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岁的六和塔史上有过多次大修,最后一次大修,开启了国内古塔修缮新时代
六和塔,矗立于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据守杭州的南大门已有千余年,不仅是杭州西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这座城市的一个显著地标。而正因为显眼与“身份地位”,史上,六和塔曾多次遭遇劫难,被彻底重建过,也经历过十数次大修。
1949年后,六和塔历经的大规模维修就有4次,其中1991年规模最大。当年的大修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郭黛姮主持,调整了塔顶屋面坡度,加以钢结构支撑,更换了一万多张屋瓦,并在塔身添了一整张“防雷网”。2013年,六和塔又迎来大规模保养性维护,装上了“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1991年大修后,六和塔一直很“健康”。
近日,郭黛姮教授再度来杭,下飞机后第一站不是酒店,而是直奔六和塔——这是自六和塔那次大修后,郭教授首次回到杭州,因惦念六和塔这位“老友”,特来看看它的近况。
1000多岁的六和塔曾多次遭难
被彻底重建过,也经历过多次大修
六和塔初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是一座八面九级楼阁式砖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二记载,“塔高九级,五十余丈,内藏佛舍利,或时光明焕发,大江中舟人瞻见之”。
六和塔是砖筒体加木檐廊结构建造,从外自内由外墙、回廊、内墙和塔心室四部分组成,层层回廊上有开窗,文人墨客可登塔远眺。在这种结构的塔发明出来前,塔以实心居多,不可供人登高,六和塔的“邻居”——白塔公园里的白塔就是如此。
史料显示,六和塔建造当时,杭州是吴越政权的首都,据传钱塘江潮为害一方,令统治者钱弘俶极为头痛,于是在两位高僧延寿、赞宁的建议下,造塔“镇压”江潮。动工第二年,塔侧开建开化寺,这秉承于中国早期寺庙建筑的风格,先有塔,后有寺,寺之建筑皆以塔为中心而建,可惜开化寺如今已不复存在。
北宋末年,杭州兵灾不断,六和塔也没幸免,宣和三年(1121年)毁于兵火,几乎片瓦无存。南宋定都杭州后,钱塘江潮始终是统治者心头大患,看见百姓生活受扰,高宗赵构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下旨重建,前后历时十余年。新塔规模比原来小,质量却更胜一筹,在当时无论规制、造型还是功能皆首屈一指。
如今的六和塔,依然保存着南宋时期的砖构塔身,但塔的木构外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可谓多灾多难,屡建屡废,直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杭州人朱智捐资修筑钱塘江堤坝时,一并重修六和塔,在当时尚存的砖结构塔身外添筑了13层木结构外檐廊,其中偶数六层封闭,奇数七层分别与塔身相通。塔芯里面,则以螺旋式阶梯从底层盘旋直达顶层,全塔形成“七明六暗”格局。
经过这次修缮,六和塔的形状基本定型。据史料记载,朱智重修六和塔,工程浩大、艰巨,仅搭设施工的脚手架就花了3年时间。
最后一次大修前发现棘手问题
怎么修?来自清华的教授提出“修旧如旧”概念
1991年大修前发现危险情况
木结构损坏严重,梁和砖墙脱开……
1961年3月,六和塔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以来,六和塔也经过多次维修,其中规模较大的有4次。1953年,因砖塔顶层屋面漏水严重,进行了一次大修;1957年在塔顶安装了避雷针;1971年,维修解决了木结构霉烂、白蚁危害等问题,并加设铁栏杆,将部分木窗台板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991年的这次维修,交到郭教授手中的六和塔,总高59.89米,塔内伤痕累累:木结构损坏严重,柱子有侧弯现象,危害较大的是漏水引起的屋面木基层、木柱腐烂。另外,还存在楼袱横纹受压局部变形、楼板腐朽、地坪砖破损等问题。
1234下一页全文阅读
深圳还需要更多吸引人才的加分题
市医改办到崇明督查2017年综合医改工作
地铁9号线预计明年试运营
酒后失语引发矛盾 民警调解旧友言和
宁德市领导开展脱贫攻坚迎检督查
六和塔在杭首尝“修旧如旧”
长春市普通高中第七联盟启动仪式举行
列东大桥:见证三明工业建设
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言献策
城乡儿童手拉手 结对帮扶情谊深
【民生留言】水寨镇楼里角片区村道太窄通行困难
梭子蟹“霸占”青岛海鲜市场 本地螃蟹最受欢迎(图)
我市举办第九届外国专家江淮行活动
党建促队建 提升凝聚力战斗力
盘活单位停车场的“夜间资源” 青岛探索共享停车
建行恩施州分行看望慰问贫困户
罗湖“教改”推动5个供给侧改革 “百亿百招”谋划教育发展
兴化市举办翰墨丹青书画交流展
市卫计委组织召开迎江区基本公共卫生妇幼“两卡制”工作会议
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政策高中学生4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