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城隍庙文化街区︐智慧工地对抑制扬尘发挥很大作用︒
南京日报记者 何钢摄
穿过电子感应的大门,通道点缀着鲜花,工地围栏上喷淋设施齐开,宛如在雾中,现场干干净净。这是溧水区城隍庙文化街区的施工现场。最近,溧水区在全市创建防尘智慧工地评比中名列第一,城隍庙文化街区工地正是该区“代表作”之一。
城隍庙文化街区是无想国际创业小镇项目的一部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封顶,2020年竣工。记者20日来到施工现场,从进门的那一刻,智能化体验便正式开启。戴上安全帽,电子感应识别入场人信息。大门一侧的工地正在进行地基围护施工,旁边的环境监测设备,实时显示着该区域的pm10在60毫克每立方米左右变动,pm2.5在40微克每立方米左右。工作人员打开手机,进入智慧监管平台,轻轻一点,工地围栏上的喷头立刻喷起水雾。同时,两台雾炮机也对着空中降尘。仅一两分钟,pm10便降到40毫克每立方米,pm2.5降到27微克每立方米,属“优秀”等级。工作人员表示,监测系统很敏感,工人在旁边抽烟,都可能会因为pm2.5超标而触发报警喷淋系统。
施工单位中建八局现场负责人胡亮告诉记者,现在的施工早已告别过去灰尘四起的老面孔。入场之前,他们就根据城建、环保部门的要求,制定了详细的环保控尘方案。工地一共设置两层喷淋设施,所有的喷淋、降尘设施统一接入智慧管理平台,还另外租用了2台专业洒水车、6台手推洒水小车。车辆进出场冲洗车轮和裸土覆盖是最基本的工序,样板房建设全部用银灰色的防护网包围,避免扬尘影响周围环境。
工人生活区也处处体现着环保节能,采用太阳能供热、供电,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沟进入沉淀池,回收后再用于洒水、冲洗。
智慧平台还实现了对施工的全过程监控。23个探头覆盖每个角落,空中无人机定期对现场进行航拍。质量监督员和工人如果发现现场施工环节问题,可发送图片传至后台进行分析。
“智慧化创建体现了精细化建设管理的要求。”溧水区城乡建设局扬尘组组长相容保告诉记者,为加强智慧工地创建,改善空气质量,区城建、环保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督察队伍,一方面在线监控,一方面不定期现场督查。截至目前,溧水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年“智慧工地”创建任务,计划下半年再创建5家。
记者了解到,全市今年将创建100家智慧工地,上半年已有85家通过验收。(记者 何钢 通讯员 环指宣)
共享汽车打“绷带”带伤上路又撞了 可申请减免计费
省农业厅调研组来滕调研
城步坚持“生态立县” 优环境抓产业促发展
我市召开深化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小组专班会议
龙马潭区红星街道到社区发放“连心卡”
南京85家"智慧工地"通过验收 抽根烟都可能触发报警喷淋
市文化旅游局(新闻出版广电局)重拳出击打掉非法电视台一处
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对江西省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召开蒋斌犹王莹在主会场参会 曾萍胡高平卢伟平等在新余分会场收听收看
木棉花入膳正当时 但路边木棉花不能捡
相山区坚持“四个原则”稳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
秋季出游 不宜过度劳累
魏县民政局联合部门举行全县养老机构安全知识培训及消防演练活动
长春222路公交设置“阅兵”主题车厢
台州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工作综述
乐师附小:走进犍为文庙研学礼仪
天河区国规划局党总支组织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我市启动学生饮用奶试点工作
银川公交公司调整14条公交运行路线
既要“好上学”又要“上好学” ,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教育工作
投入22亿元办好十件43项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