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十大文化名片”20强巡礼

编者按:我市首次举行文化名片评选活动,以“挖掘文化精髓,发现茂名之美”为主题,旨在搜寻真正能够体现茂名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文化品牌,让其成为世界认识茂名、了解茂名的窗口,同时激发茂名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目前,“茂名文化名片”20强(排名不分先后)已出炉,分别为:潘茂名、大唐荔乡、冼夫人、高州木偶戏、中国第一滩、茂名年例、高州缅茄雕刻、信宜玉雕、浪漫海岸、镇隆飘色、丁颖、小东江观景带、好心湖、化橘红、茂石化、电白沉香、放鸡岛、高州木刻画、高凉古郡、化州南山寺。
8月6日,我市将从20强中评选出“茂名十大文化名片”。为了让市民更好了解这些候选的文化名片,本栏目从今天起将对候选名片进行逐一介绍,敬请广大市民关注。
潘茂名
潘茂名,是人称潘仙的晋道士。据史载,潘茂名约生于西晋太康至太熙年间(290年-371年),广东高州市根子镇潘坡人。潘茂名是岭南道教的先驱,他一生心怀天下百姓,云游中国拜道士为师,遍尝百草,行医为民,不贪财帛,施医赠药,惠及桑梓。回到家乡后,潘茂名在东山(史载为高郡主山,即今高州城东一带的群山)隐居修炼。遇大旱,潘茂名便带乡民往龙湫岩祈雨,每次都能很快就普降甘露,解除旱灾。乡民感念潘茂名恩德,把东山称为“潘山”。碰到瘟疫肆虐,潘茂名潜心研丹,冒死试药,止疫安民,深得粤西人民敬仰,并受到朝廷赞扬。有官员把潘茂名事迹上奏朝廷,朝廷屡次征召潘茂名为官,他都不答应,表示愿一生在民间尽能力救治百姓疾苦。
潘茂名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五百九十八年),朝廷“赐改高兴地曰茂名,以彰功德”,以潘茂名姓名设高州为潘州建茂名县,用以纪念潘茂名对粤西人民之恩德。唐贞观8年(公元643年)又用潘茂名之姓改南宕州(贞观六年才改高州为南宕州)为潘州。孔镛、屈大均等人均有作品以缅怀潘真人。
邑单人潘江在《潘仙赋》云:“出入二语,顿悟元机、道德千言、翻为剩义、此殆凤缘,于是攀薜萝辟荆杞,丹灶烟飞、石船风起……。”这就是潘茂名研究出处方用丹灶炼丹,用石船研药救治百姓的故事,至今仍传为佳话。
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茂名市(县级)。1975年升格为地级市,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辖电白、高州、信宜、化州四县。
历史上的潘州、茂名县,以及茂名市名的由来,无不与之陈陈相因。潘茂名悬壶济世,心怀庶民的高尚道德值得弘扬及后人学习,传奇事迹自古以来对后世影响巨大和深远。
大唐荔乡
“中国荔枝看茂名,茂名荔枝看高州”,高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发展“高产、高质、高效”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高州荔枝不仅以其品种多、质量优、产量大而闻名,更是因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荔枝文化底蕴而著称。
大唐荔乡
据史载,高州种植荔枝始于秦末,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唐朝诗人杜牧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中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正是由高州籍宦官高力士推荐并取自高州根子贡园的优质品种,“大唐荔乡”因此而得名。
高州根子镇的贡园内,树龄超500年的老荔枝树有39棵,最长的达到1300多年的树龄。这些老荔树虬枝屈节,根若龙盘,枝干交错,千姿百态,经历千年的风雨洗礼依然顽强的生长,并每年丰产丰收。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到贡园游玩的人员超过30万人次。近年来,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下,越来越多的高州荔枝走了出去,把清甜脆爽留香持久的美名传至五湖四海。
高州大面积发展荔枝生产,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州荔枝具有品种优、面积大、质量好、成熟早四大特点。目前,全市种植荔枝面积57万多亩,年产量20万吨,产值约13亿元,有“中国荔枝之乡”的美誉。其中白糖罂、白腊、黑叶、桂味等荔枝品种先后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高州还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命名为“国家荔枝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雨函

放下手机 运动起来社区“三跳”比赛让孩子们乐翻天
水西:满眼新画卷
威海被定为“持杖行走”全国主会场
高科技人才团队“芜湖方阵”引人注目
恒山春色美圣境迎佳宾
茂名“十大文化名片”20强巡礼
情暖留守儿童
昌黎县城乡规划局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
《我要去延安》健身操舞培训班在延安举行
著名诗人贺敬之乐亭听大鼓看皮影
以党建促发展 两江新城全力推进泸州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十堰人看过来!五一小长假十堰加开一趟赴汉列车
宁波再次打响“抢人才”战
成彭高速7月12日起收费通车 15分钟从成都到彭州
全市财税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信宜新宝思贺部分受灾群众生活恢复正常
五一小长假|浙江高速哪里会堵,铁路增开哪些车次
省人大代表张虹华——尽快改善落后地区高中办学条件
广东自贸区迎来“三周岁” 新设企业21万家 实现385项制度创新
3月十堰城区物业管理考核结果公布 车城街办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