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在我市有多火?近日,我市举办了“廉洁从家出发”第一期大讲堂;市国税部门举办“吾晒吾家风”活动,山阳区塔南路小学的暑假作业中有一项就和家风、家训有关……
家风家训,是每一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你知道吗?我市自古就重视家风、家训、家教,在怀川大地上,不少名门望族都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家风家训。从几年前开始,市史志办已在全市搜集好家风、好家训,不少好的家风、家训已入选2016年出版的《河南家训家规》这本书。这些从中华文化根系深处产生的家族精神基因,在代代传承中充分起到了成风化人的作用,成为值得代代传承的宝贵财富。
家风家训影响深远
焦作这片土地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代代人勇于改造自然,严于修身养性,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重视家庭,注重家风,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相信很多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市史志办工作人员说,历史大浪淘沙,在怀川大地上留下了不少优秀的家训家规,它们不但深刻影响着这些家族的成员,还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得到精神上的营养,泽被后世,像中站区李封村许氏家训、博爱县三栗庄娄氏家规、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训、博爱县清化二街杜氏家训、孟州韩氏家训、温县夏庄岳氏家训……这些家族的先辈把自己一生的精神财富和为人处世的经验凝于笔端,用精练的文字概括出的家风、家训、家规让人读后如闻其声。
“尊先祖孝父母潜严教子,谐乡邻济危贫弘扬祖风。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文武不可无功。”在博爱县孝敬镇唐村,李氏家族十世祖李元善在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所撰的家训诗联至今仍铭刻在家庭成员的心里,成为他们做人做事的标准。
“坐应正,立要直,不屈,不挠,为国,为民,为家。养天地,只争气。法古今,只完人。”小到生活细节,大到做人原则、家国为先的观念,博爱县清化二街杜氏家训用精练的语言给家庭成员定出了具体规范,可学,可效。
“贵贱贫富,普同一等,至亲之想,一心赴往。”对博爱县许良镇三栗庄娄氏家族这个曾出过明末名医娄阿巢的家族来说,家规内容无疑与其先祖曾悬壶济世有密切关系,更值得我们敬佩。
家教故事发人深思
和家训家规相比,家教故事更富于感染力,更具有春风化雨的力量。
博爱县史志办负责人李永军、尹德臣说,在三栗庄,娄阿巢的家教故事至今还被广为传颂,他当年舍药救穷人的故事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尹德臣说,他就是在搜集有关资料时,听到了娄阿巢的故事。
明朝天启年间,郑王的母亲得了病,在京城医治无效。郑王听说娄阿巢专治妇科疾病,就请他为自己的母亲治病。经过娄阿巢的精心治疗,郑王的母亲果然痊愈。郑王感其恩,欲重谢。然而,金银娄阿巢不要,官职娄阿巢不受。“我乃乡间郎中,想在山上搞一块土地种药材,为民治病。”娄阿巢说。郑王就划了一块土地给娄阿巢。娄阿巢用收获的药材做成药品,免费为穷人治病,誉满杏林。
让尹德臣感动的,还有杜氏家族的家教故事。
杜氏家族的杜严是清末翰林,又是知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曾协助创办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河南大学前身)。“‘一’字压江南”的故事,就生动地说明了杜严的高尚情操。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杜严赴京赶考。有一天,他去某客栈看望同榜的河南举子王抟沙。有一名江南才子恃才傲物,在客栈悬赏50两银子征集下联。江南才子挥毫写出上联:松竹梅。杜严略加思考,提笔写下“一”字,力透纸背。江南才子问:“年兄何意?”杜严从容答道:“你的上联是‘松竹梅岁寒三友’,我的下联是‘桃李杏春风一家’。”江南才子听后拱手拜服,杜严“‘一’字压江南”的故事也在京城传开。
新时代新家风走红
对很多人来说,学习家训家规就是接受心灵洗礼的过程,是跨越时空的寻根之旅。随着时代的发展,家训家规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涤荡,完成了自我更新与进化,焕发出新的光芒,显示出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力。可喜的是,更多市民认识到了家训家规的重要作用,在吸收、借鉴著名家族家训家规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总结出了用于规范家庭成员言行的家训家规,使得自己的家庭繁荣兴旺、人才频出。
去年,山阳区文体局等部门曾主办过一场家风家训书法绘画展,不少书画爱好者书写的就是自己的家训,内容多是好学、上进、正直、宽容等。一位80多岁的老人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成自己的家训,每到春节,还让小辈们背诵家训,并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走进市新华书店,《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书总是摆在显眼的地方。读者吕思芳说,这几天,她正在读《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是一位“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他有五字箴言:诚、敬、谨、静、恒,给人们带来很多启示。
新时代、新家风。个性化家风越来越多,比如:市民姚先生家的家风是“早起、运动、读书、诚实”,有了这样的家风,全家人养成了有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市民杜先生家的家风是“清白、踏实、感恩”,有了这样家风,全家人都积极上进,有了奋斗的目标,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家风恒久远,代代永流传。市史志办工作人员说,他们目前还在搜集、挖掘、整理焦作的家风家训和家教故事,为焦作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鸣笛抓拍启用两月 城市按下“静音键”
德安县国土资源局学习贯彻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第一批干制冬虫夏草到货了 曾经去过玉树的本报记者还原虫草挖掘过程
旺苍县三举措培育中药材产业
泸州:坚决遏制"四风" 确保廉洁过节
家风恒久远 代代永流传——怀川大地上那些影响深远的家训家规
市经信委参加2017中德企业技术合作交流会
前三季度我市 GDP 增速居全省第五位
省市联动扩大有效投资7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松阳多部门联动促企业年检“零次跑”
河南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出台三年行动方案
加强综合防控提高人口素质
洪江区签约年产6万吨氧化铁颜料项目
1.8亿元打造西宁活力新地标
蚌埠市2018年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圆满顺利结束
通道:驻通部队爱心助学进侗乡
市政府召开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调度会
廉江市车板镇开展预防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演练 心系群众安危,提高抢险救灾能力
[武侯区]武侯区组织区卫计局开展义诊活动
跟踪疑似装载危废品货车江都部分物资回收业有"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