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住急需解决的问题,紧盯最困难的群众,将扶贫资金70%投向最困难的地方,锁定12个贫困村出列、21681人脱贫,实现今年底全区稳定摘帽。”这是今年初,埇桥区委、区政府向上级党委和全区190万群众的庄严承诺。
“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多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这是埇桥区过去不少农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真实写照,也是目前埇桥区深度致贫的“重灾区”。2017年,埇桥区因病致贫33692人、16205户,其中重度残疾26202人,占深度贫困人口的65%以上。脱贫攻坚“最短板”如何补齐?埇桥区不断完善新农合大病救助制度,将精准扶贫对象数据全部纳入新农合信息系统。在巩固22种重大疾病保障的同时,又将肝癌等12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今年上半年,全区通过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救助、政府兜底,已核准近400例深度贫困人口,大病救助比例达到100%,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同比减少52.47%。
生态脱贫增绿增收。在埇桥北部,生态脆弱与深度贫困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全区74个贫困村中,60%以上都在北部山区。坚持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全区每年4万亩造林任务,70%安排到北部山区,13个深度贫困村组建扶贫造林合作社、家庭农场18个,带动贫困人口3200多人,人均绿色增收3600元。
打造产业扶贫新高地,激活“造血功能”。埇桥突出功能产业、电商、光伏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建立2000万元创业区专项资金、2000万元农业产业专项资金,依托“百千万”工程打造扶贫基地,确定灰古、西二铺两个万亩核心区,沿路4条产业带,30个乡镇千亩示范园、130个村级百亩示范点,推动种植、养殖、板材加工等扶贫基地产业建设。今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扶贫基地专项资金4000万元,建成村级扶贫基地84个,先后带动1749户深度贫困人员产业脱贫。
凝聚合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助力脱贫。大力推进“百企帮百村”脱贫攻坚专项工程,在全区范围内选取320家国有、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及商贸、物流、服装企业开展深度贫困村结队帮扶活动,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吸纳6276个贫困户为股民,集中5831.48万元扶贫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每个贫困户分红400多元,提供就业岗位5458个,吸纳贫困户劳动就业2326人,其中深度贫困人员1826人,以精准帮扶,提升深度贫困人员的满意度。
党建引领增强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埇桥区以党支部建设为重点,先后选拔705名干部,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向全区325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配备644名村级扶贫专干,选配2029名自然村扶贫小组长,并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坚持不脱贫不脱钩、不拔穷根不撤队伍。同时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打造一支“永久型的工作队”。(郑杰)
香炉山2O17年“青花郎杯”中俄雪山穿越大赛完美收官 十个国家150名选手参赛
我市两村列入2018年中央财政支持范围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7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5%
十堰旅游发展变化之观察⑤十堰旅游前景更美丽
鸡肿瘤病猪伪狂犬病可预防净化
埇桥区向深度贫困发力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三下乡暨文艺汇演圆满落幕
市纪委市监委通报四起违反中央八项 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草根厨师”赛技能 海安举办农家宴烹饪技能大赛
上半年,桐乡交出了这样一张“答卷”,你满意吗?
宿舍楼成“危楼” 安全隐患大
爱眼小卫士 体验中成长
濉溪一新郎拉着板车迎娶新娘
“端午”小长假厦门火车站预计发送旅客48万人 将增开多趟列车
湖南大学和挪威奥斯陆大学来桐木村考察国际乡村研究课题
浙江推进“全电景区”建设
省市区科协领导走访慰问佛山市科技工作者
召开城区环卫工作约谈会
隆昌市:开展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
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扩大) 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总结表彰会议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