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盂县藏山吊桥旅游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
图为正在修建完善中的平定县红岩岭旅游项目。
图为郊区旧街乡南沟村红色纪念地道项目。 图片由市旅发委提供
发展壮大旅游业是我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和突破口。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三大旅游板块以来,我市旅游产业以国家太行山一号公路(阳泉段)为旅游发展轴,以发展娘子关、大汖温泉两个旅游龙头景区为核心,着力推进太行板块主体区、长城板块关联区的建设,打造“中共创建第一城”城市旅游经济圈,深入推进文旅村镇、乡村旅游点、康养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文旅深度融合的转型发展新格局。
10月13日,全市旅游工作座谈会召开。国内旅游业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就贯彻全省旅游发展大会精神,促进我市旅游业发展出谋划策、会诊把脉。会上,通报了我市旅游工作总体情况。1~9月,全市14家重点景区旅游接待257万人次,旅游收入6984.96万元。其中,大汖温泉旅游接待8.87万人次,旅游收入1787.94万元;娘子关旅游接待40.5万人次,旅游收入1618万元;藏山景区旅游接待25.32万人次,旅游收入1250.5万元;桃林沟景区旅游接待78万人次,旅游收入1258.2万元;奕丰生态园旅游接待25.94万人次,旅游收入677.45万元;固关景区旅游接待13.52万人次,旅游收入139.3万元。国庆黄金周期间,我市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24.98万人次,同比增长12.8%,实现门票收入1406.5万元,同比增长97.13%。
稳步推进三大板块
今年2月,我市成立了“阳泉市太行、长城旅游板块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太行长城旅游板块项目库。太行山一号国家观光旅游公路阳泉段2018年总开工里程为85公里,工程总造价为8.96亿元,计划完工里程为51公里,当年完成4.54亿元。截至目前,开工72公里,完工42公里,已完成投资9500万元。同时,启动了《阳泉市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编制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药林寺、大汖温泉等康养项目建设,打造“夏养阳泉”康养品牌,加快建设一批康养小镇、康养产业园、康养度假区,努力构建阳泉大康养格局。
1~9月,全市34个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9331亿元,开工率100%。其中,盂县完成投资2.788亿元;平定县完成投资4.16亿元;郊区完成投资9337万元;城区完成投资184万元;矿区完成投资8210万元。其中27个太行板块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5536亿元。
在招商方面,平定县政府与山西文旅集团签订了娘子关合作开发协议,拟定总投资45亿元。7月25日,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了娘子关旅游景区合作开发建设动员会。截至目前,娘子关景区尽职调查工作基本结束,由文旅集团与中国中建设计集团合作勘查景区资源工作正在推进,娘子关景区项目平台公司组建方案基本形成,景区接管运营工作正在积极协商和洽谈。
在项目方面,加快推进娘子关、大汖温泉两个龙头项目,抓紧建设好34个全市重点项目,规划和推进好27个太行长城板块转型项目。我市梁家寨生态旅游项目古村保护开发工程已列为全国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重点项目,可争取国家农发行20亿元贷款,正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当中。积极推荐我市盂县藏山风景名胜区和盂县忠义文化园申报国家2018年旅游发展基金补助地方项目中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藏山风景名胜区已于近期获得150万元的国家扶持资金的批复。编制完成《阳泉市重点旅游投资项目招商册》,正积极筹备专场旅游项目招商会。
加快推动文旅融合
坚持在景区建设中植入文化,在旅游业态中融入文化,在旅游宣传中融合文化,打造文旅融合产品。继续完善《大唐娘子军》舞台情景剧,推出《女娲补天》音乐剧,推动非遗文化活动、社会民间文化进景区,积极支持电影《中共第一城》的筹备拍摄工作。4月8日,组织刻花瓷、煤雕、剪纸、面塑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企业参加2018中国(山西)国际房车露营博览会,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旅游二次消费比重。利用我市独一无二的宝贵工业遗产资源,加以梳理、整合,积极支持阳煤三矿工业遗址项目申报国家级工业遗产项目,积极推进《阳泉工业文化·工业遗产国家公园》项目建设。5月24日,北京唐人、唐乡民宿规划团队进驻我市,对全市民宿发展进行前期摸底调查。6月25日,关王庙景区举办“阳泉市郊区第九届关公文化节”,呈现了百人诵读和百人朝圣活动。7月18日,娘子关景区举办了2018阳泉市首届旗袍文化“娘子关杯”摄影展暨首届娘子关河灯文化节活动,推出了“中国梦 固关情——我与娘子关的故事”多媒体作品征集活动,成为阳泉旅游新爆点。7月28日,在阳泉宾馆召开了电影《中共第一城》筹拍座谈会,是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擦亮城市名片的有力抓手,是向全国讲好阳泉故事、宣传阳泉红色旅游文化、展示阳泉美好形象的具体举措。9月8日至9月10日,藏山风景区推出“金秋九月·致谢师恩”活动和山西11个地市游客在不同时段免大门门票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市“忠义文化”“天下第九关”文化品牌效应进一步彰显。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伴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我市综合开发旅游资源,进军乡村旅游行业,全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以桃林沟村、辛庄、咀子上、南庄、南沟、瓦岭等为代表,涵盖新农村建设、农业采摘、休闲体验、民居古建、红色纪念等多种类型,成为本地游的一个亮点。
