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却遇涨价难


何时养老?如何养老?能否自我支撑养老?这是越来越多中老年人思考的问题。在目前“421”的小家庭背景下,走进养老机构养老正逐步被即将步入老年60后一代所接受。与此同时,虽然近年来养老金不断增加,退休老人的收入水平也水涨船高,但是依靠以往的社保这一单一的养老资金来源也正弊端初现。记者在近日的采访中发现,虽然养老金平均收入已经超过了养老院的平均收费水平,但是养老机构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依旧面临涨价困难的局面。
养老金连涨 追上养老院收费标准
“现在俺一个月的退休金(养老金)差不多2800元,从去年开始,就够我在养老院的开支了。”今年70岁的刘老太太是养老金14连涨的受益者。得益于不断增加的养老金,她已不需要子女的日常补贴了。像她一样,在南郊一家能够提供优质优价的养老机构内,还有数十位退休老人享受着养老金增加带来的幸福感。不过在10年前甚至5年前,感受这种满足感的尚是极个别老年人。
“5年前,我的退休金才2000元多点,每年留足养老院的钱,剩不下啥零花钱。”72岁的张先生说,“现在好多了,每月还有几百块的零花钱。”据悉,从2005年开始,我市连年为企业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从2004年的475元提高到2013年的1752.18元。除第一次低于100元外,剩余8次提高养老金的人均月增加绝对值都大于100元。2013年,全市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开始与养老院自理老人的支出相持平。
自2014年至今的5次养老金提升中,全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已达到2423元。相较全市优质民办养老机构自理老人月均1700元、半自理老人2300元、全护理老人3000元的支出,近年来的养老金支出正逐步追上养老院的收费标准,退休老年人的经济也在逐步独立。
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强
“能看病、能养老,能休闲、可购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增加,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已从之前的有饭吃、有衣穿、有人照顾等低端需求逐步转变为吃得好、住得暖、有人陪等转变。而针对集中在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早在2017年民政部、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全国老龄办等就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国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我市也紧密结合实际,联合公安等部门及时制订下发了《开封市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通过突出问题导向、搞好排查整治工作,提升全市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不断增强的养老服务需求。
针对养老服务行业亟需整合的医养结合模式,我市将其纳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作为提升养老院服务质量重要内容之一。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实现了50%以上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医养结合相对较好的多集中在医疗机构和大中型养老机构,虽然小型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协议,结为定点对口服务单位或医养联合体,但是这种结合有时只是制度上的结合,缺乏联动机制。部分床位数在5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中的医务室或护理站,也缺乏能够长期驻站的医护人员,这让不少老年人在入住后缺乏医养结合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在养老服务方面,老年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有了更多的要求。“不是说能洗衣、做饭就能当得了养老院的护理员。”我市市区一位养老院负责人表示,“紧急救助、药品常识、护理技能……这些都是现在养老院护理员的必会技能。”可以说,养老院的硬件设施改造和增加、护理员技能培训、养老院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等都在随着社会发展倒推养老院不断进行改善、提升。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却遇涨价难
就在各养老机构结合政策和市场需求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同时,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和其他大中型城市养老机构涨价引热议不同的是,我市养老机构在涨价过程中表现出的并非强势。“一个月涨了100元,这是3年来第一次涨价。”7月初,记者在采访中遇见一位养老机构负责人诉苦说,“涨完价就搬走了两位老人。”不涨不行吗?“不涨员工就要走了。”她告诉记者,随着社会平均收入的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的工资却并没有得到太大幅度的提升。
“为了留住优秀的养老护理人员,我们一直在压缩其他方面的开支,在不涨价的前提下,为这些护理人员涨上一点工资。”这位院长说,“现在实在是没地方压缩了,才开始涨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虽然有超过70家的民办养老机构,且90%左右又都在市区范围内,但是由于各自的规模较小,床位设置在300张以上的凤毛麟角,而床位50张以下的占据了大多数。因此,家庭式养老服务机构成为目前养老服务机构的主流。因此,家庭式养老机构的定价能力要强于大中型养老机构。
“和我们这些投资大、租赁型的大中型养老机构不同,家庭式养老机构前期投入少、后期支出也不多。”我市一位中型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因此,他们的资金压力较小,收费也十分灵活。”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不少家庭式养老机构负责人表示,自有房产或者租赁独院办养老的小型服务机构,只要不赔钱就能收住老人,投资最大的就是开业前的装修。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虽然收费相对较低,但是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方面,大中型养老机构具有先天的优势。“前几年和咱报社一起看养老机构,当时就有几家小型甚至中型的养老机构需要重新装修改造,但是今年过去看还是老样子。”市民刘女士说。“我们也想多少涨点价,但是每次都不敢涨,装修改造的事儿就只能一拖再拖。”我市西区一城养老机构负责人无奈地说。

省首例由市级工商部门承办的垄断案件告破
我市成功举办2018年残疾人春季就业洽谈会
高新区:抓主体责任“牛鼻子” 助力项目建设大提速
市审计局扎实开展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
重拳治污!龙塘9间无证作坊被取缔
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却遇涨价难
桃源职业中专寒假“大家访”效果好
镇江在册船员达4766人
海港区科技局积极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中山市成立产科和儿科专科联盟,市博爱医院与市内30余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娄底党外代表人士石家庄暑期谈心活动座谈会召开
“专业安装人员”进门就要钱
综治工作时时做,年底一起来汇报
湖湘精英教师培养对象团队送教到祁阳
田东:“理论+实际”宣讲助力乡村振兴
葛店开发区行政审批“三办”改革扫描
冷怕了没?深圳8日起气温逐步回升,但接下来……
“七夕”当天全市450对新人领结婚证
【司法局】手拉手心连心共建文明法治社区
我市举行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