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省考”夺得双冠的背后

日前,我市环境保护成绩单上又写下了精彩一笔:省政府通报表扬威海市环境空气质量率先连续两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给予1000万元奖励。在2017年度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工作中,我市的攻坚工作在省政府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中,三个阶段连获三个第一,绩效评估总成绩再夺全省第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将环保工作列入决策目标、行动计划、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更可持续的绿色生态之城,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战略,坚守碧海蓝天主色调,以环境建设提升城市形象,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走出了一条开发与保护并重、人与环境相和谐的绿色发展之路。
严控守住城市生态底色
天蓝了,地绿了,水清了,气爽了,人居之城威海正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大美画卷。
如今的华能威海电厂,大型机组设备满负荷运作,高耸的烟囱里冒出少量水蒸气。若干年前,这样的烟囱曾是污染的代名词,如今却成了环保的典范。
在电厂集控室,全厂的环保数据都处在实时监控的状态下。“经过电除尘改造,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在2毫克左右,而在这之前排放浓度在80至100毫克左右。”华能威海电厂生产部环保专工杨爱娟说。
从2015年起,华能威海电厂先后对四台机组进行了环保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四台机组的环保设施在正常运行下,每年可减排720吨烟尘、3200吨二氧化硫和2000吨氮氧化物。
从100毫克到2毫克,巨大的数据反差背后是企业对环保的高度重视,也是我市各级各部门全力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凝心聚力打造环保大格局的生动实践。
截至2017年底,全市14家电力企业的53台燃煤锅炉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此基础上,我市深化治理传统行业污染,1234家“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整治全部完成,16家省控以上重点废气排放企业全部安装废气排放自动监控设施;规模以上建筑工地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全市254个在建工程全部达到“六个百分百”标准;淘汰1182台燃煤小锅炉,全市364座加油站全部完成一二级油气回收改造任务,134座加油站全部完成三级油气回收改造任务。
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市深入开展流域综合整治,为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提供支撑。为了让母猪河河水更清、水质更好,我市确定建设日处理达标废水能力5万吨的一期湿地建设工程。整个工程完工后,将形成水质净化、中水回用、生态修复、景观公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环境综合效益,打造胶东半岛流域治理样板工程。
母猪河湿地(西寨)工程只是我市强化水环境治理的一例。威海是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典范城市,2017年环境质量“体检报告”展现出威海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突出成绩。
2017年,威海“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天数为362天,八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作为全省“气质”排头兵,威海因为环境空气质量已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河海统筹、水陆共治,全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去年我市4条国控河流15个监测断面全部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达标率100%;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实现了“水循环正常、水安全保证、水生态良好、水环境优美”的目标。
正如市环保局局长毕建康所言:“威海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期望值高,我们就更应该做到‘好上加好’。”
联防污染治理一抓到底
打赢环保攻坚战,需拿出最严格的环境监管。
2017年7月30日,参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2017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要求,我市逐项落实,研究出台了《2017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涉大气环境、水环境、自然保护区、环境执法监管4个方面19类70项突出问题,涵盖所有区市和21个市直部门。
同时,结合我市区域性、阶段性实际问题,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海洋环境保护、渔具、电镀及小海产品生产、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管理、餐厨废弃物处置、环保“邻避”问题等领域,在市攻坚方案中补充15项攻坚任务,强化任务落实和推进。
省攻坚方案中55项突出问题我市涉及44项,虽然我市未列入全省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但为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持续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我市自我加压,主动认领3项针对7个传输通道城市的省攻坚任务。
责任要落实,机制是保障。各区市和市直相关部门根据攻坚方案,分别制定了攻坚方案的实施方案和配套工作方案,逐条列出具体工作措施,明确任务时限和工作标准,采取约谈、媒体曝光、挂牌督办、限批、关停等措施,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坚持铁腕监管、精准发力,坚决打赢水、气、土等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役。