以旅游行业扶贫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主铺掌红岩岭、南庄、崔家庄雁子崖等10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推荐主铺掌村、廻城寺村、大前村、将军峪4个村申报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实现旅游惠民富民。1~9月,列入全市旅游重点项目库的三尖山景区、雁子崖景区、红岩岭景区、七亘大捷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南沟村红色纪念地道项目5个扶贫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600万元,通过项目带动直接拉动贫困村人口就业、农副土特产等相关经济2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旅游扶贫带动直接就业人数1000多人,间接就业人数5000余人,有19家旅游企业对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进行对口帮扶,旅游企业通过帮助宣传推介、客源组织、招商引资、送教上门、劳务用工、农副土特产供应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在投融资方面,全面启动对全市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全市19家景区完成《阳泉市旅游景区摸底情况调查表》《阳泉市旅游资源调查表》填报工作。市县两级共成立两个文旅投融资平台,阳泉市文旅公司和盂县高宸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其他县区正积极推进中。市旅发委积极与中金国泰文化旅游集团、复星集团、长城证券等旅游重资产投资公司进行密切接触,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全市投融资环境。
在市场监管方面,继续完善健全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投诉处理和市场信息共享机制。今年组织了冬季旅游热点线路专项整治、利剑行动ⅰ、利剑行动ⅱ、暑期旅游市场专项整治等四大行动,查处违规经营案件3起,行政罚款3.3万元,取缔1家违规黒社,形成了持续打击违法违规经营的高压态势。特别是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发现旅游文物行业涉黑涉恶线索4条。
在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方面,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今年8月份,邀请多名山西旅游学院教授到平定县娘子关镇举办导游讲解员培训,为期3天,景区、乡村旅游点和扶贫旅游点共计70余人参加。
强化旅游市场营销
市旅发委发挥旅游假日经济效益,把5·19中国旅游日和9·27世界旅游日主题宣传日作为主战场,指导组织我市各县区旅游部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促销活动,通过多方媒体平台,特别是新媒体平台推送我市旅游优惠政策,开通旅游直通车,发布惠民措施和精品线路,进一步调动周边旅游客源地市场积极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我市观光旅游。
盂县政府投资拍摄盂县旅游形象宣传片,并对重点景区制作专题片进行宣传,与高铁传媒进行合作,冠名宣传推介盂县旅游。7月初,平定县第二届文化旅游艺术节暨平定县“乡音·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大家汇聚平定县东回镇七亘村、前黄安村,品红色历史文化、享田园乡村生活。我市与晋冀鲁三省八市84个景点联合推出“晋冀鲁惠民卡”,一张卡168元,不限次数不限节假日使用,我市景区除关王庙景点外全部参与。
按照全省“夏养山西·太行旅游养生体验季”安排,开展一系列营销活动。在线上推介方面,与新浪网、山西新闻网等媒体合作,加大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宣传推广。在事件营销方面,借助二青会射击项目等体育赛事,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在活动引爆方面,举办旅游摄影大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在目标市场推介方面,赴周边城市举办推介会,构建友好旅游城市联盟。在宣传资料上,拍摄专题短片和阳泉旅游宣传片,推出《画说阳泉》宣传册。
(卢姝珍 石晓军)
化茧成蝶托起城市发展的脊梁
5月19日至5月25日随手拍问政情况梳理
紫凤社区:交通安全教育进幼儿园
市领导赴修文县调研农村危房改造及扶贫工作
《三亚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全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国道哈同公路友谊至集贤段改扩建工程开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发表谈话
健康小学:采购图书我做主 共建书香校园
唐山市妇联开展创业创新能力提升培训
日照开发区打造户外广告管理示范街
我市突出重点全面提升治水实效
猴嘴街道振云社区开展消防知识讲座
向阳区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
省长李国英在马鞍山检查防汛工作
市住建局房地产交易管理中心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心病就诊"导图"不同年龄可去不同心理单元就诊
大理漾濞千人徒步纪念滇缅公路建成通车80周年
省督查组来台检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七进”工作
2018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首战 29日将在徐闻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