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娟 文/摄
走在城区的人行道上,你是否留意过道路中有别于花花绿绿地砖中的条形砖?走到岔路口却又变成了圆点砖?其实,这些就是专门用来帮助盲人行走的盲道。盲道一般由两类砖铺就,一类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类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了,称为提示盲道。
昨日,记者在城区内的几条主要街道上“体验”了一回盲道,发现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记者实地调查
盲道使用遇“难关”各种障碍限制通行、
记者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尽管冶城城区的观山路、香樟路、荟萃路口、荟萃北路、育才路、建设路等主干道都铺设了盲道,但这些盲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育才路的盲道宽度较窄,多数盲道被汽车占据;观山路的盲道宽窄不一,多处盲道被井盖或店面地“拦断”;香樟路沿路的店铺前并无盲道,却在路口处狭窄的店铺路面上铺了一段不长的狭窄盲道……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荟萃北路、建设路。
盲道铺设不规范,个别路段的盲道在设计施工时,没有避开电箱、窨井盖等公共设施,导致盲道道路狭窄甚至中断。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不少盲道还存在盲道砖类型安放错误、盲道砖连接错位、以普通砖替代盲道砖等问题,导致盲道不能正确给盲人导路。
另外,城区还有不少盲道变“忙”道。在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街道,盲道除了会被汽车、摩托等车辆占用外,也被一些商家、小摊贩们“霸占”阻断。记者在育才路前一眼望去,只见摩托停车规划线划在了盲道上。观山路、湖滨路的一些摊贩将盲道当成了摆放商品的场所。
有盲道的路却无路牌标志,加上车辆的随意占用,造成了“无障碍路上设置有障碍”。记者还发现,有些银行atm机附近,基本不设身障人士专用坡道,只有台阶。要知道,这一设计是无法实现身障人士的“取款自由”的。此外,电梯、无障碍通道、身障人士专用厕所等仅部分建筑有设置,无障碍设施的不完善,大大地影响了身障人士的出行。
身障人士讲述
出门散步成“奢求”相关设施尚不完善
“我一般是家里人送出门的,远的地方不太愿意去。”从小失明的万宝生对记者说。在永远黑暗的世界里,盲人只能熟悉自己家中的生活环境,而家门外的陌生大环境,令他们感到恐惧。万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新街小学旁,出门都需要家人的帮助,偶尔在家附近散散步,但她发现家附近的盲道不多且窄,她无法凭个人力量走路,于是每次出门都需要子女接送,或者好心人引导。
从小因发高烧导致双腿瘫痪的曹平也有烦心事。小时候腿脚不便,曹平没出门过,偶尔出门也只是在自家门口晒晒。前几年,市残联送给她一辆自动轮椅车,她才有机会出门看看。市区的汽车很多,乱停乱放现象普遍,有时候人行道上的障碍使得她“望而却步”。“因为我的轮椅只能走平坦的人行道,如果道路有坑或者阻碍的东西,那我只好请人帮忙抬过去。”曹平表示,有些人行道比较窄,加上身障人士专用通道还经常被占,有时她出门还需家人陪同。另外,坐轮椅的身障人士无法实现自助取款,他们面对的是atm机前一级又一级的台阶。
相关部门呼吁
改善措施已“成型”
还需市民共同关注
盲道、安全扶手、坡道……这些为方便身障人士而设置的无障碍设施,充分体现了一座城市对这类特殊群体的人性化关爱和理解。但记者从市残联获悉,目前,就大冶来说,无障碍环境建设远不能满足老年人、身障人士的实际需求,已有的无障碍设施主要集中在主城区,有些地方还不尽如人意。
市残联一位袁姓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他从事残联工作已有多年,加之自身是残疾人,面对身障人士出行会遇到的麻烦,他感同身受:“这些问题是身障人士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实际上他们遇到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希望可以多出去走走,多接触接触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无障碍环境,就能解决身障人士出行遇到的基本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作为弱势群体,身障人士也拥有享受公共设施和环境的权利。因此,无障碍环境的完善是必然的,残疾人更需得到关注。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市残联将联合多个部门加大对已建无障碍设施的监管力度,对占用、损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进行处理,确保已建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据了解,市残联还在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出无障碍要求。另外,市残联将继续采取措施,多形式、多渠道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宣传,以增强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身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关注、支持、参与无障碍建设的良好氛围。
记者手记:
此次记者调查的对象并不多,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我市无障碍设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记者从市残联处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因视力问题致残的残疾人共有2648人,其中一级和二级视力残疾,即我们平常说的“盲”和“半盲”共有1301人。他们或因年龄过大不常出来走动,或因住在乡镇山村未到过市区,或因“残疾”常年休养在家中,所以街上的盲人并不多见。但记者觉得,当哪天他们中的某一人能够在这盲道顺顺利利地在道路上前行,那才算没有违背建设盲道的初衷。
其实,盲道的“弱势”不只存在我们这座城市中,许多城市中的盲道建设也有类似问题。
人行道上一条长长的盲道,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对残疾人员的人文关怀。目前,我市盲道设施不完备,假如我们能够多些关注,考虑到这些弱势群体的需求,那这个城市的文明也将会升华到另一个高度了。
生互动大课间,宁远二小成为教师善教、学生乐学“乐园”
警民献爱心 辅警有信心
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李勤学同志任职的通知
蚌埠市非煤矿山企业聘请专家当顾问推进“六项机制”建设
开阳县市监局专项整治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盲道不帮“盲”残疾人出行难
(河南日报)“多个第一”成为开封新名片
“微课堂”将象棋课程带进新疆
西安市启动《政府会计制度》贯彻落实工作
市财政局:方城县财政局四项措施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萨尔图区纪委监委建立“清风讲堂”
五通桥:禁毒宣传进校园 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观山湖熙康云舍项目开工建设
东阳“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
[质监局]开展“扶贫日” 活动效果显著
全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召开
台州队三点全覆盖落实上半年消价数据质量评估工作
市重点文艺项目《生态福地诗歌传承》开机
市科协推进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我区1391个湖库实现“湖长制”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