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宝钢湛江钢铁基地。 郎树臣 航拍
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对加快湛江高质量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抓住新机遇推动高新区建设及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市政府分管领导、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
副市长欧先伟:
湛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国务院2月28日正式批复,湛江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这对湛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这对我市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湛江高新区的升级恰逢其时,必将成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必将成为推动湛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阵地,也必将成为推动我市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接下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调动全市力量,结合我市实际,整合引进各类创新资源,推进完善高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将高新区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为湛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
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
创建国家高新区,有利于湛江放大海洋经济的特色优势,加快海洋渔业等传统产业的升级调整步伐,加大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化等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以海洋经济为突破口,进一步激发全市海洋科技资源的创新活力与产业化动力,进一步提升湛江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创新影响力和辐射力,率先在粤桂琼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创业孵化活跃、成果转化集聚的海洋产业创新高地。
如何利用这次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要充分发挥国家级高新区的品牌效应,以国家级高新区的政策红利引导产业资源、资金、人才集聚,引入和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不断完善和提升海洋特色产业链,构建以蓝色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深海资源勘探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业等海洋新兴产业,临海新材料产业、临海新能源产业等临海产业,临港物流、海洋服务外包、海洋会展业、海产品检验检测、海洋工业设计等现代海洋服务业,高端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资源深加工等传统优势海洋产业。
同时,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加快科技资源整合和集聚。加强核心载体和重要平台建设。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农业创新中心;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各类研发机构、科技企业总部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导国家、省驻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与我市创新要素深度融合,支撑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条,激活技术交易市场;盘活各类创新资源,发挥属地科技成果优势,让更多科技成果在本地转化产业化。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建成果转化基地。形成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交易平台为载体、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格局。
市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相关负责人:
打响“蓝色经济强区”品牌
“湛江高新区的发展谋划,要以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新起点,围绕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大力发掘得天独厚的区位与资源优势,全面强化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产业特色鲜明、内生动力强劲、绿色低碳和谐的科学发展路子,承担起培育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引领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历史重任。”市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相关负责人说。
他指出,要打造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湛江深水良港与海洋资源优势,将国家战略与区域基础紧密结合,围绕重大项目布局,坚持外部引进与内生培育并重,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着力构建以海洋新兴产业为特色,以临港新材料、临港新能源等临港产业为基础支柱、以现代服务业为重要支撑的“2+1”产业集群发展构架,提升传统优势海洋产业,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努力打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蓝色经济强区”品牌。把高新区建成湛江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的核心区域之一。
其次,要构筑为海洋经济服务的科技创新高地。依托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湛江宝钢、冠豪纸业、双林制药等科研院所及骨干企业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优势,重点推进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组建海洋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平台等“三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南方海谷”为核心的海洋产业孵化中心,加快高新区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等平台建设,重点培育成长性好的海洋新兴产业领域的“明珠企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启动实施“高新区产学研合作五年行动计划”,积极引驻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海洋领域院所,优先筹建“海洋产业省部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此外,要建设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园区。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打造设施体系完善、管理模式领先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园区内部与周边地区在能源、供水、环境等重大基础领域互供共享的良性循环。基本形成以产、城、港一体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三轮驱动”、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资源高效高质循环、生态绿色环保的绿色化循环化区域发展模式。加强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组织推广,不断强化微观层面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设计与实施引导。
同时,要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科技新城。以“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为发展原则,有序推进高新区空间布局优化。坚持“岛区合一”发展模式,促进东海岛现代化工业体系与湛江西城区科教资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湖光片区土地丰富、配套齐全、交通便利、生态优美特别是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建设海洋产业孵化中心、教育城、大学科技园、创新小镇等创新平台,推动湖光创新创业圈的形成,打造中国面向东盟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湛江高新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到2020年,随着钢铁、石化、特种纸、海洋装备等大项目陆续投产,上下游产业链构建完成,一座产城紧密结合、宜居宜工的科技新城将屹立在中国的南海之滨。
专家学者声音
湛江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陈红文:
“去年来,湛江陆续被国家、省定位为北部湾中心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今年高铁即将开通,如今湛江又添了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又增添了新的利好。多重利好叠加,对我市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有很大帮助。这也说明了国家、省委省政府对湛江寄予厚望,对湛江发展的认可和支持。”湛江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陈红文表示,成为国家级高新区,为东海岛连片开发、提高产业档次、向更高端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有了这样的发展机遇,就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好产业园区,做好产业发展定位,招商引资上要引进更好的企业,把好企业“入门关”,配套好基础设施建设等,更好地实施“五大产业发展计划”,推动湛江产业升级,把国家级高新区做大做强做旺。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孟兆娟:
“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湛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新技术产业是世界尖端技术的代表。高新区将成为湛江市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重要基地,成为拉动湛江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将促进湛江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孟兆娟博士分析说,从历史发展经验来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是由“大学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风险投资、市场以及孵化器”这六大因素共同推动的。湛江要抓住这次发展机遇,就要从上述六个方面入手,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地理区位优势、人才优势以及目前的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克服交通短板,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湛江市创新实力最强、高新技术产业最集中、创新创业环境最优的区域。
孟兆娟表示,具体来看,政府要从五大方面着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一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作用,政府要加大对科研的经费投入,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二要完善风险投资领域的相关政策;三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企业;四要建立并完善官产学研创新体系;五要提升主导产业集聚度和国际竞争力。
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陈臻:
“湛江高新区成为国家级高新区,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这对于我们在招商引资、引进人才方面有很大吸引力,这是我市发展大工业、筑巢引凤的一个大好机遇。”岭南师范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副教授陈臻说,在发展规划上,应该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可以参考与我们湛江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相近的城市发展之路,比如青岛等城市,可以多方面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先进经验,助推湛江国家级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同时,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提升高新区的发展质量,人才非常关键,高新区必须面向全国甚至全球招才引智,采取更多措施吸引他们留下来,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何有凤 路玉萍
深入推进专利权质押融资“德阳模式”—— 用创新破解企业融资“痛点”
德庆县农技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张智见证农业从人工到机械化的飞速发展
爱心人士齐帮忙 宿迁“星星的孩子”学前准备班顺利结业
不玩飞的了 旅企布局高铁游
焦虑、紧张、失眠、厌倦……专家为考生考前心理调适支招
献良策 集智慧 推发展
巴中市部分地方出现伏旱9月5-7日有降雨天气过程
开福区“三馆一场”落户 高岭配套利好再升级
主题雕塑《追梦》正式落成听雕塑创作背后有啥故事
三明市统计局通过“七五”统计普法中期检查验收
纪念济南解放70周年 济南市博物馆百件文物讲述济南解放
1至4月全市经济运行数据出来了
我市举行国家宪法日宪法宣誓仪式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第二次专题学习研讨
温州地区首次引入“AI+医疗”概念:引入WFO认知系统 输入肿瘤患者信息 立即出治疗方案
京剧名家王连生周日在市图书馆开讲
淅川县寺湾镇三小举行“重阳节”主题教育活动
赵应云深入湖南中烟工业公司零陵卷烟厂调研时强调做大产业 做强企业 做优品牌
义诊筛查
上饶市五中开展送温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