防治大气污染,优化空气质量行动持续进行——发改部门强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经信部门推动油品质量提升,住建部门开展扬尘治理行动,城管执法部门对露天烧烤、餐饮油烟分类进行整治,公安部门严格机动车源头和路面管控,环保、交通部门加强重型柴油运输车辆管控,环保部门严格监察监管工业污染,重点污染企业不断提标升级,推动威海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守护青山碧水,打好消除劣ⅴ类水体攻坚战——水利部门实施河库水域岸线综合治理、入河排污口整治,海洋渔业部门加强自然岸线保护、提高海岸带区域生态承载能力,住建部门开展黑臭水体治理,交通运输部门实施港口码头污染治理,环保部门强力整治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入海排污口,畜牧部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实行严格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对环境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2017年,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50起,罚款560万余元,查办未批先建案子72件,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典型犯罪案件2起;查封扣押案件3起,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0起;建立环保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的联动机制,完善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制度,严肃问责追究,倒逼责任落实。
各部门联防、联控、联动,打出一套“组合拳”。去年,我市圆满完成2017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在省政府组织的第三方评估中,三个阶段连获三个第一,绩效评估总成绩再获全省第一。
共建环境保护全民参与
在绘就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中,威海市民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如今,家住高区帝王宫附近的市民王先生对于小区的新环境感到十分满意。去年,帝王宫周边群众反映钦村河存在河水污染问题,影响居住环境。得到反映后,市环保局立即行动,组成检查组冒雨查看现场。根据整改要求,市热电集团全面摸清厂区雨水、污水收集处理及排放情况,确保外排雨水、污水符合规定,市水务集团对钦村河沿线毕家疃、神道口进行污水管网改造,实行截污并网,钦村河去年全面完成整治。
这是各部门认真对待、严肃问责环境信访举报工作的一个缩影。针对群众的监督举报,立行立改,切实解决了关系百姓实际利益的环境突出问题,提高了市民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
守护美丽家园,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钟情与坚守,是根植于威海血脉中的城市基因,全市创建153所绿色学校、165个绿色社区,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前不久,环翠区普陀路小学3年级3班的董泽繁一家荣获了学校“十大生态家庭”荣誉称号。“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环保活动,提高学生们节能减排的意识,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渗透家庭,辐射社区,全民一起来做环保。”普陀路小学德育主任刘爱静说。
在威海,热心环保事业、投身环境保护的组织和个人越来越多,构建起全民共治的环境管理体系。
10支环保志愿者服务大队和2000多名环保志愿者成为环保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自发开展了“爱绿、护绿、共建绿色家园”活动、倡议“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携手呵护蓝天”,开展各种各样的环保志愿活动。一名环保志愿者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宜居,是威海城市内涵的关键要素,是百姓幸福的最大期许。全社会都应该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积极行动起来,人人自觉参与,力量不可估量,作用不可估量。”
从成功创建全国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到荣获全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社会奖项——中华环境奖;从在全省17市大气环境质量八项指标中均获得第一到环境空气质量率先连续两年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再到2017年度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工作取得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份靓丽“成绩单”背后,是威海对“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坚持坚守,是党政齐抓、部门各负其责、联防联治、持续攻坚、全面提升,推动环境质量改善的不懈努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威海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展现城市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昔阳县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侧记
全镇17个村(社区)陆续开展团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永州优化发展环境:200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单位完全脱钩
办理注册志愿者证 随时随地做公益
今年最强台风“山竹”袭粤 预计明晨在广西云南交界减弱为热带低压
环保“省考”夺得双冠的背后
【市城管局】邹城:出租琐事起争执 城管相劝化干戈
依托快速检测 强化防护之墙
省人大工作研究会一行来宜调研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工商联十四届二次常委会召开
银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文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志愿者:增强奉献意识 弘扬时代新风
马克思主义始终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川在线:乐山启动高速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
经开区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9亿元
连续俩月排名全市后5位唐山镇被约谈
抚顺公安实现开具证明事项“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王 辉 简 历
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提取有关政策的通知
[青白江区]青白江区积极推进2018年老旧院落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