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师公开课:把握主干 化繁为简

 化学名师
李同波老师,硕士,广州市南武中学备课组长,中学化学高级教师,省级名师、省级骨干教师,省高评委专家库成员,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担任多年年级主任,主持三项省级课题并结题,参编《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名师伴我行》《高考调研》,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瞄准高考题型 把握考查主干
高考在即,高三学子都在紧张地进行最后一轮复习——回归复习。如何才能切实回归、高效复习呢?个人认为,一是目标要明确,二是方法要科学,三是抓手要得力。
教材内容繁多,考试一卷三科。所以高考化学试卷考查的皆为主干知识和能力,近五年高考化学全国乙卷(全国ⅰ卷)考查的题型、方式基本固定,考查的知识、模块基本稳定。所以,回归复习可以以高考真题为线,瞄准高考题型,把握考查主干,明确目标方向,以主干知识为核心,回顾、梳理相关的必考点和高频考点。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评价的依据,明确了高考考什么、怎样考,考试大纲又界定了学生备考的内容范围,指明了应该会什么、会到什么程度。考试大纲对教材知识内容有三个层次的要求:1.了解;2.理解、掌握;3综合应用。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除第7题(2014年第8题)化学与生活考查内容属于了解水平外,其他6个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均属于理解和掌握水平。所以,考前要对照考试大纲,将考试大纲中列出的考点进行拉网式排查。教材是本,承载着学习的内容,教材是学生回归复习的最好抓手。分析高考试题,瞄准复习目标;紧扣考试大纲,明确复习内容;追本溯源,回归挖掘教材。高考试题、考试大纲和化学教材三位一体回归复习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位一体回归复习的方法是以一年高考试题为线,依据试题考查的考点或模块,在考试大纲中对应找出相关考点和考试大纲对该考点的层次要求,按考试大纲对考点的层次要求回归教材对点复习。高频考点复习完成后,对考试大纲有要求但未考到的考点也要复习,确保考试大纲要求的考点无遗漏,同时又清楚考试大纲中的高或低频考点。下面就以近五年高考全国乙卷部分试题为例,探讨一下三位一体回归复习的路径。
回归“三位一体” 注意五大要点
在进行三位一体回归复习时,还要注意如下5点:
1.对近几年未考到的重要考点要予以高度关注,如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图像;速率与平衡原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等。
2.对于高频考点,可能还会考,因为主干必考。如弱酸和弱碱ph值计算;化学平衡常数计算;电离平衡常数计算;溶度积常数计算(水解常数考试大纲无要求);转化率计算;盖斯定律;陌生方程式的书写等。
3.提高读图能力。弱酸、弱碱、可水解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图像;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图像;分离提纯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图像以及相关的计算。坐标可能会以比值或对数的形式出现。
4.原电池、电解池中离子流向(有交换膜时看交换膜的性质);电解质溶液中ph值变化;电极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电极质量变化与电子转移;电极产物的简单计算;二次电池充放电即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结合考察;电解法提取金属;电化学金属防腐;电化学污水处理、电化学除尘等陌生环境习题的考察。
4.在回归复习的同时,要强化答题的规范意识,包括化学用语规范、书写规范。有意识地记忆一些叙述性化学用语,对书写性化学用语要注意细节,如化学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子式、结构示意图等。
5.每天要定时定量做高考真题,始终保持应考的良好心态和上佳状态。
回归复习是高考前复习的一个决定性环节,复习要做到既突出主干又面面俱到,既重点复习高频考点又不遗漏低频考点。
化学
【考纲要求】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高考真题】2015全国乙卷第8题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答案:c
【真题分析】该题型2015年和2016年两年出现,该题模式固定,往往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题中陷阱较多。
【对点复习】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微粒数目(分子数、原子数、质子数、同位素中子数、电子数)、质量(注意同位素物质)四者的相互换算。气体体积的计算要求标准状态和气体;质量、微粒数目计算与标准状态无关;氯气与水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d2o的式量及中子数目;铁、铝与浓硝酸、浓硫酸的钝化;金属铁反应的变价;金属铜与硫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可逆反应不能完全转化;最简式相同物质的混合;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的平衡问题。
【考纲要求】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高考真题】2017全国乙卷第12题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中,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c
【真题分析】该题型五年五次出现,分别是第9、10、12、13、12题。其中2013年和2014年均由阴、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来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难度略增。该题一般以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或文字描述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元素之间的关系来推断元素种类,进而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性质的判断和比较。
