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市街景致颇具老街遗韵 清代古井尚存街坊仍在使用

    渡江路上有不少特色老街,它们各领风骚,独具芳华,其中不得不提引市街。引市街的景致颇具扬州老街遗韵,从渡江路上往东拐进去,行走在曲折狭长的巷中,一侧是高耸连绵的山墙,阳光从头顶投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恍惚间,迎面仿佛走来一位丁香姑娘……引市街就是这样一条让人沉醉的老街。
    84号祗陀林梵音阵阵
    引市街的风貌基本保存完好,引市街84号是赫赫有名的祗陀林,扬州人都知道,这是民国初年军阀徐宝山的家园,外号徐老虎的徐宝山是扬州史上一大传奇人物。被刺身亡后,其二夫人孙阆仙皈依佛门,将此宅改庵,名为祗陀林。
    如今,祗陀林已成为我市对外开放寺庙之一。步入引市街,找到祗陀林所在地,只见庵门朝南,大门上嵌“祗陀林”金字石额,踱入内院,门内廊檐两侧置钟鼓,庵堂小巧精致,香火缭绕。
    102号老酱园店已成大杂院
    另一处传奇是引市街102号,在上世纪50年代前,这里还没有渡江路,引市街是人们活动的主要通道。在这条街上,它是唯一一个酱园。
    这处老宅子并不是高楼大门,但房子建构却是“五脏俱全”,颇具大户风范。房子分前后三进,坐北朝南;每两进之间,有一方小天井。如今,当年的老酱园店已成居民的大杂院。
    当地人回忆,酱园店的三进房子在以前都是杉木板房,地板也是杉木地板。一般而言,酱厂盐水重,对木板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但这个酱园依然采用大面积的板房,由此可见当年的酱园还是比较奢华的。后来酱园店成了民居后,杉木板逐渐被水泥墙取代,但山墙上还是老样子,没有动过,还有地上残缺的青石板、裸露的少量侧砖都是老东西。
    清代“引市街大井”尚在
    如今,引市街上的酱园店早已不存,但一口与酱园店密不可分的“引市街大井”却流传下来,这是一口直径约1米左右的清代大井。古井旁的砖墙上有相关部门立的市级文保单位的标牌:“引市街102-1号古井”。
    古井已成当地一景,只见古井井栏外缘刻有精美的纹饰,井栏内缘,有十几道被绳子勒出的槽痕,这些都是岁月的痕迹。正在井边汰衣服的刘老太说,这里的井水冬暖夏凉,虽然现在家家都有自来水,但大伙儿还是习惯到这里来汲水用,“当年酱园腌酱菜用的水,就是来自这口井。”     记者 王蓉 文/图

衡山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建设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全市国税系统荣获多项荣誉表彰
闽越水镇城门楼试亮灯 明年底前开街迎客
市市场监管委组织召开本市药品“净网2018”专项行动协调会议
全国27个村(镇)“最美渔村”之一方巷沿湖村田园乡村 规划出炉
引市街景致颇具老街遗韵 清代古井尚存街坊仍在使用
团省委课题调研组一行来长沙调研指导
民科园核心区吸引高端制造业集聚(图)
喻屯第一中心小学开展“网络安全、网络文明”教育课堂
夏日清凉送给一线值勤交警
两个月免费接送病患2万余人  市二医院惠民举动获赞
长假过半游客量趋缓 错峰出游更尽兴
64岁环卫工岗位附近倒地“猝死”
“7天无理由退款”,摇身一变“空手套白狼”
凤岗:积分制入户今起停止受理 满足“两个五年”即可入户
郑志彬:为抚顺“IT+BT”融合发展贡献华为力量
市河长办第七督察组到颍泉区督察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情况
菊花香溢致富路
张湾区黄龙镇加强夜巡保平安
怎样才能防止中年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