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17时45分,飞机徐徐降落南宁吴圩国际机场。陈俊名下机后见到抱着女儿的妻子唐颖怡,泪水早已在眼里打转。
回想起一年前的那天,挥别怀有身孕的妻子的陈俊名经过20多个小时的飞行后,第一次呼吸到利比里亚那湿热空气,他才意识到,责任与思念共同压在肩上是多么的沉重。
一年前,140名维和警察承载使命、砥砺前行,开启一段赴利比里亚维和的新征程;一年后,这支防暴队胸挂联合国“和平勋章”载誉归来,画上中国派遣至利比里亚任务区维和警察防暴队的圆满句号。
在一年的维和工作中,黄铭、陈俊名、彭培基、韩书旺、何思华、杨宗楷,这6名从驻钦公安边防部队走出的防暴队队员,他们与其他队员一起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联合国“正直、专业、尊重多元化”的核心价值观与“忠诚、拼搏、团结、奉献”的中国维和警察精神,也写下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维和故事。
『魔鬼训练』锤炼本领开新篇
“请祖国人民放心,我们一定圆满完成任务!”2017年3月10日,北京,“蓝盔勇士”出征在即,他们身姿笔挺,整齐列队,面向国旗作出庄严承诺。
使命当前,防暴队以最高昂的士气、最顽强的作风、最过硬的素质、最周密的举措,全警动员,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繁重而艰巨的维和工作中去。
为锻造合格的维和队员,防暴队于2016年10月正式组队并在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接受高强度培训。
这是一段激情岁月,称得上是“魔鬼”训练,主要模拟维和地区的环境,进行相关有针对性的训练,包括英语、驾驶、射击、体能等多方面内容。“你挥霍的正是别人渴求的。”这是何思华的人生格言。22岁的何思华是钦州派遣出最年轻的队员,他与战友们成功从遴选中突围,成为防暴队中的一名“幸运儿”,加入封闭式集训中。
参训队员们每天早早起床,几分钟内完成内务、集合、跑操、早餐,还要背着将近20公斤重的装备奔跑热身。集训之后,不仅要通过公安部的考核,还要通过联合国的甄选,难度之高可见一斑。“不断地过关斩将,不断地考核,我们突破了自我。”何思华说,队员们顶着烈日训练,冒着大雨参加演练,他自己长期被晒脱皮。
训练之余,队员们还学习了多项技能。韩书旺在入伍前就有木工基础,出征前又自学了医疗、理发等技能,为他日后在任务区开展工作打下基础。
经过三个月的集训,队员们圆满完成了武器射击、警务技能、防暴战术、人群控制等6个模块58项科目的实战训练以及实兵实装模拟对抗演练,在2017年1月15日迎来联合国甄选考核。全部官兵全优通过英语、驾驶、武器分解、射击等考核,最终以全员、全科、全优的成绩通过了甄选考核。“你们的表现称得上是‘无与伦比’!”联合国考官给出了这样的高度评价。
严格管控 利剑出鞘守平安
利比里亚当地时间2017年3月11日中午,历时20多个小时,防暴队安全抵达罗伯茨机场。这标志着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第五次赴利比里亚维和行动的正式拉开,也正式开启了广西成建制维和力量第一次走向国际舞台的时代新篇。
踏进西非土地的防暴队员们很快发现,这里的环境比他们想象的要艰苦。利比里亚因连年内战,导致卫生防疫系统落后,卫生环境恶劣,加之蚊虫和毒蛇较多,疟疾、伤寒、黄热病等热带病肆虐,民众防疫意识淡薄,高致死率的“埃博拉”一直都没有完全消亡。“我们坚持每天早晚对营区进行消杀,提醒队员每天喷洒防蚊液、花露水等做好个人防蚊措施,定期服用抗疟药物,与当地人接触后及时用消毒液进行消毒。”黄铭说。
在防暴队队员眼里,这里是他们施展才华和创造“中国奇迹”的地方。黄铭作为先遣队后勤分队负责人提前抵达利比里亚,带领工作组完成了跟班学习和库存物资装备的清点交接工作。
队员们抵达利比里亚后,自己动手修整营房、新建岗楼,还在乱石中搭起围栏、竖起水泥柱,修整了观光广场、战备码头。
除了生活环境差,利比里亚糟糕的交通条件,还给队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利国交通混乱没有章法对行驶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驾驶员彭培基说,“我们不驾驶问题车辆,日常多观察各路段道路交通状况,由于车辆人群混乱,我们坚持慢速安全驾驶,确保车辆人员绝对安全,不超速、不带病出车。”
针对恐怖袭击、武装袭扰、营地失窃等风险隐患,防暴队及时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制定加强动态安全管理措施、营地安全警卫规定制度,分类落实防范应对措施。同时,党总支成员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深入各分驻点开展常态督导巡查、备战检查、演练拉练,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类问题。
