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当下,一座城市要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在城市竞争间形成比较优势,不仅要看单项指标的分值高低,更要看“强、富、美、高”多项全能的综合实力。
回望2017年,我们可以发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锡不仅在推进产业强市、加快科技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交出了一张高分卷,而且在加快富民步伐、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城市文明等增进民生福祉的领域都取得了新突破。
一举揽入全省年度最大产业项目、再度跃居内地宜居城市首位、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创成首个全国文明城市群……一项项桂冠与荣誉,记录着这座城市在“强、富、美、高”等多个发展维度上的不懈追求与奋进争先。12月21日,省质监局发布《2017年江苏服务行业公众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无锡市以75.19得分成为江苏省服务业总体满意度最高的城市。
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必然是以“人”为纽带形成的“价值共同体”。回放2017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从城乡面貌的巨变中,看到普通百姓的幸福笑脸,看到美丽生态画卷的展开,看到蓬勃向上的城市文明新气象。
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锡以产业强市为基础驱动城市更新,推动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协调同步,实现了产业、城市、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实践证明:政府引导、市场领跑、民众点赞,每一种力量都向着同一个方向奋力奔跑,城市发展的故事才会更生动更精彩。
民生优先:连心富民,让百姓充分感受到发展的温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全市教育支出增长10.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5.08%,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增长16.48%,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3.73%,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4.81%……
岁末,有关部门提供的一组数据表明:年初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民生支出只升不降”的承诺,一一得到“兑现”。
年中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小敏强调:“百姓富,是‘强富美高’新无锡的重要内涵,是全市人民的最大期盼,更是党委政府最应该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
发展是富民的基础,富民是发展的目的。聚焦富民,走出增收新路子,产业、创业、就业三大支撑,一个也不能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促进富民增收,就业创业是重要途径,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是实现富民的必由之路。随着产业强市向纵深推进,重大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以及智能制造成为众多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技术专业类岗位需求数量出现了大幅上升的新态势,许多企业家都发出了“技术工人都要靠抢!”“中级以上人才最紧缺”的感叹。数据显示,到11月底,全市净增就业人数为100779人,比照全年目标,完成率达210%。
透过这边独好的就业“风景”可以看到,无锡近年来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产业强市主导战略,直接推动了就业质量的提升,也为市民增收增添了新的选项。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和质量升级,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走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之路的制造企业以及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成为就业净增人数最多的企业。这些中高端企业、创新型企业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新岗位,而且带来了颇有诱惑力的薪资水平、职业空间。
一域可瞻全局,一事可察理念。就业市场的新动向新趋势,是无锡促进富民增收的一个投影。与此同时,不仅要注重拉高“平均线”,整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更要千方百计抬高“地平线”,已经成为各级各部门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在“精准救助”方面持续发力的无锡,今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省内、国内领先的扶贫助困政策举措。在政策组合拳的作用下,各种升级版新举措纷纷推出,无锡低收入群体的“地平线”出现了明显抬高的迹象:11月,市区深度救助申请条件和救助标准作出重大调整,不再限制重大疾病的病种,同时在子女就读学校、家庭拥有住房等方面降低了申请深度救助的门槛,并大幅提高了救助金额标准。这是我市继在全省创新推出针对“支出型”特困家庭深度救助举措后,又一次对政策进行升级完善。市民遇到“急难事”,可以享受到更高水平的精准救助。此外,精准救助在今年实现了“三个首次”:首次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纳入保障性住房申请范围、首次构建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首次打通低保信息比对金融瓶颈。7月1日起,市区城乡低保标准由760元提高至820元。目前,无锡临时救助标准已跃居全省第一。
绿色发展:破壁清障,建设美丽城乡新家园
