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读博该不该生娃”话题上热搜
网友反对“放水”和“歧视”
“天哪!这不就是我目前的人生困境!竟然上了热搜……”9月17日,网友“我不能再叫这个名字了”在《女性读博+生娃两全or窘途》报道下留言。
近日,该文章在本报刊发,引起社会对女博士生育问题的广泛关注。“读博士期间该不该生娃”话题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数千名网友留言评论。
记者翻阅评论发现,网友分析该问题的角度以及观点十分多样,其中反对学术放水和反对性别歧视的声音比较多。
从学术质量角度来谈,网友“cl明珠”的评论被点赞1.2万多次,她认为无论男女,毕业都应严格把关。她说:“课业不过关就不给毕业,怀孕生孩子可以延期毕业,拿不出真水平,写不出论文研究,凭什么给你毕业,这和男女生不生孩子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条评论下收到300多条回复。一位网友说:“博士不应该降低标准,搞不出研究就延毕,如果生孩子就降低标准,那要学术做什么?”
而另一位网友在大体赞同这一观点的前提下又提出担忧,他表示现实生活中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拿自己怀孕来博取导师同情,面对一个软磨硬泡的孕妇,导师普遍都会心软。当然,如果这个女生本身很讲原则、自觉性很高、有能力,我觉得本科怀孕都没毛病”。
而从女性生育问题角度出发,有网友则认为探讨“该不该”的问题本身就带有对女性的“歧视”,“什么时候生是我的权利”,其他人不应干涉。
不少人都表示理解女性平衡学业和生育问题的难处。比如网友“嘀哩嘀哩历_jlk”评论说:“读书不让生,工作也不让生,在家带娃又说不独立太懒,人口少了又怪女人不生……”
“阿三的慢生活”则认为女博士只是被生育问题困扰的女性群体之一,她看到的是,不只是女博士面临这样的困境,生孩子和毕业,生孩子和职位晋升,只要是女性都面临这样的困境,读研究生和进入职场工作的女性同样如此。
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报道全文的微博阅读量超过133万次。除了表达观点以外,也有不少网友试图献计献策,促进问题解决。
目前比较多的建议是将生子和读书分开考量,分别守好学术标准和道德底线,既不应因怀孕身份而给学业放水或要求放水,也不应因学制期内怀孕而产生歧视。
也有网友认为应该对女性读博期间的生育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制定相应的保障和考核措施。不过对此有人反驳说:“国情很复杂,容易一管就死。”
甚至有一部分网友脑洞大开,鉴于“生育问题越来越成为女性的累赘”,便寄希望于科技发展,“希望科学家尽早研制生育工具”“体外培育小宝宝”。
本报北京9月18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张茜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8年09月19日04版
西湖区开展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模拟演练
原物流委职能划入市商务局
黄梅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党务干部能力
天大研究成果填补基因组结构变异的技术空白
湖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
女性读博生不生娃被热议 网友反对学术放水性别歧视
贵阳一男子这样开车结果驾照15分1200元没了
今天起,扫码支付限额了!500元够用吗?
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强调牢记使命任务 坚持守正创新 推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 王国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穿着单衣 雪地里一蹲三个多小时 他们用坚持让“英雄”回归银幕
泰山道教文化馆接受文物捐赠
湛江日报报道《湛江开创膜法制糖全国先河》引起广泛关注 20多家媒体云集湛江聚焦膜法制糖
好消息!广深港高铁有望9月通车!东莞人去香港更方便
我市召开办理中央第六巡视组移交信访事项推进工作会
中国先进制造业城市50强 台州名列31
祁县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与心理辅导培训正式开讲
守护平安 乡村有群治安联防员
渡头塘镇镇村干部到新化考察学习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
女子昏迷其家属太紧张无法开车 交警帮忙送医
高新区:基层党(工)委多举措落实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