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治—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潮安经验

(原标题:“粤治—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潮安经验 “四大举措”重塑岭南水乡全新风貌)
曾经淤塞和污染十分严重的彩塘镇红旗溪又变得清澈了,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面上
  近两年来,潮安区高度重视破解环境欠账和历史遗留问题,全区上下迅速形成共识,把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在全区部署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突出抓好“四大举措”,推动全区水环境整治提升,逐步实现“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为一体的新格局,全力重塑岭南水乡全新风貌,同步倒逼产业走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之路,促进产业向更高质量方向发展,奋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戮力落实“一个机制”。该区按照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强化责任分解落实,构建形成“治理+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在治理上,按照“统一部署、分级实施、属地负责、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集中整治”24字工作口诀,明确职责分工,强化任务落实,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展,也形成了创新环境综合治理的潮安模式。区一级成立水岸同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下设5个工作小组; 各个镇场各司其责,15个区直行局分工推进;下设的5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专项行动、工作推进、协调联络、安全保卫、巡查督导,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分解任务职责,确保了全面压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形成一套责任明确、沟通有序、考核精准、奖惩分明的工作机制。
  强力抓实“一个保障”。该区始终把基层党建这一个根本保障紧紧抓在手里,充分利用村级换届选举的有利契机,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把党性强、作风好放在首位,选派有能力、能干事的干部担任村支书,并通过这些“火车头”的核心带头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域综合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为在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有力有为的基层党组织和干部撑腰,为他们勇挑重担、干事创业提供坚强后盾。结合正在开展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给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违法违规行为予以打击,拔除了一些多年侵蚀乡村的顽疾,不断强化基层工作支撑。此外,十分重视依托社会力量,借助村一级老人组、乡贤咨询委员会等,用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支持参与水域整治,形成了基层治理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力量,进一步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彩塘镇红旗村水域违建清拆前后对比图
清拆前
清拆后
  着力打造“一个样板”。该区把彩塘镇作为全区水域整治的一个样板来打造,对彩塘镇水域的整治给予大力支持,由区分管领导挂帅蹲点协调彩塘镇开展工作,集中力量投入整治,并从专项资金中拨出500万元给予彩塘镇经费支持,把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反馈,没有配备环保设备的637家不锈钢企业作为整治切入点,逐村逐户排查出未配备环保设施的2814家抛光场,铁腕进行治理。截至目前,彩塘镇2814家抛光场的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其中有300家配套污染防治设施、拆除抛光场近千家、拆除设备751家、停电取缔1544家,基本实现全镇抛光无直排。围绕推动不锈钢产业转型发展,在东山湖现代产业园附近规划建设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着力解决不锈钢制品电镀、酸洗等生产工序需求,促进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该项目已获得省、市的支持,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中。同时,着力加快水域整治建设,已累计投入超过3亿元,拆除水域沿岸各类违章建筑3000多处,面积约27万平方米,完成河道整治20条约85公里,完成了19个池塘4.5万平方米的整治工作。其中,红旗溪、金东东洋溪、金东排、南二干华桥至华东段四个水域示范工程也已打造完成,宏六大直溪、华桥公园示范点也在加快推进中。特别是2016年登革热的爆发点,华桥村党建公园建设成效明显,仅这个区域累计拆除各类违章搭建物近1000间、清理垃圾1.5万吨。通过彩塘镇的示范带动,目前庵埠镇、凤塘镇、沙溪镇等水域发达地区的水系整治工作也都加快推进,枫江溪、文祠水等一系列水系整治工程进展顺利,预计到2019年,全区的河溪沟渠塘将基本消除劣v类水质,水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跃升。