在远离祖国一万多公里的西非大地,防暴队以公安边防部队七面旗帜(沙头角、红其拉普、木康、帕里、三都、满洲里、罗家岙)及“隘口”(广西总队崇左支队隘口边防派出所)、“忠诚”命名了哨位,写满了防暴队队员们无尽的思念。驻地营区四周被铁丝网环绕,站哨队员们时刻关注四周。哨位由一个小队负责,安排一名巡查员,保障营区安全。
旗帜引领 赤诚忠心筑根基
责任与使命同生。维和是时代赋予中国的伟大事业和历史使命。“防暴队能否顺利通过一年期的考验、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关键在于党组织建设。队伍走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健全到哪里、制度就要落实到哪里,以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促进党组织作用发挥和各项任务出色完成。”2017年3月3日,广西公安边防总队政委刘洪平在防暴队出征前这般说。
在远离祖国的他乡,艰苦的生活环境、复杂的工作环境下,队员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承受着极限挑战。如何让队员们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意志,拥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权,成为防暴队党总支不断思考的问题。
抵达任务区后,防暴队根据维和战地特点,共设立1个党总支、6个支部、12个党小组,配齐各级党员领导骨干,组织覆盖每个角落。为规范战地组织生活,防暴队开展了“装甲车思想汇报”、“执勤路上学党章”、战地“八分钟党课”、长巡途中“入党宣誓”等活动,使得“小哨位”也会影响国家“大外交”的观念深入人心,将“我的样子就是防暴队的样子,我的形象就是中国军人的形象”的价值理念植根于心。
“我积极配合队里做了海外党建教育展厅的建设以及室内装修和海外党史宣传文化走廊工作,感到十分光荣。”韩书旺说。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防暴队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全体队员、驻利华人代表通过电视共观盛会,并通过多种形式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为将党的十九大精神焕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忠诚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全体队员争当维和尖兵,争做和平使者,谱写中国蓝盔卫士捍卫世界和平的壮丽篇章。除了警务外交,防暴队还前往巴基斯坦二级医院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遗憾多多 错过孩子出生时刻
在利期间,许多队员错过了家中许多重要时刻。
杨宗楷错过妻子分娩二孩时的陪护,在两个儿子的成长过程中缺失了整整一年。“这让我感觉愧对他们,回来后我要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弥补他们。”
妻子独自在钦州照顾两个年幼的儿女,儿女病倒住院也只能由妻子一人连夜照顾,这让韩书旺倍感亏欠。“大女儿五岁了我在她身边的时间很少,儿子出生一年多来也只能通过视频叫一声‘爸爸’,没有他们的支持我没法来到西非大地,老婆你辛苦了!”
出征几个月后,宣传官陈俊名的孩子出生了。他的妻子唐颖怡说:“最感动的是我生产的时候,出了产房拿到手机,打开微信收到来自爱人轰炸式的微信问候和视频连接请求,心里非常感动。”对此,陈俊名也感到亏欠,这样的感情在回国后见到女儿第一眼后终于忍不住宣泄。“在利比里亚执行任务的一年时间里,有8名队员的亲人相继离世,他们都没能回来看最后一眼。因为,国比家更重要。”“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年迈的父母和90岁的奶奶。父亲高血压,母亲骨质增生,两老身体都不好,在我集训出国的日子里,他们要照顾年迈的奶奶还要帮我带小孩,两边奔波十分辛苦。”黄铭说,“我入伍11年了,回家里的时间很少,我想对父母说:谢谢你们这些年为我的付出,我爱你们。”“出国一年了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离开家,特别想家想父母想妹妹和女朋友,思乡之情特别浓。”驾驶员彭培基在工作中主要负责车辆驾驶及日常保养,在工作中为了缓解思乡之情,闲暇时刻与家人视频聊天,“经常跟他们说,不用担心我,我在任务区各方面都很好!”
