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刘嘉敏 实习生 钟汝芳)人们都说,来到深圳必须到渔民村、罗湖桥、国贸大厦走一遭,看看深圳改革开放的足迹,它们都在南湖。如果说,“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那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南湖就是特区“窗口”的“窗口”。改革开放初期,多项改革在这里落地开花,商业蓬勃发展,村民相继富裕,南湖街道一度炙手可热。而今,南湖成为老城区中的一员老将,但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南湖一直在路上。
南湖街道是深圳经济特区开发最早、发展最快的城区,是繁华的商业、贸易和金融中心,成立于1983年12月,是罗湖区建区后最早成立的6个街道镇之一,辖区范围东起文锦路、西至布吉河、北起深南路、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新界毗邻。
基层治理不惧“硬骨头” 在全区率先实现物业管理无盲区
从前,无物业管理小区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存在诸如绿化率低、设施不全、线路管网老化、环境脏乱差、治安隐患严重等问题。南湖街道党工委直面基层管理中这一“硬骨头”,创新提出“区域性集合化”管理模式,依法引进具备物业管理资质及丰富经验的区属国有企业,进驻小区进行管理。
所谓“区域性集合化”,即以节约成本、突出重点、有效辐射、高效实用为目标,统一设置一个管理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呼叫服务,及时接待、解决住户诉求,处理突发事件,统筹所有无物业小区的管理。引进区属国有物业管理企业进行集合化管理,有利于降低物管企业的成本,小区居民交纳每平方米一元的物管费,负担也没有增加太多,不足部分由政府适当补贴。实现了居民、公司、政府三赢的局面。
塘仔尾小区位于南湖街道向西村,是1989年深圳市政府修建向西路,为安置原村民而修建的安置楼,是一个城中村小区。小区有住宅楼2栋7层,共84户,因为楼少户少交费人少等历史原因,一直未能引进物业管理。多年来,小区内绿化缺失、设施不全、道路破损、楼房破旧、线路管网老化、下水道堵塞污水外溢、环境脏乱差、安全和治安隐患严重,居民意见很大。去年5月份,南湖街道在居民自愿的基础上,将辖区内的无物业小区“打包”,选择实力强的区属国有物业管理企业入驻统一管理,从而在全区率先实现物业管理无盲区。如今的塘仔尾小区有“管家”了,楼道角落里不知堆了多少年的陈旧垃圾不见了、所有的楼层都有灭火器材了、楼弟平台防护墙上都加装了防护栏了、排污管道畅通了、水电正常了、能看到保安员了、草更绿了、居民的心情也更舒畅了。
2017年5月,南湖街道全面开展无物业小区引进物业公司进驻,进驻罗湖小学家属楼、大洋水产宿舍、塘仔尾、云南办宿舍、公安宿舍、东乐宿舍等小区,深圳市正阳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进驻后对这六个小区的物业问题进行系统化梳理,并即日开展专业化物业服务。同时,街道对186家物业管理企业每月考核排名,同时从安全生产、城区治理、便民服务等方面对新覆盖的无物业小区进行“把脉问诊”,重点跟进解决,建设功能完善、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美丽家园。
一个城区要具有发展的魅力,不光是经济要发展,社会发展也要与之匹配,才能生生不息。正是在保持经济的蓬勃生命力的同时,也注重促进社会的发展。其实,不只是塘仔尾小区在发生变化,近些年来,整个南湖辖区在市容环境、治安环境、安全生产、社区服务、精神文明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居民群众对南湖的满意度也有着较大的增长。
黄阳一级公路通车后 太子至阳新部分客车改线,随意上下客
8项群众武术展演 “预热”少林武术节
【烦心事儿】市民讲述一次不愉快的用餐经历
三峡日报社论:为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
剑阁县优化合作环境激发工业民间投资活力
走近改革开放“窗口”的“窗口” 解码南湖多项经验获推广的秘诀
[凤凰网]池州:“非遗”宣传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
龙 凤:3000人免费体检 为健康扶贫“加油”
叶锦锐调研大冚排洪渠: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快推进河涌治理工作
绿城劳动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轨道环线站点加紧装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七次全体会议
孟津县双语学校少先队:传承美德奉献爱心情谊助残
强降雨致我市8599人受灾
活力动力潜力释放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
九江市获省级城镇贫困群众救助补助资金2795万元
贵州文学院“精读堂”文学创作活动走进清镇
苏州建设生态美丽湖泊群 高质量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
千米河道整治出新 青山绿水优美乡村
厦门多个小学相继开启校园科技节 玩转科技孩子们嗨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