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广平县十里铺乡大留村闫海玲家中,她把一幅长6米的《清明上河图》十字绣作品在笔者眼前铺展开来。只见该绣图色泽古朴清新,绣线方向一致,针脚干净细致,连画布背面的针脚都非常齐整。“这是一年多来‘忙里偷闲’绣成的,用了近100种颜色和6斤多棉线,用断了十几根绣花针。”闫海玲说,十年间,她绣了大大小小上百件作品,《清明上河图》是其中一幅。如今,十字绣已经完全融入了她的生活。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闫海玲接触到了十字绣。“我在一家装饰公司上班,平时也没什么爱好,为了给生活‘调调味’,再加上亲友邻居的鼓励,就开始和三五成群的姐妹们作伴儿绣起来。”闫海玲说,一开始,她对照图纸练习手法,没过多久,就领悟并掌握了十字绣的技巧。
“几年下来,我觉着自己可以试试‘大工程’,于是在2017年3月,我买来了《清明上河图》图案。”闫海玲介绍,完成《清明上河图》十字绣,可谓工程浩大,往往令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闫海玲有耐力,也有恒心,这一年多的时间,她每天都会绣到深夜。为了力求完美,她采用上下提针的绣法,在绣制过程中针法方向保持一致,针线用力均匀。“很多看似简单的图案却是最难绣的,比如桥上的人,需要把帽子、上衣、鞋子的轮廓都勾勒好,绣好后还要一点点勾边,一针也不能差,不然就破坏了整体感觉。还有树木,有深绿、浅绿等好几种颜色,需要不停地换线,这样绣出来才显得有层次有质感……”看着自己的作品,闫海玲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最近,闫海玲又买了幅《红楼梦琴棋书画图》,打算用八个月时间完成。“有很多人看中我的作品,要出高价购买。其实,我早已把十字绣作为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并不图名利。”闫海玲说,她的心血倾注在这一针一线中,只为绣出她对生活的热爱。本报通讯员程学虎李艳梅
巨鹿县天泽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小麦秸秆打捆回收 变废为宝
你关心的2018温州外国语学校招生问题 学校解答了
上海“爷叔”为春运听音 25年来坚守春运第一线
市局机关党委组织开展第三季度支部党建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互查
全员普法促安全 临沂安监成立“长安”普法志愿队
闫海玲:“绣”出幸福新生活
袖珍巨人加冕CBA常规赛外援MVP
上杭县举行"讲好上杭红色故事"演讲比赛决赛
新城区党工委召开会议
《黑河市构建对俄合作新体系研究报告》课题顺利结项市长谢宝禄出席会议并讲话
不忘初心跟党走 牢记使命勇担当
吕梁体校运动员王榛浩斩获全国竞走大奖赛暨亚运会竞走选拔赛冠军
3条免费公交送您去看城洽会
在担当中书写新画卷——以解放思想大讨论推动钦州大跨越大发展观察
市局三原则推进妇女儿童监测统计工作
“书香平江”文化惠民书画艺术公益讲座在周令钊美术馆正式开讲
吉首市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应急演练
乐山市召开2018年全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会
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 PPP模式助力官渡区城市管理精细化
2018年杭州市商贸服务业中式面点师技能竞赛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