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6月18日,端午佳节之际,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传奇中国节·端午》直播连线中,成都作为首站精彩亮相。成都市部分中小学生、中外家庭齐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诵读诗歌、包粽子、挂艾叶,纪念伟大诗人,过了一个充满成都特色的诗意端午节。通过“直播+短片”的形式,向全球观众展示成都独具魅力的端午习俗、延绵千年的天府文化与新时代机遇下更加开放的胸襟。
端午节的诗意表达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早在战国时期就以其宽厚包容的精神接纳着往来的过客和移民。乐观包容的文化气度成就了“天下诗人皆入蜀”的美名。杜甫一生入川时间长达10年之久,先后在成都居住了4年。杜甫在成都创作了200余首诗歌,其中有大量描写成都的诗歌,可见他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诗圣”杜甫在成都如何过端午节?沿着雨后湿润的青石板路,记者来到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的茅屋前,一股清新的药草香味扑面而来。穿越而来的“杜甫”正站在茅屋前的药园里,教小孩子辨认菖蒲和艾叶。院子里,“杜甫”的妻子与“孩子”已将菖蒲和艾叶挂在门上,正坐在院子里摆满粽叶、大米、香包的桌子边等着串门的客人。除了“杜甫”一家,草堂的小小讲解员们给往来的游客送小礼物。制作精巧的香包,散发清香的菖蒲和艾叶,让草堂的游客感受到了浓浓的成都端午味儿。“在成都生活期间,杜甫广植花树,遍种药草,让草堂充满生机。到了端午前夕,他就会在自家的药园里种下菖蒲和艾叶,然后按照成都人的传统文化习俗,将菖蒲和艾叶悬挂在门前,祈祷健康和平安。他也会到热情好客的邻居家串门儿,给邻居送粽子,一起听古琴,饮茶,吟诗作赋,谈天说地。”杜甫草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诗歌传承天府文化根与魂
在草堂诗歌文化的陈列厅——大雅堂门前,来自成都市的100名小学生正以经典诵读的方式迎接端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孩子们朗诵的正是杜甫的诗作《春夜喜雨》和《端午日赠衣》。响亮的吟诵声声声入耳,引来了游客们驻足拍照。更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对历史文脉也是了然于胸。“我们在大雅堂看到的这尊屈原雕像是我国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先生的作品,采用成都拥有8000年历史的巨型乌木制作而成,有3米多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无奈悲愤的心境。”杜甫草堂的小小讲解员余昂昂介绍。
杜甫草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诵读诗词是杜甫草堂的节日传统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了解过去和现在节日习俗的变化,更是对天府文化的传承,“悠长厚重的天府文化的根与魂,就在他们的诗歌中。”
林政稽查办积极开展森林保护及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系列宣传活动
九江市开展“严控扬尘污染,维护人民健康”集中联合行动
六安开发区聚焦“五度”推动高质量发展
货车超载百分百 危险驾驶不应该 这些司机胆真大
爱心企业走进宅科小学
[青羊区]央视节目走进杜甫草堂
“90后”航空安全员汤春燕:“愿每一次飞行都喜乐平安”
泰州市国资委来我委考察
沣东新城城市管理局部署"五一"保障工作
河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开幕
我市1500余名运动员参赛
中办、国办:明年起由税务部门征收“五险”
三项限制类医疗技术实力出众 台州医院跻身全省首批培训基地
市邮储银行 “三个持续”助力反假货币宣传
那坡边境百坎村桑蚕产业助推脱贫奔康
上门服务解难题 一面锦旗表民心
我市召开金融系统专题会议
实行年度警示价制度后——本月沪牌中标率5.4% 成交价下跌近5000元
中江富兴镇小瓜蒌长成脱贫大产业
鲁毅到南海区督导广佛跨界河流整治工作,要求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南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调研食品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