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的高级实验师颜顺林每年带领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科技支农帮扶工作,为村民免费维修家电,还经常在学校摆摊设点为师生免费维修家电,迄今已坚持二十余年,足迹遍布宜春市多个乡镇、村。”近日,宜春学院的一名负责人致电记者,讲述了该院颜顺林老师的感人事迹。随后,记者来到宜春学院,采访了颜顺林老师。
1987年,中专毕业的颜顺林被分配到宜春师专(宜春学院前身)工作,他的人生也翻开了新的画卷。颜顺林学的是电子电器专业,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很简单:平时喜欢动手修理电子产品。参加工作不久,身处高校的他被校园内浓浓的读书氛围感染,很快也完成了大学课程的学习。由于对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满意,颜顺林随后又决定前往江西师范大学参加研究生主要课程进修学习。
“宜春学院对我的培养使我在专业知识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颜顺林说。
因为喜欢动手,且动手能力极强,1992年,颜顺林参加了宜春师专物理系第一次“三下乡”,从此,二十六载,从未停歇。
来自理工学院的陈旺今年跟随颜顺林老师参加“三下乡”给村民义务维修电器。他告诉记者:“颜老师是个特别好的人,非常热心,村民们送来的家电,只要能维修的,他来者不拒,并尽量修好,让村民们带着期望来,带着感激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颜顺林说:“我是实验师,不同于职业老师,实验师的工作是从事试验系列,主要指导学生实践与实验方面的课程。我推崇寓教于学,很显然,‘三下乡’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机会。”
在教学方面,颜顺林与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关系,师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在实验课上,颜顺林喜欢让学生多动手动脑,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上进行实践,掌握各种检测方法及测试技巧。
参加“三下乡”的温文婷说:“实验课上,颜老师经常耐心地指导我们,还亲自示范。平常我们学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和线路连接,在‘三下乡’过程中,颜老师会手把手,一步步耐心地教我们如何把电器拆开,把线路分解,找出故障,再换零件,接线路,直至把家电修好。颜老师是一个有耐心、很负责的老师。”
每年暑期“三下乡”义务维修活动一般为期7—10天,时间短暂,工作异常繁重,光电视机就有几十台,电风扇、电磁炉、微波炉等家电更是多达几百件。白天修理不完,颜顺林就晚上加班继续修理。在即将离开的最后一刻,颜顺林还在争分夺秒地为乡亲们修理。“三下乡”期间吃住条件不算理想,蚊虫不少,师生们每天都被咬出好几个大包。尽管如此,颜顺林对参加“三下乡”仍有一种满满的幸福感:“能为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不感到辛苦。”
二十六年来,参加“三下乡”的学生每年都是新面孔,颜顺林一边微笑地看着学生们前行,一边坚守着这块“阵地”,乐此不疲。 (钟晨珏 记者徐宝金)
区政府领导分组征求《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建议
北安市多家企业特色产品亮相中俄展览会
领头羊共聚一堂 众精英各展风采
市房产局齐抓物业提升与安全生产
本届农博会花博会新增扶贫特色展区
二十六载的坚持
最 长 情 的 告 白
[建委]范锐平带队调研天府绿道 召开加快天府绿道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
九江市中心幼儿园甘棠园区开展腊八节活动
锦绣社区开展“拒绝高利诱惑 远离非法集资”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朔州市卫计开展“送医下乡”巡回义诊活动
杨宝权:“保全”村民奔小康的一杆旗
走访企业调研知识产权保护
市知识产权局赴津南等区开展调研及检查工作
高考第一阶段志愿填报7月2日结束
湘西吉首大学老师手把手教村民开网店
震撼!无人机航拍港珠澳大桥
太和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农民歌手大赛隆重举行
洛阳一闯红灯的渣土车撞翻公交车
粤东首只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