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峰讯 一人双手提多根细线,高高操控,伴以奏乐。小小木偶或走、跑、坐、跪、蹲,或往后仰躺、向前扑倒、侧身而卧……诸多动作逼真细腻,灵活如睹真人,令人赞叹不已。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横峰木偶戏一直以其精湛的表演、独特的唱功赢得群众的关注和喜爱。横峰县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积极开展木偶戏的保护传承工作,让这一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瑰宝重放异彩。
横峰木偶戏也叫傀儡戏,俗称吊戏,又名提线木偶戏,属宋代悬丝傀儡,百姓称为“平安戏”。该戏现拥有丰富的演出剧目和古老的声腔。剧目分连台戏、整本戏和花杂戏三种,尚存紫鸿班、紫霞班和紫荆班,现有《目连传》《西游记》《奶娘传》等传统剧目80余个。木偶造型古朴,面相秀气,表演活跃机灵,7-14条丝线布满全身,是中国戏曲的珍贵宝藏。2008年5月,横峰木偶戏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拨出专项经费用于傀儡戏的挖掘和传承工作,大力开展特色鲜明的非遗展览、展演和展示活动,使非遗保护知识的知晓率达到98%以上。开展普查,完善非遗档案建设。从2006 年开始该县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文化部门聘请摄像人员对横峰提线木偶的传统经典剧目《西游记》《奶娘转》等连台大戏,进行影像和录音摄制,并对剧本文字和音乐曲谱进行抢救整理存档,让提线木偶戏以更加完整的艺术形式保存下来。与此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让老艺人通过传帮带培养新秀。今年8月该县成功注册成立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木偶剧团,并组织剧团骨干赴福建泉州拜师学艺,博采众长,增强非遗传承活力。
该县还建成了全省首个木偶戏专题展示馆,馆舍陈列了从民间收集整理出来的整套木偶戏班的戏箱、偶身、道具、脸壳、剧本、木偶戏折、乐器等200余件实物,并设立了展示戏台,成为该县宣传横峰提线木偶的一个重要窗口。此外,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从2012年开始在横峰二小和司铺中学设立了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基地,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学习木偶戏表演,为培养更多、更年轻的提线木偶传承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叶晓枫 左玮)
市国土资源局年度综合管理目标考核排全区第一位
全省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在西安召开
东城公安分局圆满完成温塘三月初一(北帝诞)游会文化节安保
渝北区部署2018整治违法建筑工作 真抓实效扮靓城市促发展
苏州市区不动产登记“人脸识别”在高新区率先实现
横峰非遗木偶戏 传承自有后来人
好险!5岁女孩的头卡进儿童床 鄞州消防人员这样施救
安徽29岁团干部在抗灾中殉职
违停为躲“天眼”用歪招建始两司机遮挡车牌被记12分
履职尽责显实效 真心实意助发展
贺安杰来娄调研:以理论大学习促进政协工作大提升
灌南:我县召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暨“263”专项行动推进会
海客谈丨开放机关停车场打开的不仅仅是“一扇门”
“寻景巴渝”助脱贫 重庆计划年底初步摸清全市旅游地质资源
三伏天,爱心企业为环卫工人送清凉
民盟渭南市委开展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活动
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按下“快进键”--今年前三季度共计完成投资64.62亿元
平安产险晋城中支:组织基础学习 提升工作效率
沙市中学女教师入围《我是体育教师》全国十六强
市公安局:两男子角落里分赃 被夜归居民成功围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