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00多子孙到仪征“爱莲堂”祭祖 周氏家训代代传 已坚持22年
扬州网讯 昨日,仪征市月塘镇赵桥村农科组的村民来电称,本月1日,300多人来到了村里,坐满了几十桌,全是周姓的子孙后代,非常热闹。“300多周氏子孙,每年清明节前,都要前来祭先祖,传承家训。”周氏后人周晓明告诉记者,这一充满仪式感的家训传承,坚持了22年。
清明正是续谱时
300多周氏子孙到仪征祭祖
周晓明说,《家谱》是证明一个家族血缘的依据,更是一种家风、家训的传承。他告诉记者,1996年,随着族人宗亲奔赴各地,家训早已很少有人知晓,仪征“爱莲堂”周氏家族的长辈看到了续编《家谱》的重要性,决定清明节前搞仪式祭祖,同时续编家谱和传承家训。
每年的仪式,都是在清明节前几天选一个日子,由大家选出承办人,筹备盛会伙食和仪式的各种准备工作。“一年比一年人多,今年有300多人。”周晓明说,承办人会提前发出公告,每一个家族都会收到时间等事宜,到了仪式当日,宗亲族人会陆续赶来,有的甚至还从外省专门赶来。
祭祖盛会已坚持22年
“二十二条”家训代代传
“从1996年至今,已坚持22年。”仪征“爱莲堂”周氏家族秘书长周继和说,每年的人数都在增加,尤其是很多年轻人会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
“很多年轻人,都是冲着‘二十二条’家训的传承。”周继和说,祭祖盛会伙食,按照“中面晚酒”的标准,中餐11时30分开饭。第一批宗亲族人吃好后,再开第二批,直到13时30分,中餐才结束。
周继和介绍说,一直到下午2时,祭祖仪式正式举行,两只唢呐在悬挂爱莲堂家谱的客厅吹响,所有参加仪征“爱莲堂”周氏家族续谱的宗亲族人,带着子孙磕头、跪拜祖先、祈求安康。紧接着,族中的长辈会将周氏“二十二条”家训传授给年轻的一辈,仪式感很浓。
昨日,记者发现,“二十二条”中,包括对为人处世的提醒和邻里亲故的相处、相助等。如“举止要安和,毋急遽怠缓;言语要诚实,毋欺妄躁率”;“凡邻里亲故,平昔善良,倘有婚姻丧疾应助者,即量力助之”等。
业内声音
仪式感的言传身教利于家风传承
昨日,针对“爱莲堂”周氏家族充满仪式感的“二十二条”家训传承,扬州文史学者史明表示,他也一直在呼吁家风家训的传承,甚至自己还曾刻了800张“家风”光盘送给家族的人,并在2012年,他的家族还重新修订了家谱,并固定了家风传承地。
史明说,通过家训的传承,有利于团结族人,更加相亲相爱。此外,还会影响很多人,让更多的人有所改变,尤其是年轻一代。
记者 孟俭 摄影 周晓明
茅箭区争取2018年南水北调对口协作3个项目资金1950万
党员“传帮带”
区委召开书记专题会议,听取十三届区委第四轮巡察情况汇报,文彦要求 发挥巡察标本兼治作用
一周期内驾照被记12分 7305人需“回炉”考
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 马承祖出席并讲话
周氏家训代代传 300多子孙到仪征“爱莲堂”祭祖
房县县长纪道清调研全市项目拉练工作房县准备情况
新区好人丨朱红兵:把物业当做事业来做
偃师市长何武周调研城市建设提质工程
全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提升工作推进会在徐州市召开
路桥乡村振兴学院成立
市城管支队督导芙蓉区“蓝天保卫战”工作
吉林师范大学满族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在溪揭牌
大洪山林场全力支持特色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
闽侯4399栋乡村裸房完成整治 房子有范有“美貌”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4月24日拉开序幕
新邵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管局召开作风建设推进会暨安全生产监管和行政执法培训工作会议
霞浦:走出精准医疗扶贫新路子
封丘特色名片:致富金银花
中新网:四川峨眉山:海内外茶商齐聚品茗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