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轨道交通起步晚,但起点高。”21日,正值南通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一期工程刚刚开工三天,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学术年会就在南通举办,省土木建筑学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大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学术年会放在南通召开,给南通轨交建设的各方带来了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交流,对南通轨交建设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据悉,本次年会汇集了全国、省轨交行业专家、运营高管和工程技术人员近300人到会,向大会提交了223篇论文,在技术管理、运营管理、产业开发、质量安全、“四新技术”运用等方面,交流探讨两年来的学术和应用成果。“创新驱动”成为热议主题。
“起点高,不是凭空喊出来的高,一定是有具体内涵的。”张大春表示,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核心发展战略。“就城市轨道而言,投资大、工期长、社会关注度高,新开工的项目,一定要从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以创新来驱动南通轨交建设。”
自2000年全省开建第一条城轨始,17年的建设经验积累,让江苏轨交建设和管理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总量居省级第一。南通是全省第6个开建城市,起步虽晚,但可以充分借鉴省内5家城市的成功经验。
无锡地铁2009年开工,2条运营,在建2条半线。“8年的建设运营,逐步形成了以品质和创新引领地铁+城市的融合发展的理念。”无锡地铁集团副总裁罗跟东在学会上向省内城市分享经验。
地铁+,就是把地铁+建设融合发展、开发融合发展、生活融合发展、交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发展和党建融合发展,来引领城市的融合发展。
“地铁的发展必须契合城市发展的步伐,服务于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罗跟东建议,南通地铁建设在克服了技术难题的前提下,统筹规划是关键。全国在建城市有40个,南通要从中学习到更先进更合理的管理经验、施工经验和运营经验,并形成自己城市轨交的特色。
本次年会是由轨交一号线一期工程02号标段施工方,省内唯一一家具有地铁施工经验的南通本土大型综合集团-中南控股集团下属企业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所承办。
据中南土木工程集团总工程师李玲介绍,南通属于软土地区,02号标段位于港闸区陈桥街道境内,该地区水系较为发达,车站及区间位于淤泥质地层及较厚的富水粉细砂地层。
“由于我司已在苏州及杭州轨道交通工程中积累了类似地层施工经验,针对该标段已制定出相关技术方案,将充分利用相关专利、工法及科研成果,并在施工中大力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来确保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质量,系统地解决各种施工难题。”
1号线一期工程的车站均采用明(盖)挖法施工,施工前须大面积占地,绿化、管网及交通设施拆迁,交通导改,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李玲建议,针对位于繁华地段、道路交通繁忙、地下管网密布的车站,也可综合考虑明暗挖结合技术,这样可避免上述影响,具有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减少扬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