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网讯 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市紧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需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发展引才,统筹资源育才,创优环境留才。截至目前,共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136名,培育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6.8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达22.9万人。各类人才纷至沓来、扎根淮北究其原因,除却美城的人文、环境魅力,这里重才、爱才、敬才的磁场强大。
我市突出人才对加快建设中国碳谷·绿金淮北战略、奋力实现转型崛起的引领作用,坚持“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兴起一个产业”。聚焦铝基新材料产业,引进中科院院士周尧和、“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浩伟等来淮创新创业,成立安徽相邦复合材料公司,组建安徽陶铝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及周尧和院士工作站,王浩伟教授牵头实施的陶铝新材料项目获批省“三重一创”新兴产业重大专项。围绕新型煤化工产业,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共建洁净能源与先进材料工程技术转化中心,引进天津大学许建春“混合芳烃加氢及仿生催化氧化工艺”创新团队,建立天津大学卓泰化工淮北研发中试基地。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依托安徽矿业机电公司柔性引进中科院潘际銮院士,建立奥可智能再制造院士工作站。
设立50亿元“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10亿元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2亿元天使投资基金;对引进的国内外高端人才给予最高1070万元的工作经费;为全职在淮北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每人每年3—300万元储备金……种政策“梧桐树”,迎人才“凤筑巢”。不仅如此,我市支持高端人才带着核心技术来淮北创新创业,2017年3月投产后,卓泰化工依托天津大学建设的200kt/a混合芳烃加氢项目,当年就实现产值4.5亿元。
外地人才引进来,如何让本土人才也成“香饽饽”。近年来,我市率先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设立市政府直属正县级市职教办,将全市25所中职学校整合为8所,推动职业教育从“条块分割”走向“优势聚合”;投资近20亿元建设集职业教育、实习实训、技术研发等于一体的职教园区,整合4所优质公办中职学校成立淮北技师学院。在建好培育基地的同时,近5年拿出4500万元资助技能人才4.5万名,投入500余万元建立公共职业训练基地、就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共39所;建成各级技能大师(专家、技师)工作室189个,“杨杰讲堂”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依托职技院校,我市连续4年实施相城“金蓝领”万人计划,开展“千名技师带徒弟”活动,实施“订单式”“冠名式”合作培养,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人才。
收入低、租房贵、买不起房……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这些痛点,我市开出了吸引力十足的政策“处方”:对今年面向全国重点高校定向招聘的40名紧缺专业人才,提供了为期3年的房租补贴和每平方米不超过10%的购房均价补贴,并在家属就业、子女就学方面给予相应优惠政策。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工作格局,离不开良好环境和优质服务。我市搭建平台育才,以中国创翼互联网大赛等活动举办为契机,建成众创空间和孵化器11个,在孵企业、创业团队近300家,依托淮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本地平台、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省级32家研发平台,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舞台”提高待遇厚才,市本级人才发展专项投入目前增长到3200万元,年均增长17.6。近年来,我市还先后开展学习荣誉市民、上海交大安徽陶铝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浩伟同志先进事迹,以及“向杨杰同志学习弘扬劳模精神”等系列活动,发放《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服务服务卡》,打造暖才、爱才的人才生态环境。
记者 韩惠 通讯员 许大鹏
中韩(惠州)产业园优势明显前景广阔
副省长张剑飞率队来岳督办稳增长
张家界经开区开展2018年一季度结对帮扶活动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面部署迎接巡察工作
重庆副市长降级后 老下属“香港博士”厅官落马
淮北市着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助力城市转型崛起
萨尔图机场候机楼施工改造
坚持节约简约实用原则加力加速推进项目建设
徐德书率队督查文明创建工作
强身健体展风采 凝心聚力谱华章
“十一”假期回家收秋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新使命开启新征程
贵阳:规范和创新工程档案管理机制为轨道交通工程保驾护航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加快建设现代化特色农业强市
奋力谱写新时代宜宾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抓住最后机会!张学友演唱会海口站五源河体育场售票点继续开放
水有灵气城有生气人有福气新建区内外兼修提升城市气质
贵州举行第九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
市工商局大力推进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工作
海纳公司新系统使能源管理更“智慧”
摄影家走访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