【对点复习】ⅰa、ⅶa和第三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的比较;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阳离子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单质物理、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单质或化合物熔沸点递变规律;氢键对熔沸点的影响;结构相似(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递变规律;最高价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递变规律;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递变规律。
高考小故事
从临场发挥来看,考试的心理状态是考试成败的关键。我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小蔡,他平时的理综成绩很优秀,知识也掌握得很好,但是每到月考,理综成绩就不太理想。在与他谈话后,我发现他的考试状态不佳主要是心理问题。因为自己平时成绩好。定位就高,考试时要求自己把题都做完,追求完美。按照顺序做,遇到不会的题就“死磕”,花费很多时间在一道题上,导致时间不够,然后开始紧张,后面就乱套了。为此,我跟他明确了几点:1.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有些题难度大,不能把将所有题做完定为目标,不求全会,只求会的必对,这才是正确的做题心态。2.要多进行限时练习,模拟考试环境,尝试不同的做题顺序,看看哪种最适合自己。
3.学会舍得,没有思路的陌生习题先舍,先将会做的习题做完,再做略有难度的习题,最后对难度太大的题目尽力做。通过三个月的训练,小蔡的考试成绩明显上升,心态很好,最后在高考中以635分考入大连理工大学。
【考纲要求】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反应原理、仪器和收集方法);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高考真题】2014国乙26(节选)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图: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实验中有机制备实验类型。
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均以有机物为原料进行实验考查。虽然实验考查都是陌生的装置和反应流程,但分析发现,教材实验是根,高考试题是影。实验装置的原型是苏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50页实验装置图。图3、图4是人教版必修2教材第70页苯的取代反应,虽然教材没有装置图,但这两个实验是高中重要的两个实验。
本题的实验操作过程与教材中溴苯的分离提纯过程如出一辙。如表:
考前参照三套教材,对比板块内容的差异,博采众长,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注重三套教材交集,说明是知识主干,会重点考查。复习化学教材中重要的化学实验,与高考试题结合寻找根与影的联系,考试时,找到陌生情景下试题的根能迅速拉近考生与试题的距离,能快速进入一个熟悉的情境中解题,有利于知识和能力的类比和迁移。
【对点复习】分离提纯操作实验:蒸发、过滤、结晶、分液、萃取、蒸馏。气体参与型实验:流程为气体制备—除杂—主体反应—尾气处理,气体有氯气、氨气、氢气、二氧化硫。有机制备实验:苯的溴代、苯的硝化、乙酸乙酯的制取等几个重要实验的实验装置、操作流程、实验现象和分离提纯。探究—猜想型实验:fe2+和fe3+的检验流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地理名师
朱锦伟老师,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教一级教师,从教7年,潜心研究教学和新课程改革,对全国新课标卷有深入研究,教学效果显著。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参加广东省教育厅和总工会主办的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等比赛。
读通图文 化难为易
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点:对于信息的承载除了文字作为载体,地图也是重要信息的载体;因此,我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通过高考真题文字和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分析,有效提升解题技能。做地理试题主要有两个依据,一是根据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包括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二是试题文字和图表中所给的地理信息。下面笔者根据高考考核目标、要求和命题意图来解读一下考生如何在现有知识水平下有效提高自己解题的准确性,即从地理图文信息中获取有效得分点。
注重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主要表现为能将接收到的地理信息迅速同相关的知识内容建立正确而有效的联系,并自如地调用。
例1:(2017年全国文综新课标1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 ①   b. ②c. ③d. ④
当看到平均气温日变化问题就要回想所学哪个知识点或者原理是和气温日变化相关的,这一部分知识在整个高中地理里面只有在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部分中学到了,就要调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这部分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有膜的温度肯定是高的,只能从a、b中来选,其次是枯雪年,相当于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中少云或大气稀薄,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都弱,温差变化大,从而做出正确选择。
注重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包括地理试卷中的文字材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1)能够从题目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包括读取题目的要求和各种有关地理事物定性、定量信息。(2)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表中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3)能够准确、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信息。
