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装备”攀比之风岂能越刮越大?

■本报评论员 陈曦
从某种程度上看,追求“开学六件套”的背后,藏着大学新生的攀比和虚荣之心。而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受委屈,宁可自己受累,看似是一种牺牲和奉献,实则也是在纵容孩子更起劲地“炫富”。
近期,国内各大高校陆续开学,大学新生的主体已变成了“00后”,他们的开学装备是越来越先进和多样化了,不只有电脑、手机、平板这样的“老三样”,还增加了“新三样”:数码相机、蓝牙耳机、智能手表。不少数码店铺都被学生和家长挤爆了,有销售人员透漏,一天能卖出电脑数十台,而“六件套”配齐最少也要3万元。
对于富裕指数较高的家庭而言,开学装备的这点开支,丝毫不会带来经济上的任何负担,而满足孩子的愿望也是对其考上大学的奖励,何乐而不为呢?但对于一般的工薪家庭而言,动辄花数万元买“非必需”的数码产品,还是有点心疼加肉疼的,可转而想到“孩子考上大学是人生大事,奢侈地花一次也是情理之中”,就任由其折腾了。至于那些相对贫困的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六件套”的巨大开销,可面对孩子渴求的目光,也为了他能在同学面前“抬得起头”,有的家长咬咬牙勒紧裤腰带,甚至向亲朋好友借款,也得在孩子的开学行囊里装上中高端手机和品牌电脑。
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对应的消费等级自然有差异;跨越现有消费等级的超前消费,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恐怕需要用更艰辛的劳动、缩减其他开支来化解。作为大学新生,也即将或已经成人,这样的道理不可能不懂。自己家庭状况如何,他们心里和明镜一样;自己父母的劳动与报酬之比,相信他们也能算得出来。可是,许多家境一般甚至是较差的孩子,还是软磨硬泡地逼迫父母给自己买这买那,要求开学装备不输于旁人,是不是有点太不懂事儿了?当然,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过度追求奢侈品牌同样不可取;毕竟,谁家的钱都不是从天而降的。作为家庭的纯消费者,而非财富的创造者,应当体会父母赚钱之不易,拒绝铺张浪费和无谓攀比是对父母辛勤劳动的最大尊重。
大学开学之初,置办些必要的装备,倒也没啥可指责的;但是一味地追求“高大上”,动辄花费数万元,却是弥漫在当今校园里的一股歪风邪气。出于沟通交流的需要,当然可以买智能手机,但是“非苹果最新款不买”,恐怕更多的是为了挣面子或维护“尊严”;在互联网时代,电脑的确成为了学习生活的某种标配品,但是追求高价位、高配置,真的有必要么?明明便宜低配的产品,就能满足日常需求,何必非得向顶端看齐?至于平板、蓝牙耳机、智能手表、数码相机之类,的确是可有可无之物,有了可能提升点生活品质,没有对学习生活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纯粹因为这类数码产品好玩,或是别人有我也得有的心态作祟,而欲得之而后快,说白了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看,追求“开学六件套”的背后,藏着大学新生的攀比和虚荣之心。而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受委屈,宁可自己受累,看似是一种牺牲和奉献,实则也是在纵容孩子更起劲地“炫富”。理智的家长应当正确的引导孩子,让他不要总在物质条件上和别人比来比去,争个谁优谁劣,而是要量力而行,适度消费;平时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业上,放在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增加专业技能上,将大学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每年“开学季”的“装备比拼”运动,校方恐怕早就见怪不怪了,是不是该对应着搞一场“校风净化”运动呢?在笔者看来,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或可夹带一张“拒绝攀比”的倡议书;在开学报到之后,需及时召开班会提倡理性消费,拒绝虚荣炫富;像学校的电台、报纸、宣传栏,不妨适时增加倡导勤俭节约的栏目,给新生上好心理课。

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端午假日陕西接待游客1913.2万人 旅游收入86.15亿元
简易房占消防通道 北京市西城区一200平方米违建全拆
一季度全省二产税收292.9亿元实体经济情况好转,汽车制造、食品制造业税收收入增速较快
淮北市教育局传习新思想 “五指并拢”抓作风正行风
“开学装备”攀比之风岂能越刮越大?
资阳:精准亮剑 守护民利
精准扶贫在三湘 | “三育三创”促脱贫
玉环获批“全国水暖阀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柘城县卫计委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及健康扶贫推进会
洪江市召开组织系统“三项教育”动员部署会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上党课
机动车辆如何才算礼让斑马线
全国人大代表、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杭州建设“数据之都”优势明显
撞伤女孩逃逸后卖掉肇事车 临沂民警走访找到司机
我市出台新规治理楼市乱象
东南三环南侧快道(浐河桥-雁翔路)18日晚进行封闭施工
湖南省民政厅调研望城社区阵地创建工作
市场监管局召开深化特种设备大整治大排查会议
麻阳富田坳村:培育最优红心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