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西安开幕

西安新闻网讯(西安晚报首席记者 张佳)2018年5月12日,第三届丝博会系列活动之一,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西安开幕。
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塔、英国的考古学家,和我国多个省市的文物主管部门及考古研究机构代表,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及丝绸之路沿线省份的专家学者共约260余人出席论坛。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以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申遗成功为契机,我省积极开展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分别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蒙古国等开展国际合作项目;同时,大力引进中亚、欧洲等国家文物展览,为我省人民领略不同文明的多姿多彩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展丝绸之路考古研究,将全面揭示人类社会交通、交往、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历史,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保护和传承人类共有和共享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跨区域国际合作是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必由之路。
此次论坛,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讨交流丝绸之路近年来的考古收获,发扬丝绸之路的厚重历史积淀和精神内涵,并就“一带一路”建设、文化交流、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建言献策,在学术交流的基础上,探索合作交流新模式,共同深化丝绸之路考古学研究。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主旨演讲中回顾了近代西域考古的历史、对“丝绸之路”概念共识的演变与“丝绸之路”主题研究的历史;简要概述了“丝绸之路”廊道的申遗策略和“丝绸之路”天山廊道的突出遗产价值。丝绸之路天山廊道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整个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它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公元6-14世纪为繁荣期,公元16世纪前一直是当时重要的商贸通道。其中,被提名的33处遗址,反映了丝绸之路贸易不仅创造了财富,也为人员与商品的顺利通过建造了基础设施,促进了因贸易而孕育形成的众多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了沿路的各种思想,并促使欧亚大陆两大文化,即定居农业和大草原游牧社会之间的深度融合,对人类产生诸多重要的变革性影响。
论坛中的学术报告环节,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以及国内其他省份的考古机构、相关专家学者就考古新发现、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报告并分享学术心得,共同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与合作,提升交流环境,搭建友好合作平台,并将倡议成立“丝绸之路考古联盟”,发表“国际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西安共识”。
各国专家的报告,充分体现了考古学的时代意义,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说明“丝绸之路”源远流长连绵不断。与会专家表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正是“一带一路” 这一古代文明与传统的集中体现,将这些珍贵的遗产发掘好、阐述好、保护好、传承下去,考古学家的参与、交流与合作,更能使古丝绸之路绽放出新的生机活力。

市图书馆荣升全国公共图书馆地市级一级馆
润扬路、运河路、万福路 三条快速路下半年开工
齐心会战胜冻魔——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农业防冻减灾行动纪实
河北省艺术中心百余场精彩演出相约石家庄观众
处理道路病害 长城路半封闭施工
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在西安开幕
拥有学生票优惠卡的同学注意啦 暑期学生票已开售
市民政局联合市禁毒办市强制戒毒所走进荷塘 进行禁毒警示教育
快讯:杜延安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衡水说水系列报道:衡水水不“衡”
“襄阳文明20条”解读之十:爱护绿化,不摘枇杷,不摇桂花
我市调整2018年度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缴费基数
“康桥·恬园”:留下片片云彩
睢县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求实效 -- 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大讨论活动
错峰乘机有便宜机票 4月30日去三亚只要670元
市第八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启幕
我市部署今年普通高考安全工作
用心守护人民的“钱袋子”
东安:连续两年蝉联全市党风廉政先进县
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三减三健”开封站公益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