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我们来了② 这里有你施展才华的舞台

邢台,我们来了② 这里有你施展才华的舞台
一座城市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和基础。
作为千年古城,邢台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人才,农林专家、工程师、科技研发者……他们在牛城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和汗水,积蓄着力量,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和血液,让它迸发出更多生机。
潘明民:“技术外援”研发“智慧房管”
“小潘老师,局域网站上查询系统出了点小差错,快来看看吧。”昨日,在房管局三楼的交易大厅,潘明民的办公桌前有两台电脑,负责房管系统软件的管理维护开发。35岁的他个头不高,身材瘦削,看起来文质彬彬,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潘老师”。
潘明民是陕西安康人,西安必特思维软件有限公司驻邢的工程师,负责全邢台地区的房产系统软件。目前,他们公司开发的“智慧房管”app手机软件已初步建成,基本实现了房产交易“互联网+政务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市民可以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办理时限有效缩短,大大方便了市民办事。
“目前,软件正在加强安全方面的研发,做人脸识别系统验证。以后,人们可以通过app软件进行房产证明在线查询、二手房买卖交易、查询中介机构资质、查询开发企业房源等功能。”潘明民介绍,“智慧房管”app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是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一体化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目前,“智慧房管”app安卓版于1月16日正式上线。
“为了维护房产系统软件,我在邢台已经呆了13年。邢台没有北上广的生活压力,可以说是个较宜居的城市,我个人很喜欢邢台。”潘明民告诉记者。在后期的“智慧房管”app研发中,全市所有可售房屋还会推出三维立体图,人们足不出房就可以在手机app上选房源。
“希望通过研发‘智慧房管’app,方便市民使用,能带给市民更多的便利。”潘明民如是说。
(记者 谢龙 文/图)
乔安营:探索精准救援“智慧”灭火新路子
右二为乔安营
在开发区润泰救援装备科技河北有限公司的技术研发部,几名科研人员正在反复试验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运用消防大数据平台,通过云计算,准确判断火情和伤亡情况,探索精准救援“智慧”灭火新路子,提高救援效率。
42岁的乔安营是科研队伍中的一员,江苏泰州人,也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20年前,他还只是一名从事销售消防器材的业务员,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热爱钻研、头脑灵活的他开始琢磨,怎么能把消防设施和网络数据结合起来,让救援更精准。接下来便开始了学习、研发、求教、继续搞研发的过程。
“这是一个艰难而孤独的过程,我没有业余爱好,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研发里,常常是两个多月回家一次。”他还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为创业做准备。
“邢台地理优势明显,开发区对招商引资有优惠政策,所以我决定在这里创业。”2015年6月,随着公司的成立,乔安营来到邢台,从事消防救援装备制造。
创业一开始,他的公司就得到本市多个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为消防救援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必要的配套条件及经费保障,并搭建平台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合作,建立“省级润泰救援装备院士工作站”,使公司的科研得以顺利开展。
之后,他与研发团队一起不懈攻关,创造了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危化气体遥感探测系统及技术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还有10个系列共计40多种产品投放市场。2017年,乔安营本人被授予第九届“河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开发设计不少是从保护消防员自身安全、提高救援效果出发的。”他介绍,2017年研制的“遥感气体检测系统”,消防员在救援现场可以远距离对环境中有害气体快速检测,分析爆炸释放出什么有毒物质以及有毒云团的空间分布、有毒云团的扩散趋势、是否需要疏散人员、警报是否可以解除,从而为消防员在恶劣环境下灭火救援提供生命保障。
“我们愿意扎根邢台,继续为理想奋斗,因为这里有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记者 刘晓燕 文/图)
郑卫红: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节后上班前,郑卫红刚从沧州泊头老家赶回隆尧。“今年立春早,节后就开始农忙了,不少工作在等着呢。”大学毕业后,郑卫红随爱人一起来到隆尧,这一待就是20多年。她说,经常与乡村和土地打交道,对这片热土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
2月28日一大早,郑卫红就忙碌起来。下午她需要到泽畔村查看小麦微生物菌肥使用情况,取得第一手数据,得提前做好准备。做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郑卫红已经熟悉与土地、化肥、生物菌等打交道。一般人看着无异的土壤,在她眼里则不一样,哪块土壤富含什么有机物,种什么作物需要施何种肥料才能高产,这都是她研究的范围。
“只有了解了土壤的属性,才能更好地指导着老百姓如何管理土地,帮助他们增收。”郑卫红说,农业技术方面来不得丝毫马虎,你唬弄老百姓,土地就会欺骗你。为了把测土配方施肥及农作物节水高产栽培等理论知识,创新性地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她用十年时间确立了隆尧县耕地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主编完成了《隆尧县耕地资源评价与利用》一书。并完成了化验分析土壤耕层样品6000多个,建立并优化了该县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制定小麦、玉米、棉花施肥配方8个,创造性地摸索出配方肥推广新机制——“优质配方肥直接入户工程”,并成功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农业工作周期长、见效慢。“有一些工作是需要数据累积,不断试验并验证效果,几年时间才能得出结果。”2月28日下午,泽畔村外空荡荡的庄稼地边,郑卫红和同事采集了土壤样品,接下来他们会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查看土壤结构、养分含量及产品中重金属含量。郑卫红说,这项工作几年前就开始了,近期会有结果,如果成功的话,将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品质,并且降低农业环境污染的效果,为绿色有机食品的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
(记者 靳普 文/图)

潘明生县长赴上谷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地调研
学深悟透新思想 凝心聚力促发展
太和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牧愚一行深入高考考点巡查
商丘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柘城召开
奋力谱写新时代南充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邢台,我们来了② 这里有你施展才华的舞台
辉煌30年 美好新海南| 面对新时代新机遇 海口谋定后动主动破局
我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将突出八大重点
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召开分组会议
岳塘区五里堆街道:筹资近30万元覆绿防尘
警方证实\"砍人不成反被杀\"男子曾获见义勇为证书
182艘渔船全部回港 平湖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盐城技师学院举行教师节庆祝大会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加强“放管服”改革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
灵石乡村振兴战略宣讲助力乡村文明软实力提升
2017中国“科幻之都”网络文化创意节开幕
老边区税务局上门服务暖人心
“万企帮万村”助力乡村振兴
防控金融风险助力我市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在郫都区启动