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西县:渡头村民采海菜收入胜打工


阳西县沙扒镇海仔湖,每年盛夏来临之前,都能看到团团簇簇的海菜漂流入海,一片翠绿。近日,记者来到沙扒镇渡头村码头,只见湖面中央,十多个小渔排漂浮在水面,村民手握竹竿,一弯一伸地将海菜打捞到浮板上。
  海菜是一种水生植物,不仅可以食用,还能入药,生长于风浪平静的内湾、中潮带滩涂或石沼中。海仔湖是位于阳西县沙扒镇的内海,紧挨沙扒渔港,非常适宜海菜繁殖生长。渡头村党支部书记邱景奎介绍,春、秋、冬三季都适合海菜生长,春季长得最快、最好,整个海仔湖每天可产出过五万公斤海菜。
  邱景奎介绍,渡头村民打捞出售海菜已经有20年左右历史,最早是作为中药材。近年,海菜逐渐成为一种食材,鲜食可用于煲汤或煮粥,也可以用作零食加工的原料,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
  但村民们也有烦心事,由于海菜不易保存,如果不及时脱水或晒干,寒冷天气放置一天就会腐烂,夏季甚至不够半天。“以前没有工厂,只能通过天然晾晒的方式处理。”邱景奎告诉记者,以这种方式处理,要晾晒3天,每公斤售价一般在4元左右,遇上阴雨天气就没有产出。而在去年,原来从事海菜收购的村民建了加工厂,解决了这一难题。在码头边上一间小厂房内,绿油油的海菜随着传送带滚动,过滤掉泥巴碎叶后,再经三次淡水清洗降低盐分。之后送到不远处的另一厂房,进行烘干和打碎,成为初加工品。
  加工厂负责人甘建峰介绍,工厂向村民们收购海菜,加工成半成品。10到15公斤的海菜,可以加工出一公斤海菜干,售价达24元/公斤左右,效益比以前明显提升。目前每天加工的海菜超过1.5万公斤,主要供应到福建、浙江等地的食品企业,海仔湖的海菜产量多品质优,基本不愁销路。
  加工厂的建成,让渡头村的海菜有了稳定的产出。邱景介绍,过去海菜打捞只是部分村民的副业,但今年从事打捞的村民已超百名,甚至成为部分人的主要收入来源。正在码头上运送海菜的村民梁叔告诉记者,他每天可以打捞500至2500公斤不等,按照0.4元每公斤的收购价,收入基本不低于200元,比打工强多了。

武汉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4月26日召开
陆丰市直工委慰问困难老党员
定了!我市2018年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办法出炉
博物馆引客来
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市自然保护地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
阳西县:渡头村民采海菜收入胜打工
南阳保安员 捐献干细胞
沱河花镜景观工程全面竣工
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福安两男子偷鸡进班房
北海市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喜迎“中秋”“国庆” 海口世纪大桥护栏重新粉刷
潮州市政协组团来宿豫区考察
700余万善款惠及5000余名困难群众
​[绿园区]区政府召开“工作报告研讨会”
刷脸进站 在线点餐 站内导航 铁路春运今年很“智能”
市人大常委会:调研星湖水质整治进展
这个周六部分地区有阵雨
聆听土语乡音 感受亳州底蕴
濉溪县国土资源局终止挂牌公告
宫腔镜治疗解决少女七年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