  聚力构筑“四个体系”。积极对接国家政策支持趋向,按照“政府无利、企业微利、群众大利”的思路,创新治理模式,整合治理资源,千方百计破解欠发达地区生态投入资金制约难题,聚力构筑“城乡垃圾处理体系、生活污水处理体系、产业污染治理体系、江河自然生态体系”,着力优化提升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在城乡垃圾处理体系建设上,着力完善镇(场)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和村(居)垃圾收集点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每个村(居)有1-2个垃圾收集点、每个镇有1座垃圾转运站。建成了全市首座区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投入运营,形成全区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模式,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同时,制订《潮安区生活垃圾清运监管工作办法》,加强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等环节的全程监管,有力提升了全区生活垃圾处置水平。在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建设上,抓住被省政府列为粤东西北新一轮生活污水处理示范单位的有利契机,运用ppp模式启动投资超13亿元的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推动雨污分流建设,并与水利工程、湿地公园和生态水网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污水处理设施整体效益。目前,该项目第一批涵盖10个省定贫困村和1个示范村的19个设施点已启动建设,完成投资65%;日可处理污水6万m3/d的服务高铁新城和产业园区的沙溪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也已全面竣工,正在加紧推进厂外管网建设,届时与已经投入运营的日可处理污水8万m3/d的城区污水处理厂整合,配合相继投入运营的其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将进一步解决全区生活污水管控、排放问题。在产业污染治理体系建设上,通过启动沿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工作,全区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已经基本得到妥善解决,沿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江河自然生态体系建设上,集中力量开展清除河道违建和清理河道垃圾杂物专项行动,一年多来共拆除辖区内各河、溪、沟、渠、塘沿岸5米范围内违法构(搭)建物面积约80万平方米、清淤约200公里,清除垃圾杂物13.62万吨、漂浮物30.15万平方米。利用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综合整治及水系联通试点项目等建设,配合拆除行动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岸坡建设,已完成岸坡整治500多公里。将没被纳入省工程项目的河、溪、沟、渠、塘等进行打包,把清淤清障、岸坡整治和亲水平台、沿线滨水景观带、滨江公园等惠民项目相融合,启动总投资23.4亿元的中小河流综合整治工程ppp建设,与省水利工程项目相互衔接、同步推进,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乡滨江景观带。目前,首期18.03亿元涵盖11个乡镇骨干渠道及部分主要池塘的整治工作正有序推进中。总投资3亿多元的彩塘生态水乡规划建设初见成效,已整治水域约85公里。此外,充分结合在建水利重点项目建设,同步规划开展水岸绿化行动,并选取重点片区,打造各具特色绿化景观带。目前,全部在建水利重点项目绿化任务预计今年底全面完成。
  共建共治共享有话说
  基层决心 潮安区政协副主席、彩塘镇党委书记邹鹏亮:过去一味追求工业发展,现在要重治理。彩塘镇要用刮骨疗伤的方式,宁可放慢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要让无序发展变成规范发展。
  群众点赞 彩塘镇金东村70岁村民蔡绪翘看到本来垃圾堆满河面、杂草丛生的南三干渠经过整治又恢复以前清洁的面貌之后说:我们最高兴了,现在这河变干净了,又有鱼了。
  专家点评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阮思余:从实地走访和资料对比可以看出,潮安水岸同治用时短,见效快,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些成效主要源于地方政府治理方法有效与治理能力提升,即采用协商共治的方法解决环境治理和污水资源治理。接下来,潮安需要系统总结水岸同治的经验,总结凝炼环境治理和污水治理的潮安经验。当然,在解决好环境治理和污水治理之后,还得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真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潮安下一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和重点。
  领导表态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林小群:潮安区将认真总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成效和经验,继续改革创新、勇于突破,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力营造更加优越的人居环境、市场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加快提质升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以更大的作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走在前列”的殷切希望,更好地推动基层治理特别是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更加高效开展,促进潮安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再创佳绩。

九原区加强保护过境候鸟工作
碑林区食品药监局召开第一期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会
建始县漆树垭矿区柏腊槽30万t/a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开采加工项目(一期)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意见公示
郭永红主持召开市政府四届三十一次常务会议
脱贫攻坚又擂战鼓
“粤治—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潮安经验
陆振华带队到兴文县联系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活动
全球冷链峰会本周在天津举行 将展开多场讨论
293万人明日参与北京购车摇号 新能源年度配额已用尽
三乡镇副镇长、白石村党支部原书记胡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夏日送清凉 慰问暖人心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
我市举办干部人事档案和公务员信息库建设工作培训班
杜集区团区委书记高鲲鹏、副书记高孟文走访高岳街道贫困大学生
海淀区西北旺镇党委书记赵小云:打造新区"桥头堡"
全州疑似发现一枚日军航空炸弹,体积比人还大!
节后主要副食品价格明显回落
市政府办公室第二党支部召开“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组织生活会
让新理念新技术处处开花结果——“中国制造”的兖州印记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