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结“硕果”


埇桥区大店镇三里村的张利道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两个孩子,有一个残疾。夫妻俩为了给孩子看病,花光了家中的积蓄,一家四口生活拮据。“孩子有病,我们两口子也没办法出去打工。”年纪轻轻的张利道空有一膀子力气,挣钱无门,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差。
变化始于2017年。张利道在村里承包了5个大棚种西瓜,学会了种瓜技术。当年,张利道每个棚纯利润1万元,顺利脱了贫。他把家里的两间危旧厨房翻盖一新,又买了一辆箱式货车和一辆电动三轮车。“我能够脱贫,主要得感谢人家专家教会了种西瓜的技术。”现在的张利道成了三里村种西瓜的能手,别人种西瓜,遇到问题得邀请他去指导。
张利道想感谢的人是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的研究员王朋成。王朋成是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专家。他来到三里村,不仅培养出了许多瓜菜种植能手,还为村里培育了瓜菜产业。一年时间,三里村的瓜菜大棚基地达到150亩,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
“现在国家的扶贫政策非常给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门路有很多。要实现稳定长久脱贫,必须要有科技支撑,让贫困户学到一门技术,才能夯实致富基础。”截至目前,王朋成已经为三里村培养了10名瓜菜种植技术骨干,培训农民200余人次。
“王教授基本上每周都会来,是他手把手教会了我怎么种瓜种菜。”管理大棚瓜菜时,张利道还会把瓜菜生长出现的症状拍成照片,用微信发给王朋成。王朋成远程指导防治、管理。时间长了,张利道管理起大棚瓜菜轻车熟路。
同样受益于王朋成带来的新品种、新技术的,还有三里村的致富带头人孙广伟。孙广伟的三里红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以前,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收入微薄。“种麦、种玉米,利润太少,没有新技术实在是不行。”现在,孙广伟利用新品种、新技术发展起了瓜菜产业,实现了合作社主导产业的转型。
“我们村最大的扶贫资源就是科技,省农科院专家帮扶指导我们村,为我们带来了新技术、新品种,这必将长期惠及我们村以及贫困群众。”埇桥区科技局下派三里村的扶贫干部叶松涛介绍说,在王朋成的技术指导下,三里村建立起了“农技专家培养技术骨干、技术骨干指导贫困户,专家与农户建立微信群互动交流”的技术传导模式,起到了较好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
有了技术支撑,贫困户学得了技术,村里也找到了主导产业。目前,三里村建成了科技孵化园、自主创业园和就业务工园三个瓜菜园区。科技孵化园起着示范带动作用,贫困户既学到了技术,又增加了收入。自主创业园则是带动的结果,村里建了2座集体温室大棚和22个多层覆盖扶贫大棚,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带动11户贫困户种植瓜菜。就业务工园则采取入股分红、提供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记者 余明明)

引爆MPV新时代 菱智之星评选全国启动
山海关区召开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调度会
城区打响“双违”攻坚战
划重点!西工区科技创新工作亮点都在这儿……
于燕检查我市食品流通市场、餐饮企业、食用油企业食品安全工作
科技扶贫结“硕果”
吉首市食药工质​局成功调解一起汽车购买纠纷
城乡统一!常州低保标准提高到800元/人/月
陕西有色集团去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0.87%
又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纪念馆揭牌
年底前全力冲刺 让蓝天更多些
浏阳市百日治超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法超限车辆909台
河北日报:鹰手营子矿区弘扬“孝文化”打造孝心小院
乐亭为重点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
水资源“费改税”洛阳居民水费不会涨
石板滩镇助力脱贫攻坚
【建设美丽湘西】泸溪"四项整治"提升城市环境容貌秩序
五大连池风景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侯明出席第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并讲话
大奖征集“一江两岸”区域发展论文
传达学习省有关文件精神,研究我市相关文件和重点工作 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高宏志主持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