评调度会召开
我市“半拉子”工程项目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周例会召开
丁亚琳出席中国“双创”大赛湖北赛区半决赛相关活动
梨园戏《陈仲子》参加泉州市第33届戏剧会演
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食品检验”A包公开招标中标公告
国际头脑奥林匹克竞赛 育才小学再次夺魁
小微水体也有河长 鼓楼"三大战役、五项整治"全启动
她,点燃乡村振兴希望
惊蛰春雷响 贵州大部分区域气温有所下降
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来冷水江市督察环保整改情况
“江门经验”江门—崇左扶贫协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东莞楼市“金九”开局平平 新增住宅供应量同比去年明显减少
我市24所公立医院完成综合改革
大型话剧 《脊梁》在太和上演
青川县“四向发力”精准施策引项目
房县将全面启动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工作
我市组织收看全省道路交通和消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 天津滨海新区交出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