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快建设美丽城乡新家园,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河畅、水清、天蓝、地绿、景美,是每一个无锡人都向往的美好生活图景。
回应民生关切,解决突出问题,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破壁清障。2017年,在大力推进产业绿色化,促进重大项目落地、产业转型升级与美丽山水、良好生态共生并进的同时,治水、治固废这两场攻坚硬仗,给市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
水环境问题是无锡发展中最突出的短板,是百姓反映最强烈的环境问题。着眼于消除痛点、疏通堵点、攻克难点,在确保太湖连续十年实现安全度夏的同时,今年无锡全面打响了黑臭河道整治攻坚战。通过彻底截污、畅通水系、河湖共治,治水攻坚战已初显成效。全市161条主要河道通过实施整治,38条已达Ⅲ类水质,Ⅲ类水河道分别比2015年、2016年增加了14条、9条。目前,全市Ⅲ类水河道比例达23.6%,与去年相比提高了5.6个百分点。
治固废,事关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能不能告别垃圾围城的窘境,突破固废和危废处理这一制约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是城市面临的难度很大的一场“考试”。锡东电厂成功复工建设并投入试运行,标志着固废治理取得了重大突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民生工程达到了“最高标准、最好设备、最优工艺”,“四炉两机”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考核,顺利实现预定的建设目标,项目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实现了运行稳定、指标优良,困扰无锡多年的生活垃圾处置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对水、气、土等环境造成的危害由此大大减轻。
绿色,是宜居城市永远的底色。加快推进绿色生产、发展绿色经济,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投入产出高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以生态优先倒逼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无锡实施制造业绿色化改造计划的脚步从未放慢,今年全市“绿色工厂”数量已位列全省第一。让美丽与发展共生共赢,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风清气正:同心同向,聚合起推动发展的磅礴之力
增进民生福祉,不仅要看民生改善的目标是否“更高”,也要丈量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否“更近”。同心同向、砥砺奋进,梦想的标尺才能更好地衡量出城市发展的高度和温度。
2017年,无论是“连心富民、联企强市”的大走访,还是步履铿锵的正风肃纪、监督问责和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进的全面从严治党,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在城乡各地全面展开的深走实访,让百姓暖了心头、企业有了奔头、党员干部添了劲头; 近180万人次的走访量,覆盖了60万家农户、近120万户社区家庭、近10万家企业,查找出来的13.3万个问题中,近89%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推广基层党建“雁阵计划”,认真落实“两个责任”,用好监督执纪“四个形态”,加大问责追责力度,有序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市级派驻机构和在全省率先实现“两个全覆盖”。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全市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与2016年全年对比,查处案件数增长4.4倍、处理人数增长5.1倍、党政纪处理人数增长2.9倍;今年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4223次,处置问题线索2935件,结案134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212人,给予组织处理145人,增长62.9%。
固本强基的成效逐步显示,党风政风有了明显变化。
民生期许殷殷,奋斗未有穷期。新时代已经到来,激动人心的新时代凝结着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要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合起推动无锡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磅礴之力,以更加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奋力谱写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锡实践的新篇章。
运管集中整治违规旅游大巴
临猗纪委监委新年伊始抓作风
中考志愿17日开始网上填报 别错过免费咨询会
全国铁路7月1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 暑期增12对动车经停桂林暑运模式开启“火炉”难挡游兴
卡尔德克梅开二度费尔南多破门重庆斯威3:0客胜天津权健
突破:在协同共进中增进民生新福祉
关于省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工作分工调整情况的通报
奉化有玻璃栈道了 在溪口徐凫岩景区 预计4月底可竣工
凝心聚智谱写新时代福建发展新篇章
我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1205人
广元市抓早抓实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四川“省考”开考 笔试成绩6月公布 暂定7月面试
任建新与四苹果(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事宜
炒股赔钱 他竟偷骨灰盒诈骗家属 没骗到钱最终被抓
立规矩禁刷屏家长微信群的负担未必不可卸下
卷面满分100分的试卷,却考出了105分! 宁化中小学为何会有这种怪事?
60余辆电瓶车被盗 警方成功破案
周村打响新旧动能转换新春“第一炮”
蕉城开展“两客一危”行动
渭南市公安局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市公安机关青年民警公文写作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