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传承》第二季《绝技》播出,有乐清首饰龙的故事


4月21日,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第二季第二集《绝技》,用五个故事讲述那些隐藏在山川湖海中,带着祖先劳动生产智慧的绝妙技能。
  在浙江温州北白象镇,“乐清首饰龙”栩栩如生,祖辈传下来的造龙船的技艺,在林顺奎手中创新延续,一年的心血只为年初祈福时刻付之一炬,凝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心愿。
  乐清首饰龙制作技艺的产生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复杂,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技法于一体,在制作过程中,几种不同的技法交叉进行,是一种综合行传统手工技艺的展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乐清首饰龙因其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和极强的观赏性,一直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每年元宵节前后,乐清各地都会举行盛大的首饰龙游行活动,人们期望首饰龙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乐清首饰龙”传承人林顺奎是乐清首饰龙的第五代传人,为了传承和发展乐清首饰龙灯制作技艺,林顺奎特地设立了首饰龙灯艺术工作室。
北白象镇东才头村的林顺奎家,有一条长5米,高3.5米,宽2.3米,龙头3层,龙身4层,龙尾5层的首饰龙。这条首饰龙上有60个楼阁、亭台,浓缩了《三国演义》中的牛头山、擒孟获,《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等情景,还有上百个形态各异、从事各行各业的古今人物,以及农耕时代的磨粉、打稻、水车、放牛等36个行当的生活场景。通上电,每个场景的人物都会动起来,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是逼真。
  在云南巧家县,小碗红糖的熬制是他们的独门绝技,火候的拿捏多一分味道焦苦、少一分无法成型,巧家人苦练熬糖绝技,最终换来含在嘴中的无尽甘甜。
  在寒冷的大兴安岭脚下,鄂温克人延续祖传驯鹿技艺,冒着生命危险寻鹿。他们从茫茫山间一草一木的痕迹判断鹿的行踪,他们用智慧呈现出“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美好景象。
  在贵州的大山深处,红苗人身怀古老绝技:上刀山、下火海、滚油锅、吃香火……曾经是祖先震慑外族的法宝,如今是麻山人年复一年庆典的压轴。
  在溱湖渔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渔民正在为捕捉溱湖簖蟹布下绝无仅有的“天罗地网”,巧妙的渔具渔法筛选出最肥硕的簖蟹,延续着“不竭泽而渔”的智慧。
  这些绝技之精妙,甚至于常人无法想象。这些身怀绝技的人,几乎穷尽一生的时间不断重复练习,直至极致。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或许做着平凡的工作、或许只坚守了一件事情,但在展现绝技的那一刻,他心中有火、眼中有光。那种光芒正是可以照亮这个时代的“匠人精神”:沉下心,将一件事情反复打磨到极致。
  正如第二集片尾语所说:世间万般绝技的秘密,无非一心不二的道理,绝技之奇不过是镜花水月,超越平凡才是众望所归。祖先留给我们的绝技并不是从天而降的神来之笔,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异禀,而是在艰苦漫长的生存与劳动中累积的经验,日复一日雕琢换来超越平凡。这些绝技传承至今,是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而祖先留下的这些智慧,不论是乐清龙船的精妙、鄂伦春人对鹿的熟知、红苗人表演“麻山绝技”的勇敢、溱湖簖蟹技艺的智慧还是小碗红糖的甘甜,都不是炫技般的存在,而是古老的中华民族始终不曾放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万般绝技的出发与归宿,无非就是将日子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温州非遗

鸡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树立“融转服”工作导向深入开展“春雷行动”的通知融转服 春雷行动
我市召开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调度会议
身边好人孔燕婷她用心呵护每一位残障学生
坚守精神高地 传承红色基因
因车辆问题发生口角 雇主将员工殴打致死
央视《传承》第二季《绝技》播出,有乐清首饰龙的故事
石墨烯产业园落户龙游
临沂2017建筑工程质量"沂蒙杯"奖名单出炉
宜宾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
无为!无畏!
市体育局:市体育局开展2018年全市滑雪项目专项检查
文明交通 志愿服务
湖北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校可自主设置本专科专业
爱辉区提升“两新”组织党建水平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
痛心!两岁婴儿患艾滋,可能是在医院感染
【寻人后续】普陀走失男子已被找到
市三医院:志愿服务引领文明新风尚
洪梅:部署动员做好2018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暨东莞慈善日”活动
"回家"2017大型公益救助盛典举行 26名走失人员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