为积极协调后方帮助解决存在困难,防暴队还积极展现“维和一家人”式亲情关怀,坚持发挥党组织核心领导和战斗堡垒作用,延续了中国维和警察18年来创造的“无一违纪、无一遣返、无一战斗伤亡”的骄人纪录。
躬耕自足 种养结合不愁吃
维和队员们到了利比里亚,一下飞机就感到热浪袭人。当地的高温也让他们有点不适应。
后勤保障关系着战斗力。任务区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利比里亚物资匮乏。在首都蒙罗维亚,一公斤白菜的价格相当于人民币120元,十分昂贵。
在联合国供应的食材中,常见的仅有被队员称为“维和三宝”的土豆、洋葱、胡萝卜。部分队员由于绿色蔬菜太少,出现了皮肤干裂、眼睛干涩、口腔溃疡、食欲不振等病症。
杨宗楷负责伙食保障,深知物资匮乏、伙食压力较大。“后勤分队5个人保障140个人的伙食,压力大,但是大家都没有叫苦,都是一群实干的人。”
在国内常见的蔬菜、饮用水等微不足道的东西,对于防暴队而言,都是珍贵的物资。如何丰富队员饮食是后勤分队面临的巨大挑战。“营区土地盐碱度高,加上土壤水分和营养稀缺,想要在这样的土地上成功种植蔬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黄铭在后勤组,为了丰富队员“菜篮子”,改善队员生活,他与组员们克服勤务繁重、建材短缺、酷暑、高温等困难,在首都蒙罗维亚建成了利比里亚第一个无土栽培蔬菜大棚,大大提高蔬菜产量,有效解决蔬菜供应不足的难题,极大地提高自我补给能力,让队员每天都吃到新鲜蔬菜,有效提升了队员的“幸福感”。“在任务区的工作生活中,点滴都是靠每个队员相互配合,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队员彭培基说。
为了让队员们能吃上新鲜的肉类,后勤组利用营区空闲土地、木板、镀锌板和废弃的铁丝网、渔网、塑料薄膜搭建了4间猪舍和1个养鸡场,为队员们提供优质新鲜的放心肉。“特别是每到中国传统节日,队员们的饭盆里有鸡、鸭、猪、羊肉,还有新鲜蔬菜,大家总是喜笑颜开,乐在心头。”
韩书旺说,为了给队员们增加口味,防暴队还专门带了一批钦州黄瓜皮出国,“就着黄瓜皮下饭,一次能吃两碗呢!”
坭兴陶做礼品钦州文化传出国
维和行动即是面向任务区的国际作为,又是面向危险前沿的军事行动。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坚持联合国50多年来公认的三项原则:一是开展维和行动需要经过当事国或当事方的同意,二是保持中立,三是在自卫情况下才能使用武力。“我们走出国门,就是代表中国,在执行任务的同时,还要不断展示中国元素,弘扬中华文化。”陈俊名说。
防暴队在利比里亚期间,举办了中利武术文化交流活动,教授利国青少年学习中华武术、舞龙舞狮、传统文化,更经常到当地学校、孤儿院开展爱心助学和义诊活动,充分展现了“四个自信”,为我国整体外交大局贡献力量。
在赠予外国友人的礼品单中,坭兴陶悄然入列。防暴队特别携带一批出自钦州的坭兴陶精品,作为赠予来访的联利团、利比里亚政府的官员以及参加警营开放日活动的外国友人等的礼品,深受大家喜爱。
防暴队队员纷纷认为,“我们作为文化和友谊的传播者,身处在国际环境下从事这一特殊的外交活动,把传播中国文化作为己任,向外国朋友宣传和推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向世界展示着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彰显着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十七届全国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即将启幕
最多跑一次 就医新体验:流程再造,服务特殊患者
经开区年产1.5万吨毕克化学高性能助剂改扩建项目奠基
“锦绣潇湘 文明旅游” 志愿服务在行动
民革阜阳市委会联合阜阳中山画院举办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网络书画展
英雄本色 在联合国“勋章”上镌刻钦州故事
高文掌:新时代如何做好医院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国内外苏学专家将共聚眉山共话东坡文化
端午假期整改不放松 严格落实环保督察 “回头看”
无锡市气象台2018年9月21日11时发布的午间天气预报
北京本周云淡风轻雨水少 高颜值天空将持续在线
夫妻中秋求“和合”:将双方父母接到一起过节
殷都区持续加强机(电)动三轮车、机(电)动四轮车管理
“铁嘴”汪玉奇会怎样谈九江
龙海市市监局多措并举开展药品零售企业飞行检查
汉源县副县长朱国永率队督导“散乱污”企业“两断三清”工作
市公安局: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城区工商部门牵头 整治农贸市场并限期整改
华安县马坑乡文华村:柚子树下种姜 一举两得
禁毒是一场新时代必须打赢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