一、新概念类型试题
例1:(2016年全国新课标1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这是一道新概念、新信息的试题,这道试题是当年正答率比较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信息的获取和理解不准确。这道题很多同学对贝壳堤的概念和题干审题不清,只是看到图中不同时期贝壳堤向海洋方向推进,就选择b选项,导致选错,而正确答案应为c。而材料中贝壳堤的定义中强调的是死亡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题干强调的是“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而不是不同时期的贝壳堤,很多同学没有关注到。这种类型的试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均有出现,要重视对文字和图中信息的获取和理解。
二、新信息加知识类型试题
例1(2016年全国文综新课标1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这种类型的是材料信息结合知识类型的试题,做这种类型的试题要先找题干和文字材料的对应信息。做这种试题的思路一般步骤如下:第1题题干中需要关注几个关键信息:“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着落点是佛山陶瓷迅速发展,接下来要找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信息在材料中哪个地方出现了,这个信息后面提供了哪些相关信息,再结合选项信息,选项和材料相关度最高的一般就是正确答案,a选项市场问题,佛山和景德镇陶瓷面向的是全国甚至全世界,市场是一样的,b选项原料问题,材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原料的问题,也没学过这方面的知识,c选项劳动力问题,材料也没提供任何劳动力的信息,并且材料中有“景德镇市全国的瓷业中心”劳动力的制作经验和技能应该更丰富,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珠三角地区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已知事实,因此“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间暗含了国家改革开放的信息。
第2题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找到对应文字中的信息在最后一句,在产业转移这方面信息前面提供了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和这个信息相关的只有a选项。
第3题材料中关于景德镇的信息是第一句话,“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说明该地产业基础好。
综合分析题
尽可能从文、图中获取得分点
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6分)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4分)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8分)
对于本题的第(1)小题,题干涉及两个关键词,“大盐湖”“盛产卤虫”,大盐湖的条件和卤虫生长的条件要吻合卤虫才能生长。盛产卤虫在文字中对应的信息是卤虫资源丰富。这前面的信息就是对卤虫资源丰富的解释,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回答本题的思路和要点。第一,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大盐湖需要具备这些条件,文字材料已经给出大盐湖属于内陆盐湖,图中信息显示大盐湖只有河流注入,没有流出,说明蒸发旺盛,大盐湖为高盐水域。第二,卤虫以藻类为食,大盐湖中需要有藻类生长,藻类的生长需要有营养物质,文字材料中没有营养物质的信息,而图中则显示有河流注入大盐湖,可以带来营养物质,促进藻类的生长,给卤虫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对于第(2)小题,题干涉及两个关键词“早年”“卤虫产业规模小”,找到材料中对应的信息,“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后面的信息则是对应的本题的得分点:第一,产品需低温运输,说明运输不便,成本高;第二,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说明卤虫的用途或市场需求有限,市场需求小。
对于第(3)小题,题干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要迅速对应到文字材料中,材料中只提供了关于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的结果,没有解释的信息,这就需要调用自己所学知识。对于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这个问题,文字材料第一句话已经说明卤虫是水产养殖业的优质活体饵料,水产养殖业规模扩大,对卤虫需求量增加,捕捞量增加,从业人员增多。
专题统筹:广报全媒体记者陶开河、刘晓星

田阳“三大体系”建设 鼎力农业现代化
农产品电商园等你一起做“爆款(绍兴晚报)
2018年一季度成都实现GDP3193.3亿元
【我们的节日·中秋】市领导检查市场供应和食品安全工作
上渡街道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建
高考名师公开课:把握主干 化繁为简
让“红色引擎”释放澎湃动力——长春经开区加快创新发展,全力争当“六个排头兵”
宁波"美日健身"已换老板 预付卡退款怎么办?最新回应来了
宝鸡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考古成果首次亮相
山东乐邦化学品有限公司生产不合格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产品案
小店区医疗救助温暖人心
红十字会:赴无锡考察学习
宝清县召开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议
胡小闽副市长在平江县小塅村召开脱贫攻坚现场工作会
油价连涨 市民想招省钱
感动!东阳一村40多位村民包车去杭州 只为帮邻居老石匠献血
鱼跃人欢丰收乐
潜山县政府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日照居民养老待遇调整补发全部到位
盐田区人民医院(集团)拟创建“健康促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