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名叫“武大校友圈”的公众号发布了“寻找武大锦鲤”的抽奖活动,受到大量武大校友的转发。武汉大学官微发布声明称,该活动为商家促销,与武大官方无关。查询“武大校友圈”公众号发现,“寻找武大锦鲤”的文章已因涉嫌违规被删除,公众号也因违规无法关注。
另有一则与自媒体有关的消息值得关注。昨天今日头条发布官方消息称,一个头条号作者发布了“×××涉嫌强奸案”文章,经用户举报,平台确认,该文章系虚假信息且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已按照《头条号运营规范》对该头条号予以封禁处理。
这两件事都发生在自媒体身上,都突破了底线,都得到了处理。相对于冒充武大官方的微信公众号,那个发布谣言的头条号处理得更重,已经被封禁了。这看起来是违规者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但进而思之,这样的处理能有多大作用?真能对当前自媒体乱象起到警示和净化作用吗?
据了解,“目前最火的吸收粉丝的模式就是锦鲤了”,受到处理的只是极少数,即便受到了处理,也只是暂时无法关注,由于之前吸引到了众多粉丝,一旦开禁,就是实在“资本”。很多自媒体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个冒充武大官方发布“寻找武大锦鲤”的微信公众号,隶属于一家武汉公司,这家公司还为其他公众号提供服务。处理一个,还有其他,一个号的资源也可以转到其他号。而那个被封禁的头条号作者,看起来处理很重,可谁能保证其不会再开一个号?不会用家人的身份再申请?
如今似乎迎来了一个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期,也迎来了一个自媒体乱象频仍的时期。在很多人看来,有时快对应着乱,在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一点小乱,似乎在接受范围之内。可是现在的一些自媒体,频频触犯底线,为了吸粉无所不用其极,不讲道德,就连法律也置之一边。就像这两起自媒体事件,一个冒充官方,一个直接造谣,哪有一点底线意识?这不是个例,俨然成为一种现象,很多自媒体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迅速产生效益的。
一些自媒体平台或许也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不可持续,现在开始对一些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可是,无论是在处理的广度还是处理的力度上,都远远不够。一个倾向化的处理方式,就是“对号不对人”,一个号出现了严重问题,那就对这个号进行处理,一般也就是删除文章、暂停关注,几天之后又开放了。如果引起的反响太大,可能对平台造成麻烦,那就咬紧牙关封号。
这种处理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号的背后是人,有的是自然人有的是法人。现在开号门槛太低,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很多自然人和法人都有很多号。受到处理只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违规行为根本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处理;如果不幸“中彩”,那就等几天再说,反正已经吸到粉了;即便像“中大奖”一样被顶格处理了,大不了换一个号,操作思路仍在,关系渠道仍在,还能做其他号……这种逻辑下,有多少自媒体会产生真正痛感?
处理无底线自媒体不能“对号不对人”。所谓“对号”,也就是处理自媒体号,该限号的要限号,该封号的要封号;所谓“对人”,也就是建立行业黑名单,对于严重突破底线的,要限制和剥夺其进入行业资格。泛泛的“对号不对人”,在事实上起到了助纣为虐的效果。
永定拟签约5个项目 计划总投资12.1亿元
天津启动评选德业双馨十佳教师
市商务局外经科科长一行到中安国际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进行调研
明天中考荆州交警提醒:考点周边路段最好避开!
从“单兵作战”到“群星璀璨”
处理无底线自媒体 “对号”也要“对人”
济南中欧制造业产业园“底气何来”
拍客报告:市区拍雪山已成家常便饭
牢牢把握好“五个关键词”——二论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
无锡企业家直面痛点 实体经济破题关键:激发内在动力
处暑已至 秋天还远 未来几天多降雨
3000名学生齐聚宝天曼自然博物馆探索神奇大自然
关于公开征求《阜阳市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贫困患者集中救治与供养工作实施方案》和《阜阳市贫困精神障碍患者医疗费用支付办法》意见的通告
南山区召开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知识培训会
黄冈启动“爱心送考助你圆梦”公益活动
濠城镇民政所推进特困供养机构安全排查工作
龙子湖区政协九届二次会议开幕
通山畜牧局举办中蜂养殖培训班
年近8旬的老人趴在河渠中 多方接力20分钟救援
和衷共济谋新篇---红古区“优化营商环境促发展”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