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三溪”的“绿色名片”

图为三溪村航拍场景
□ 记 者 施薇 郭亦斌 通讯员 斯乾 炜洪 图/文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上杭县溪口镇的革命基点村——三溪村,映入眼帘的是,绿意盎然的田野,干净整洁的村道,树荫下休闲纳凉的村民,呈现出一派和谐、安康的新农村景象。
三溪村位于溪口镇西北部双髻山西南山麓,由竹坝里、温屋坑、蕉坑、上三溪、坪畲、兴彩6个自然村组成,共192户780人。“三溪村是一块红色热土,也是一块绿色沃土。”村党支部书记邱宪民告诉记者。
红色故事代代传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农民武装暴动,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东二区第六乡苏维埃政府。在反“围剿”斗争中,三溪村建立农民赤卫队,有45人报名参加红军。新中国成立后,有35人被评为革命烈士,被错杀的苏区工作人员和革命军人有14人。
三溪村所辖的6个自然村都是革命基点村。基点村群众为支持红军游击队受到敌人多次残酷摧残,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46年11月4日,中共杭岩工作团(后为上杭工作团)在竹坝里成立,这里成为了上杭革命领导中心。原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昭娣就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她15岁当上上杭县苏维埃政府女工部长,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坚持在赣南闽西打游击战。抗战爆发后,她留守闽西坚持斗争,直至解放,解放后她担任上杭县第一任县长。
“绿色”产业助农致富
沿着河边村道行走,那一幢幢崭新楼房和新桥、新路都是“新景”,展示着新村变化。
三溪村距集镇6.5公里,海拔585米,全年平均气温17.5℃,全村总面积18321亩,其中,耕地面积931亩,山林面积15184亩。近年来,三溪村依托竹林资源优势,积极争取上级对革命基点村的政策扶持,连续7年对6000多亩竹林进行人工科学施肥,同时开通了竹山便道50公里。在此基础上,利用肥沃的土地,村里大力推动食用菌香菇、木耳等特色种植产业,年栽培达30多万袋,成为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并积极鼓励种植芦柑,该村成为了“坑口”牌芦柑重要基地之一。
村民们依靠“绿色”种植业逐渐走上了致富路。经济发展了,村民们甩开膀子建设村庄,很快路平了,灯亮了,配套设施完善了,安全的自来水也喝上了。2013年三溪村被列为县美丽乡村环境建设示范村、宜居环境建设试点村。“现在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好,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这一块,利用村里的优势,建设淡水鱼垂钓基地、采摘园等。”邱宪民告诉记者。

新城区残联共为20名下肢残疾人发放电动轮椅
兴海公园即将建成开园!两个铁路桥也有了新进展!
省司法厅副厅长禹治洪到桦甸市调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打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
市直住城区老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通报会召开 王宏主持会议 金庆丰张夏林出席
“红色三溪”的“绿色名片”
母遭车祸 心系瘫痪儿 吉安这个居委会干部照顾母子渡难关
第七届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开幕式暨拜谒活动举行 -- 齐聚华商源 共筑中国梦 争做出彩人
市残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陈奕君要求推动残疾人事业再上新台阶
市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宋希军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亚洲杯或成里皮执教生涯“绝唱” 沈祥福接班希望大
2018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缴费月底截止 逾期未缴费居民不能再补缴
我市举办能源革命高端论坛
全面提升高校组织工作质量 2018年秋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举行
商丘五保户房屋坍塌 求助“12345”获建新房
回家行囊装满一个个温暖故事
象山公安创新发展新时代“海上枫桥经验”
武夷学院举办纪念朱熹诞辰888周年专题展览
传承壮族文化 展现壮族风情
国家林业局驻广州专员办督导组来梅开展森林督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