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蚊虫密度较往年有所降低


    本报讯 梅雨台风过后,居民小区内瓶罐积水较多,容易孳生蚊虫,蚊虫密度的增大可能导致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出现。因此,防蚊灭蚊、避免蚊虫叮咬也就成为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为预测登革热疫情发生风险,日前,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来到南湖区建设街道洲东湾小区开展登革热传播媒介密度监测。    “这类背阴的积水特别容易孳生蚊虫。”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副科长亓云鹏一边在积水中采集蚊虫幼虫,一边告诉记者,“从幼虫的特征看,这些都是四龄幼虫,再过四五天,它们就都能变成成蚊了,具体是什么种类还要带回实验室才能确定。”据介绍,在这一处不到4升的积水中,就有将近80条幼虫。在该小区,工作人员还发现了几只叠放的废旧轮胎,“这些轮胎中的积水很难排除,下雨轮胎内就会有积水,如果没法立刻处理,我们会给轮胎打洞,防止长时间积水。”亓云鹏说。
    据了解,每年5到11月,都是我市蚊子较活跃的时期。今年4月开始,全市各疾控中心每月都对辖区内的2个固定监测点和2个流动监测点进行密度监测,监测点大多选在流动人口多,人居环境较差的城乡结合部。经过几个月的监测发现,嘉兴蚊虫密度较往年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在此次监测中我们发现小区中盆栽较多,种植水生植物所用的水和花盆周围的积水都容易导致蚊虫孳生,建议每三天就将水更换一次”。亓云鹏告诉记者:“这些防治工作除了各责任主体单位要抓好落实,日常生活中,居民个人的防治意识的加强也非常关键,平时随手散落在小区内的垃圾,特别是能形成积水的容器;很多市民喜欢种花养草的,不及时更换水都极易孳生蚊子。”
    记者了解到,白纹伊蚊是嘉兴全市传播登革热唯一的媒介,主要孳生在各种人工和植物容器积水中,如室内外积水缸罐、水培植物容器、竹林中的竹筒、树洞、废旧轮胎等。多在户外侵袭人体,其活动高峰在上午6至9点,次高峰在下午4至5点。此外,小区植物周围存在许多背阴处,因此在中午2点左右白纹伊蚊活动也较为活跃。
    市疾控中心提醒,我市气温逐渐增高,再加上前几日的梅雨台风带来降水,要做好伊蚊防护。此外,市民外出旅游,特别是到东南亚、南美等登革热疫区旅游要做好个人防护,谨防蚊虫叮咬,一旦归国后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疹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

社区版《奋斗》全程武汉取景 《新万家灯火》明晚首播
比高铁还便宜!5月机票大跳水,飞国外低至320元!
肇庆打造“一日穿越千年”文旅路线好看好玩全体验红色基因代代传
市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盛茂林主持并讲话
硚口环卫"第一铲"袁云洲:开垃圾车十多年从没出事故
嘉兴蚊虫密度较往年有所降低
陈红日邹菊芳调研计生协会工作
暑期安全不“放假” 消防隐患大排查
省运会赛事全部结束 德阳卫冕男足甲组冠军
宿州市查办首起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
马边召开全县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市政协庆祝建党97周年
潍坊海关持续深化改革“减证便民”
宝鸡:宏文路道路排水改造工程进入尾声 周边居民送锦旗感谢
三部委联合发布管理办法 强化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变动行为
昆明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2018年度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公告
市运管处重拳整治城区出租车客运市场
我市强化消费安全执法“刚力”
“爱心”冬衣情暖山村小学
中云街道探索“微”模式 便民服务更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